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 认识具有反复性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0 题号:9986323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中国百姓祖祖辈辈信守的生存方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绿色发展道路越走越宽,一幅幅天蓝山绿、水清人美的生活图景正在神州大地徐徐铺展。这一绿色发展道路体现了
①认识的发展具有与认识主体无关的客观规律性②客观与主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人的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④要在社会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上世纪70年代我国鉴于人口激增确立了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从1980年开始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为应对出生率不断下滑、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数量收缩等,2013年我国通过单独二孩政策;2015年又进一步决定全面放开二孩。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表明
①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③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④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的真理具有客观性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2017-09-15更新 | 16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雨”是古诗中一个重要的意象,常常成为诗人抒发情感的载体。“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的雨是恬淡人心的雨。“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蒋捷的雨是人生漂泊零落、心痛到极致的雨。“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王昌龄的雨映照了诗人被贬的怀才不遇。……“雨”在人们的笔下有如此大的差异,这表明(       
①对事物的认识与主体的立场、观点、方法等直接相关
②主客体相互关系的不同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评价
③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不同的真理性的认识
④作为客观事物的“雨”是复杂的,变化发展着的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3-11-19更新 | 33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对技术乐观派而言,人工智能的意义在于为发展更新了“发动机”,将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在另一部分人看来,人工智能或许是一个随时可能“张开獠牙”的影子。正如霍金所言:“人类由于受到缓慢的生物进化的限制,无法与机器竞争,并会被取代。全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导致人类的终结。”对人工智能不同的观点表明(     
①认识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③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会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④对事物的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推翻和超越已确定的真理的过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7-12-29更新 | 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