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湖北省部分名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湖北 高二 期中 2021-11-25 31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自然地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曾是我国第二大咸水湖的罗布泊,湖心经纬度(90°18'30′E,40°25'30′N),自20世纪70年代干涸后,就成为世人皆知的“生命禁区”。如今,随着当地钾盐资源的开发,百里盐河和万顷盐池重现碧波荡漾,罗布泊成为旅游胜地。下图示意北京时间某年1月11日10:30拍摄的罗布泊盐田日出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时罗布泊湖心的地方时约为(     
A.6:30B.7:30C.8:30D.9:30
2.若不考虑天气因素,同年在当地同样的时刻可以拍摄到此景观的日期是(     
A.12月3日B.12月22日C.1月3日D.1月22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下图为甲、乙两地连续三个月夜长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甲、乙两地相比(     
①甲地纬度更高②乙地纬度更高③甲地昼夜变化幅度较小④乙地昼夜变化幅度较小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4.5月21日至7月24日,乙地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日出东北B.日出东南C.出现极夜D.出现极昼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河口三角洲是在以河流沉积作用为主,以波浪微弱作用为辅的流水环境下形成的地貌类型。下图为河口三角洲生长的沉积模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影响图示河口三角洲发育的主要因素有(     
①河流流速②河水含沙量③湖岸走向④湖面风浪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6.图示心滩部位发育所经过的流水作用过程是(     
A.河流分汊→水流越岸→泥沙沉积→河床抬高B.河床抬高→泥沙沉积→河流分汊→水流越岸
C.泥沙沉积→河床抬高→水流越岸→河流分汊D.水流越岸→河流分汊→河床抬高→泥沙沉积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呵叻高原东南临泰国湾(太平洋),西南濒安达曼海(印度洋)。其南、西、东北三面分别被北柬埔寨、南乌江和湄公河断裂带控制,构成一个独特的、长期较稳定的、持续下降的凹陷。高原中部的普潘隆起将高原分为2个盆地,北面为沙空那空盆地,南面为呵叻盆地。下图为呵叻高原含盐岩系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推测两盆地中,石盐岩的物源主要来自(     
A.河流沉积物B.岩层中矿物C.岩层风化物D.浓缩的海水
8.与沙空那空盆地相比,阿叻盆地(     
A.岩层年龄更老B.下陷深度较浅C.沉积物分布更厚D.受地质作用力影响较小
9.普潘隆起顶部无灰白色中粒砂岩的原因是(     
A.地壳隆起,顶部受外力侵蚀严重B.岩浆侵入,岩层变质形成新岩层
C.岩层受挤压,形成断层,发生位移D.河流断流,河流挟带沉积物减少
2021-11-26更新 | 237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部分名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下图为南半球某岛屿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该岛屿北部地区降水集中在(     
A.4~5月B.6~7月C.8~10月D.11月~次年4月
11.导致该岛屿北部和南部地区降水季节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B.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
C.岛屿所跨纬度范围小D.海洋水汽蒸发,输送不稳定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名校

海风锋是由海陆间气压梯度力驱动的海面向陆地推进的海风前缘平行于海岸线的狭窄辐合区或辐合线。辐合线是指呈线状延伸的气流汇合地带,地面辐合线上气流常汇合上升。下图示意某年7月14日14:00山东半岛地面风场实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此时,栖霞北部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A.阴雨绵绵B.晴转多云C.干燥炎热D.雷暴天气
13.山东半岛地形对地面辐合线和海风锋汇合产生的影响是(     
A.减弱海风锋势力B.对两股气流起抬升作用
C.扩大海风锋天气影响范围D.减弱地面辐合线势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下图为朝鲜半岛年均降水量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影响图示地区年均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①地形②海陆位置③大气环流④洋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5.正常年份,雄基,新义州、全州、西归浦四个城市中,受夏季风影响时间最短的是(     
A.雄基B.新义州C.全州D.西归浦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中弧线bed表示晨昏线,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非阴影部分表示新的一天(6月8日),且与e点相切纬线的纬度为70°S。



(1)计算此时c点的地方时和所在经线的经度。
(2)计算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
(3)说明此日后的一个月内,南半球的昼夜变化情况。
综合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三清山花岗岩体位于三清山山体的中心部位,其平面形态呈不规则状,在山体内出露面积约98km2。组成该山体的花岗岩水平节理及垂向节理发育,山体演变初期在内力作用主导下形成峰峦,后来外营力进一步沿节理破坏,逐渐发育成峰丛、峰柱、造型石等微地貌景观。下图示意三清山剖面及其演变过程。



(1)指出该山体①②过程中内力作用的具体表现。
(2)分析三清山花岗岩体大面积出露的原因。
(3)说明⑤阶段该山体花岗岩造型石的形成过程。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自然地理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7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自然地理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20.65地方时的定义、计算  太阳方位变化题组
3-40.65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单题
5-60.65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影响  河流地貌  河流堆积地貌题组
7-90.4褶皱山  背斜、向斜的成因与形态  矿物与三大类岩石单题
10-110.65大气环流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单题
12-130.4锋与天气  冷锋题组
14-150.85季风环流  降水及影响因素单题
二、综合题
160.65晨昏线(圈)的判断  地方时的定义、计算  国际日界线、零时日界线与日期的计算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170.65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影响  矿物与三大类岩石
180.65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季风环流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征、分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