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西省赣州市十五县十六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江西 高一 期中 2021-10-05 56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自然地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名校

科幻小说《三体》中虚构的三体外星文明来自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是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系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属于(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
2.三体人乘坐飞船从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到达地球,所经过的天体系统级别最低的是(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总星系
2023-01-30更新 | 67次组卷 | 19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思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2020年5月29日,美国宇航局(NASA)在太阳动力学天文台(SDO)观测到一次耀斑喷发,这是自2017年10月以来最强的耀斑,期间挪威居民还见到了迷人的极光现象。丹麦奥胡斯大学利用中国郭守敬望远镜获得的数据研究发现超强耀斑可能导致地球大气层沸腾,甚至让生命灭绝。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月球上没有极光现象,下列解释正确地是(     
A.距地球较近B.自转较慢C.没有大气层D.昼长夜短
4.超强耀斑可能导致地球大气层沸腾,甚至让生命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A.使降水减少B.会影响地球无线电通信
C.会释放巨大的能量D.使地球产生“磁暴”现象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日地距平比=(实际日地距离-日地平均距离)/日地平均距离,它反映了日地距离的变化情况。下图为日地距平比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5.日地距平比由m变至n期间,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南移动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C.北京的昼长曾达一年中的最大值D.赣州正午太阳高度角先变小后变大
6.当日地距平比为m时,北京(约40°N)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可能是(     
A.71°B.80C.40°D.29°
2021-09-12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十五县十六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7. 日照时数是指太阳在一地实际照射的时数。下图示意我国某科学考察站2012年各月日照时数。该科学考察站为(     
A.中山站(69°22′S,76°22′E)B.黄河站(78°55′N,11°56′E)
C.长城站(62°13′S,58°58′W)D.昆仑站(80°25′S,77°06′E)
2021-09-12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十五县十六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太阳总辐射强度是指到达地面的太阳总辐射强度,地面净辐射强度是指地面收入与支出辐射差额的强度。下图中的曲线反映了某地某日观测的近地面辐射强度、地表温度和近地面大气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甲、乙、丙三条曲线与下列各要素之间对应关系完全正确的是(     
A.甲--地面净辐射强度,乙--地表温度,丙--近地面大气温度
B.甲--地表温度,乙--地面净辐射强度,丙--近地面大气温度
C.甲--近地面大气温度,乙--地面净辐射强度,丙--地表温度
D.甲--地表温度,丙--近地面大气温度,乙--地面净辐射强度
9.有关该图反映的观测地点和时间对应正确的是(     
A.西欧平原,3、4月份B.青藏高原,5、6月份
C.撒哈拉沙漠,7、8月份D.准噶尔盆地,1、2月份
10.影响该地太阳总辐射强度的主要因素有(     
①天气状况②气候特点③地形④地表温度⑤太阳高度
A.①②③B.②④⑤C.②③⑤D.①③⑤
2021-09-12更新 | 74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十五县十六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卫星观测结果,证实北京时间2017年10月4日20:07位于云南香格里拉县城西北40km处上空发生小行星撞击爆炸。当地(100°E,28°N)某游客拍到了火流星照片并发到互联网,此后在疑有陨石坠落的地方掀起了寻宝(陨石)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该照片拍摄地(     
A.理论上属东七区,时区西界为112.5°E
B.理论上属东六区,时区东界为97.5°E
C.实际用东八区区时,当时地方时为18:47
D.实际用北京时间,当时地方时为19:47
12.10月4日该地昼长约11小时50分钟(昼长日变化约1分钟)。某游客决定12日日出时出发寻宝,他出门时应该比4日日出时间(     
A.提前约2分钟B.推迟约2分钟C.提前约4分钟D.推迟约4分钟
2021-09-12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十五县十六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我国某市某中学的升旗台旗杆影子在北京时间12:48为一天中最短。冬至前后,师生们能在学校升国旗时(北京时间7:00)看到日出(冬至日40°N的昼长为9小时9分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某市位于北京的(     
A.东北B.东南
C.西北D.西南
14.从广州开往北京的列车(     
A.对西侧铁轨磨损较重B.对东侧铁轨磨损较重
C.对两侧铁轨磨损一样重D.对两侧铁轨都无磨损
2021-09-12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十五县十六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名校

