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安徽省宣城六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安徽 高一 期中 2021-07-09 28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人文地理、区域发展、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中国地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名校

下图甲为某内陆地区城镇分布图,图乙为某区域不同海拔人口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甲区域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A.分布在山区地势低洼区B.临近河流,水源充足地区
C.集中分布在海拔高地区D.多分布在土壤肥沃地区
2.影响乙区域人口集中分布在海拔0~200米的自然原因是(     
①地形平坦②土壤肥沃 ③农业发达④开发历史悠久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人口的迁移是多种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有意识的行为。下图为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导致图中人口迁移的推力是(     
A.生活成本低B.发达的经济条件C.广阔的发展空间D.发展空间小
4.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有利影响是(     
A.缓解人地矛盾B.缓解了住房压力C.促进经济发展D.保护生态环境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我国新疆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以高原、山地、盆地为主,地势起伏大,加重了干燥的气候,生态环境脆弱。新疆地区面积广阔,人口却较少,经济较为落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有关新疆地区环境承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新疆地区面积广大,矿产资源丰富,环境承载力应该很大
B.新疆地区降水稀少,使得气候干燥,植被为荒漠植被,环境承载力小
C.新疆地区地势起伏大,交通不便利,成为环境承载力小的关键因素
D.新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是环境承载力大的最关键因素
6.有关新疆地区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新疆地区人口容量小,主要是经济条件落后B.西部大开发促使新疆地区人口容量变大
C.新疆地区人口容量小,是因为人口稀少D.新疆地区人口合理容量会一直很小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名校

下图为城市某功能区一天内不同时段的人口流动状况示意图(数值越大占比越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由图可知,该功能区是(     
A.商业区B.住宅区C.工业区D.行政区
8.城市中心商务区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A.气候因素B.宗教因素C.地形因素D.经济因素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名校

安徽省地形以平原、丘陵和低山为主。平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31.3%,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北(北部地区);丘陵占29.5%,山地占31.2%,丘陵和山地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南地区(南部地区)。据此并结合安徽省集镇地理分布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9.结合图示可知,安徽省(     
A.南部地区的集镇数量较大B.南部地区的集镇服务范围小
C.北部地区的集镇密度较大D.北部地区的集镇服务半径大
10.图中数据显示,安徽省山地和丘陵地区的集镇服务范围和服务半径均大于平原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A.山地和丘陵地区人口分布分散B.山地和丘陵地区交通不便
C.山地和丘陵地区集镇规模较大D.山地和丘陵地区物产比较丰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城市是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不同的地理环境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不同。下图为我国某城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甲功能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A.工业用地B.商业用地C.交通用地D.农耕用地
12.乙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A.停车场B.居住区C.政府机关D.公园
2021-07-09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六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海草房是极富地方特色的民居。我国山东荣成地处沿海,在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之下,极具聪明才智的当地渔民根据长期的生活中积累起来的独特的建筑经验,以厚石砌墙,用海草晒干后作为材料苫盖屋顶,建造出冬季抵御严寒,夏季抵御炎热的海草房(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海草房最可能分布在(     
A.多雨的南方地区B.寒冷的东北地区
C.干旱的内陆地区D.多风的沿海地区
14.海草房朝向大海的那一面通常还罩上渔网,用石块等小件重物作坠子垂脚。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海洋水汽的腐蚀B.突显当地人们的生活特色
C.防止大风将房顶上的海草刮跑D.屋顶进行修饰,使其更加美观
15.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建的海草房越来越少,一些经改良后仍然保留海草房特点的新式民居陆续出现。其原因可能是(        
A.自然灾害增多,海草房的遮风避雨功能减弱有所减弱
B.近海水产养殖增多,人类活动增强,导致海草产量大幅减少
C.海草房知名度提高,需要大量保护,不再用于居住
D.该地城镇化水平提高,人口迁出增多,不愿意居住海草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