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湖北省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题
湖北 高三 阶段练习 2021-12-06 20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自然地理、区域发展、选修地理、人文地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H河流域地处我国农牧交错带,年降水量约375毫米,灌溉农业较为发达,素有“北方粮仓”之称。图示意H河流域区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H河流域说法正确的是(     
A.主体位于第三级阶梯B.地处我国干旱区内
C.地势总体北高南低D.东部山地较为集中
2.推测灌溉农业区不断向西扩张带来的影响有(     
①沙化土地增多②湿地面积扩大③空气湿度增加④水土流失加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部分城市面临严重的大气(悬浮颗粒PM2.5)污染问题。下图为2017年合肥市PM2.5不同季节的小时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判断M、N、P所代表的季节分别是(     
A.冬季、秋季、夏季B.冬季、夏季、秋季
C.秋季、夏季、冬季D.秋季、冬季、夏季
4.影响M季节PM2.5污染严重的因素是(     
A.植被覆盖B.大气状态C.日照变化D.风速较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随着北极冰层不断融化,俄罗斯东北航道沿线港口发展潜力和开发价值日益受到关注。下图示意俄罗斯东北航道和沿岸港口(局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5.俄罗斯东北航道沿岸M1~M4港口开发潜力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M1>M4>M2B.M4>M1>M2C.M1>M2>M4D.M2>M1>M4
6.相比于其他港口,摩尔曼斯克开发潜力大的优越条件是(     
A.历史悠久B.距欧美近C.货品丰富D.货运量大
7.目前俄罗斯东北航道沿岸港口还未进行实质建设的原因是(     
A.资源匮乏B.通航期短C.极夜期长D.航线淤塞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荆江河道河岸组成一般上部为粘性土,下部为非粘性土。河道水位的快速消退易造成河道边坡崩塌后退。下图示意荆江河段某断面一侧水位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8.长江水位的快速消退造成河岸崩塌,主要发生在河流的(     
A.凹岸B.凸岸C.南岸D.北岸
9.水位快速消退会造成边坡后退,主要是改变了边坡的(     
A.外部形态B.受力状态C.土壤性质D.侵蚀时长
10.边坡上部粘层会加剧边坡崩塌风险,主要是因为粘层(     
A.土壤质地松散B.水分易于下渗
C.水分外渗困难D.土层厚度较薄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冷湿是武汉市冬季常常出现的气候特征,冷湿的气候常常让人感觉“冰冷刺骨”。此外,频繁过境的寒潮也进一步加剧了武汉市“寒冷”的天气。因此,广大市民请求政府集中供暖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下图示意我国寒潮过境路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图示最符合我国寒潮过境线路的是(     
A.甲B.乙C.丙D.丁
12.寒潮过境武汉最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A.沙尘弥漫B.大雪纷飞C.大风降温D.冰雹霜降
13.造成武汉市冬季气候冷湿的主要原因是(     
①降水较多       ②地形平坦       ③植被茂密       ④光照充足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畦灌是用土埂将耕地分隔成长条形的畦田,并借助重力作用让水流沿畦沟流动并以薄水层浸润土壤的灌溉方法。河套灌区张连生海子附近耕地以畦灌为主,该区耕地—荒地—海子系统中的水循环模式较为独特(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在耕地—荒地—海子系统中,水体的相互转化顺序为(     
A.降水—地下水—海子—灌溉水B.灌溉水—地下水—海子—降水
C.海子—地下水—降水—灌溉水D.地下水—灌溉水—海子—降水
15.相比于大水量灌溉,该区耕地采用畦灌的主要优势为(     
①减少渗漏量 ②改善盐碱化 ③增加降雨量 ④提高利用率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08年,克拉克考察队从山西临县渡过黄河进入陕西佳县对毛乌素沙地进行考察。下左图为考察团队11月某日拍摄的毛乌素沙地某处景观。照片中有远近两座长城墩台,附近有沙丘分布。2019年,我国某科考团队在相同位置复拍了该区域景观照片(下右图),现场拍照时考察周边环境发现,该位置毛乌素沙地植被得到较大程度恢复。经统计发现,该区域内部片状沙化现象依然存在,现有植被重新沙化的风险依然存在。


(1)指出百年前该照片拍摄时该区域的气候特征。
(2)推测2019年科考队照片拍摄的季节,并指出推测的依据。
(3)为避免再次沙化,请为当地产业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2021-11-02更新 | 195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三湘名校、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地理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秦巴山地位于中国的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带,受地形起伏以及太阳辐射等因素的影响,同海拔处不同山区的气温差异显著,从而造成该区域气温水平变化较其他山地特殊。伴随着气温的改变,该区域植被的垂直分异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下图示意秦巴山地107.81°E剖面线海拔1500m处年均气温变化。



(1)指出该区1500m海拔的气温总体变化规律。
(2)相比于同海拔的汉江谷地,分析太白山温度较高的原因。
(3)推测近年来气温变化对该区域植被的影响。
综合题 | 较难(0.4)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鄱阳湖具有“高水是湖,低水是河”和“洪水一片,枯水一线”的特征。洪水期表现为“湖相”(即长江水大量倒灌至湖泊,湖泊面积扩大),枯水期表现为“河相”(即湖泊水大量补给长江,湖泊面积萎缩),洪、枯水期的湖泊面积和容积相差极大。每年鄱阳湖流域的雨季自南向北逐渐推移,造成鄱阳湖水域面积的变化。近年研究表明,三峡水库建成蓄水后加剧了鄱阳湖“枯水一线”的情况(此时为湖补江)。下图示意鄱阳湖水系。



(1)指出图中浅水区形成的主要原因。
(2)分析每年鄱阳湖面积由大到小变化的原因。
(3)推测三峡大坝修建后下游河道水文特征的变化。
(4)说明近年来鄱阳湖“枯水一线”加剧的原因。
2021-11-05更新 | 435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自然地理、区域发展、选修地理、人文地理

试卷题型(共 9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6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自然地理
2
区域发展
3
选修地理
4
人文地理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20.6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区域发展的区域要素差异题组
3-40.65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旧选修)  逆温现象单题
5-70.65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因素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单题
8-100.65河流地貌的发育题组
11-130.65冷锋  寒潮的危害和防治措施题组
14-150.65水循环的意义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题组
二、综合题
160.6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气候的特征、分布规律
170.65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地方性分异规律  气候要素等值线判读
180.4陆地水体之间的水源补给关系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河流和湖泊的水系、水文特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