我国古代历法将地球绕日公转的规律与地球上的气候变化、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变化规律相结合,将一年分为24个等份,并给每一个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合称二十四节气。下图为二十四节气对应的地球运动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曾一夜刷爆了朋友圈,朋友圈的一张张红包截图,一杯杯奶茶照片,包含着亲情、友情、爱情。下列反应黄山立秋后的地理景象正确的是(     
A.正午太阳高度角增大B.日出时间越来越早
C.日落时间越来越晚D.正午旗杆影子变长
16.对我国北方的城市来说,下列各组节气中昼长时间最接近的是(     
A.小寒、小雪B.立夏、立秋C.雨水、清明D.雨水、处暑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下图中MON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表示6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时北京时间为6日4时B.Q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
C.MO为昏线D.NO为晨线
18.此时(     
A.地球公转速度较慢B.哈尔滨昼短夜长C.长江处于丰水期D.北极科考最佳时期
2021-09-12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十五县十六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名校

读以极点为中心的局部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面小题。



19.如果OP线两侧日期不同,则北京时间可能是(     
A.6时B.7时C.23时D.24时
20.有关图示内容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A.P点的纬度不低于66.5°B.此日P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小于N地
C.M地昼长大于N地D.P点的昼长为18小时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名校

当地时间2020年5月9日,日本樱岛火山爆发,喷出烟雾距火山口4200米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火山喷发会使大气中含有大量的火山灰,可能会导致(     
A.周边大部分地区温度升高
B.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
C.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加
D.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减弱
22.有关岩浆所在圈层与地壳间界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界面为古登堡界面
B.该界面处只有地震波的纵波能够穿过
C.该界面的地下深度在海洋上较大
D.地震波在该界面附近的传播速度自上而下明显加快
23.一般认为,地震发生时横波的水平晃动力是建筑物破坏及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但地震发生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所说的“黄金12秒”。根据所学知识推断“黄金12秒”的确定依据是(     
A.建筑物的抗震系数B.人体对紧急事件的反应能力
C.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D.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某中学地理实验小组对某城市四个住宅小区的环境进行观察测算,得到了白天(晴天)6:00至18:00的气温变化数据并绘制了以下两图(基准气温取某日平均气温)。左图中小区1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吸收率高于小区2。右图中小区3风速大于小区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24.据图文可知,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的吸收率对小区温度变化的影响及原因是(     
①表面材料吸收率小的小区的温度上升幅度要小于吸收率大的小区。②表面材料吸收率小的小区的温度上升幅度要大于吸收率大的小区。③表面材料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量越少,其通过地面辐射释放到空气中的热量就越少。④表面材料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量越多,那么空气直接吸收的热量就越少。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5.据图文可知,风速与热岛强度的关系与原因是(     
①风速与热岛强度(升温幅度)呈正相关②风速与热岛强度呈负相关③风速大有助于减弱小区的“热岛效应”④“热岛效应”越强,风速越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9-12更新 | 298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十五县十六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下图中图甲示意我国某地区的热力环流图,图乙示意图甲地区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6.下列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②地气压高于①地
B.③地气压高于④地
C.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①地比②地低
D.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④地比③地高
27.关于图甲中的气流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风向为西北风B.b为上升气流C.c的风向为西南风D.d为下沉气流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下图为某大湖附近一城市气象站测得的某日湖陆风风速距平(距平是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关于该地湖陆风,说法正确的是(     
A.白天陆风,晚上吹湖风
B.陆风转湖风的时刻在日出前
C.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不同
D.风力最大在午后2点左右
29.图为一天中测得的风向情况,则该气象站位于湖泊的(     
A.东北方向B.东南方向C.西北方向D.西南方向
30.下列各项中,能减弱该气象站湖风的是(     
A.城市地面硬化增加B.湖泊水量增加C.城市工业用地增加D.城市绿化面积增加
2021-09-12更新 | 487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十五县十六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31. 2020年是验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规划“十四五”和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关键历史节点。完整、详尽的人口信息,是规划好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最重要的资源和保障。国务院近日发布关于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普查标准时点是2020年11月1日零时。入户调查工作时间是2020年10月11日至12月10日。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下图为“地球公转轨道上二分二至日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赣州某中学(25°N)地理兴趣小组采用“立竿测影”方法测定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下图为“最短竿影长度与竹竿长度关系示意图”。



