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选择性必修2 第三章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 章节检测
全国 高二 单元测试 2021-08-02 53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人文地理、区域发展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为促进济南都市圈的建设,国务院于2019年1月10日批复同意山东省调整济南市、莱芜市的行政区划,撤销莱芜市,将其所辖区域划归济南市管辖。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行政区划调整后,作为省会城市济南的(     
A.经济地位加强B.服务范围扩大C.城市职能减少D.城市等级提升
2.济南行政区划的调整对济南都市圈建设的作用体现在(     
①优化济南市的城市空间布局②推进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③更好发挥省会城市的带动和辐射作用④解决济南市产业活动过度集聚的问题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4D.①②③
2021-07-31更新 | 811次组卷 | 13卷引用:选择性必修2 第三章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 章节检测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睡城”也称“卧城”,主要指大城市周边人口相对集中的大型社区或居民点,人口虽然大量入住,但是仅局限于晚上回家睡觉,白天照样开车或乘车赶往市中心。燕郊隶属于河北省三河市,是我国众多“睡城”中的典型代表。每日跨省上班的“京漂族”,在燕郊和北京之间的道路上,呈现出明显的“潮汐式”流动。下图为燕郊相对位置示意图,图中箭头及数字表示“京漂族”每天上班的方向及平均距离。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3.燕郊成为“睡城”的主要原因有(     
①房价相对较低②与北京距离较近③工资水平较低④交通通达度较高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人口“潮汐式”流动会给北京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下列有利于缓解这些问题的措施是(     
A.在北京与燕郊之间增建高速公路B.北京放宽非京籍住房限购政策
C.在燕郊地区大量增建住宅区D.北京将部分产业转移至燕郊地区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2018年10月16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2018-2019年广东、海南、广西三省(区)在多方面推进北部湾城市群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地区的交流协作。下表为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与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发展产业比较表。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地区重点发展产业
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海洋产业(含油气)、旅游产业、热带特色农业、金融服务业、文体产业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服务业、人工智能、互联网与电子通信、新能源与新材料、生物医疗、电子加工、教育培训与文创
5.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相比,北部湾城市群发展的优势是(     
A.城市等级体系更完善B.城市辐射功能更强C.土地资源优势更大D.内部产业分工更明确
6.与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发展人工智能、互联网与电子通信等产业的优势条件是(     
①科技水平高②有政策支持③产业基础好④大城市众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7.下列有关加强两区域合作的措施,叙述错误的是(     
A.加强两地间基础设施建设B.推进两地间产业相互转移
C.鼓励两地间人才技术交流D.构建两地间信息交流平台
2021-07-31更新 | 976次组卷 | 9卷引用:选择性必修2 第三章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 章节检测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读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与自然资源支撑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8.影响农业产业结构从石油农业到生态农业再到高科技集约农业转变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A.环境、科技B.科技、市场C.市场、环境D.成本、人才
9.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中
A.农业产值在减少,工业产值在增加B.农业部门在减少,工业部门在增加
C.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D.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
10.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未来最可能的是
A.农业经济消失B.整个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劳动力越来越多
C.对产业转移影响变小D.影响演进的因素趋于简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018年2月,被誉为“机床行业保时捷”的德国埃斯维机床有限公司与重庆永川高新区凤凰湖产业园签署投资合作协议,将在永川区授资建设机床整机生产基地项目。目前,永川区引进德国利勃海尔、埃马克机床等智能设备制造企业近200家基本形成了“龙头企业+骨企业十配套企业”的智能装备产业集群。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重庆大力发展智能装备产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A.产业结构调整B.位于长江经济带
C.国内市场广阔D.兰高铁开通
12.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发展将(       
A.降低对工人的素质要求B.导致企业招工难度增大
C.增加西部地区环保压力D.促进重庆市的产业升级
13.引进智能装备产业对重庆汽车产业带来的影响是(       
A.加速相关产业集聚B.降低行业能源消耗
C.减缓产品升级换代D.增加产业用工成本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4.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20年7月1日,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正式通车,助力完善江苏省铁路网络结构,缩短了上海与南通及苏北地区的时空距离,促进跨江融合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位于大桥南岸的张家港、常熟、太仓,均告别了没有铁路的历史,并一步迈入“高铁时代”。特别是稳居全国百强县前三名的张家港,将更加紧密地融入上海“半小时经济圈”。

材料二: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纲要》对区域一体化产业发展做出明确要求,中心区传统产业转移,重点布局总部经济、研发设计、高端制造、销售等产业链环节;周边地区完善基础设施,积极承接产业转移。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提高经济集聚度,对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意义重大。



(1)分析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的贯通对南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2)简述在长三角一体化建设过程中上海对周边地区辐射带动作用的表现。
(3)长三角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说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2021-08-02更新 | 57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0.65)
1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建立后,安徽省一度提出模仿德国鲁尔区,将皖南皖北地区的资源优势结合起来,打造“华东鲁尔”。

材料二 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以来,皖南皖北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进一步扩大。2020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将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全域纳入长三角规划,合肥更是与南京、杭州并列,成为长三角城市群的副中心之一,这给安徽省内地域均衡发展带来契机。下图为长三角及周边地区示意图、2019年长三角地区GDP与人口比较图。



(1)与沪苏浙地区相比,指出安徽省打造“华东鲁尔”的优势条件。
(2)皖南和皖北两地区中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是________,并说明原因。
(3)为促进安徽省内均衡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合肥的辐射带动作用。请据此为合肥献计献策。
综合题 | 适中(0.65)
1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珠江是我国第二大河流,注入南海。珠江年径流量是黄河的7倍,长度居我国河流第三位。位于珠江入海口的粵港澳大湾区,是由广州、深圳、东莞、中山等9市和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组成的城市群。


部分城市的优势产业变化比较

城市原有优势产业现有优势产业
香港金融、贸易、房地产等金融、物流、贸易、旅游等
深圳电子信息技术、金融、物流等金融、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
东莞纺织服装、家具制造、玩具制造电子信息技术、智能装备、物流等
中山纺织服装、家具制造、五金制造新能源、医药、光电产业、物流等
(1)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
(2)据表归纳珠江三角洲的城市优势产业的变化特征。
综合题 | 较易(0.85)
1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桑基鱼塘”农业是珠江三角洲人民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农业生产方式。改革开放给“基塘农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随着城镇化发展,“桑基鱼塘”逐渐变成了“杂基鱼塘”,基面改种蔬菜、花卉、水果等,而更多的“桑基鱼塘”被厂房所取代。下图是1965年和2018年珠三角三次产业结构及农业结构的变化示意图。



(1)与1965年相比,指出2018年珠三角地区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特征。
(2)改革开放以后,珠三角的农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粮食比重大幅下降,经济作物比重明显提高,分析其原因。
2021-08-02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选择性必修2 第三章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 章节检测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人文地理、区域发展

试卷题型(共 9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5
综合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人文地理
2
区域发展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20.65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等级体系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题组
3-40.65城镇化概念及意义  城镇化问题的形成、表现、措施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题组
5-70.65工业地域的形成  区域发展差异  区域关联性与区域发展  珠三角地区的区位优势题组
8-100.65工业区位因素  区域发展阶段及特征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题组
11-130.65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单题
二、综合题
140.65城市等级与城市数量、城市服务范围、服务功能之间的关系  城镇化概念及意义  城市等级体系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150.65我国珠三角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对策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60.65城镇化概念及意义  世界城镇化进程三阶段  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170.85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农业区位因素  区域发展阶段及特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