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 >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 我国的经济发展 > 推动高质量发展 >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原因及内涵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 题号:9951720
1952年,我国农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0.5%,农业吸纳了83.5%的就业人口;2011年,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提高到35.7%,首次超过第一产业,成为就业人口最多的产业;2012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至4.5%,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增加值最大的产业。因此可以推断出(       
①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正在转型升级
②第三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③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
④第一二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在下降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2019年11月5日,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再次强调中国将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
①政府合理安排创业就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②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③加强区域优势互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④坚持以开放型经济为中心,提升国际竞争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02-15更新 | 25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2018年,在供需趋于平衡、价格传导、食品类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共同作用下,物价水平总体平稳。从未来走向看,2019年,物价走势总体温和,不存在通胀压力,也不存在滞胀风险。下列列传导能正确反映对2019年这一形势判断的有
①国际原油和大宗商品价格下行→工业生产产品价格涨幅收窄→消费端价格走势温和
②投资对价格上涨的带动力减弱→消费需求稳中趋缓→消费品价格缺乏上涨动力
③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抬升物价的可能性小→物价大幅上涨的可能性较小
④我国去产能深入进行→上游工业品价格上涨的效用递减→输入性通胀压力已经明显减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9-03-18更新 | 19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互联网十”就是互联网加上一个传统行业,比如互联网十通讯就变成即时通信的微信、QQ,而互联网+零售就变成电子裔务,互联网+货币基金就成了余额宝等等。回答题。
1.2015年,国家启动“互联网+”行动计划,重点促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化制造业、生产性的服务业等的融合创新、“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可以
①推动产业智能化,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②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③促进资源的整合和优化,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
④促进企业管理创新,加速传统产业淘汰步伐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的经济发展新形态。推动“互联网+”发展,政府应采取的措施有
①积极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②放宽“互联网+”企业的市场准入
③加大财政对互联网企业的投资          ④互联网企业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2017-11-30更新 | 4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