(1)人口普查入户调查工作期间,地球处于材料一图中的________之间(填序号),此时段内赣州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____,地球公转速度变化特征是____(变快/变慢)。
(2)若该兴趣小组某日测得最短竿影长度与竹竿长度相等,此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且该日后最短竿影长度变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正处于下图中的____(填字母)时段。

(3)人口普查标准时点,俄罗斯某公民乘飞机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机场起飞,大约飞行9小时后降落寞斯科机场(东三区),此时当地时间为____________时。
2021-09-12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十五县十六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名校
32. 下图中的阴影部分日期与其他地区不同,PQ为昼夜半球分界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N点的地方时是____,北京时间是____
(2)下列光照图最接近图示日期的是____

(3)该日正午杆影达到一年中最短的地区的纬度范围是____,P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
(4)图中M点位于N点的____方向。该日M、N两地中白昼较长的是____地,地球自转线速度较大的是____地。
(5)此时在赤道上处于白昼且属于东半球的经度范围是____
(6)为了充分利用阳光,人们将太阳能热水器支架做成可调节的活动支架,在M点所在纬度(35°N),这种支架一年中可调节的角度幅度是____(度数),图示日期,该地人们会将太阳能热水器与地面的夹角调节到____(度数)。
综合题 | 适中(0.65)
3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市“热岛”效应和绿洲“冷岛”效应都是热力环流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下图中,下图为大陆内部某荒漠与邻近绿洲近地面气温日变化曲线图。



(1)“冷岛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不同纬度的光照差异B.不同下垫面的热容量差异
C.不同高度的气压差异D.不同海陆位置的水分差异
(2)绘制白天绿洲“冷岛”效应的大气运动图:(在下图中所示横线处标出气流运动箭头)

(3)简述沙漠绿洲局地热力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4)在一些较干旱的绿洲,人们常在种植瓜果的土壤表面覆盖一层粗砂或砾石。请分析覆盖层的作用。
(5)为了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请你列举一些措施。
2021-09-12更新 | 57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十五县十六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自然地理

试卷题型(共 17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4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20.85天体系统题组
3-40.65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题组
5-60.65地球公转的速度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题组
70.65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单题
8-100.4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题组
11-120.65地方时的定义、计算  时区的划分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题组
13-140.65地方时的定义、计算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偏移的规律  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  昼夜长短的计算题组
15-160.4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题组
17-180.65光照图的判读  地方时的定义、计算  国际日界线、零时日界线与日期的计算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题组
19-200.4光照图的判读  地方时的定义、计算  国际日界线、零时日界线与日期的计算  昼夜长短的计算题组
21-230.85地震波分类及其传播特征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各层主要特征  大气的受热过程题组
24-250.65热力环流的应用题组
26-270.65热力环流的成因、原理  等压面与等压线的判读  水平气压梯度力与风的形成  近地面风与高空风的风向判断题组
28-300.65热力环流的应用题组
二、综合题
310.65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区时的确定、计算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320.65地方时的定义、计算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330.65热力环流的成因、原理  热力环流的应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