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河南 高二 阶段练习 2021-12-06 7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区域发展、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中国地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容易(0.94)
名校

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划分原则和技术的影响,其范围的确定和面积的估算具有较大的差异。下表示意2002年版青藏高原范围特征参数和2021年我国学者最新研究的青藏高原范围特征参数对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02年版2021年版
边界制图精度(比例尺)1:300万(其中中国边界为1:400万)1:100万
分布国家中国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尼泊尔、不丹、缅甸、吉尔吉斯斯坦
经度73°18′52″E~104°46′59″E67°40′37″E~104°40′43″E
纬度26°00′12″N~39°46′50″N25°59′26″N~40°01′06″N
平均海拔>4000m约4320m,其中中国境内约4400m
面积254.23万km2308.34万km2,其中中国境内258.09万km2
东西最长2945km3360km
南北最宽1532km1560km
1.与2002年版不同,2021年版青藏高原边界的确定未考虑(     
A.地形类型B.地理位置C.高低起伏D.行政区划
2.不同于2002年版将边缘低缓的山顶面、河谷低地等排除在青藏高原范围以外,2021年版将其都归入了青藏高原的范围是因为(     
A.气候特征具有一致性B.形成过程具有相似性
C.自然边界具有过渡性D.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
3.青藏高原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对其主要发展方向的影响是(     
A.垂直落差大,适合发展花卉产业B.湖泊湿地众多,适宜发展养鱼业
C.大河发源地应建立自然保护区D.高山冰川广布,积极发展滑雪产业
2021-11-03更新 | 375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温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尖子生对抗赛)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新西兰圣诞树原产于新西兰,是一种观赏树种,花期在12月至翌年1月,集中分布在北岛的滨海地区。新西兰圣诞树为高大乔木,株高可达20米,树冠达到35米,木质坚硬,经济价值较高,同时也是荒山造林、残次林改造的好树种,市场潜力大。美国旧金山市(37°48′N,122°25′W)曾引种该树作为行道树,但这些树长大后其根部开始毁坏下水管道和人行道;我国北方地区亦有引种,多为灌木化栽培,或做盆栽。下图是新西兰地理位置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推测新西兰圣诞树的生长习性是(     
①耐寒②耐贫瘠③抗风④喜阴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导致我国北方地区和旧金山市引种的新西兰圣诞树发育状况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B.水分C.土壤D.地形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毛乌素沙地是我国的四大沙地之一,占地面积约4.22万平方千米,其多个自然特征都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极易发生沙漠化。图1示意毛乌素沙地范围,图2示意不同程度沙漠化土地重心在1990-2017年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毛乌素沙地处于(     
A.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区B.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过渡区
C.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区D.草原牧区和农业耕作区的过渡区
7.毛乌素沙地重度沙漠化治理成效最为明显的时段是(     
A.1990-1995年B.1995-2000年C.2000-2010年D.2010-2017年
8.由沙漠化土地重心分布和移动特点推断,1990-2017年毛乌素沙地(     
A.沙漠化最严重的县域单元是乌审旗B.沙漠化土地重心分布受自然因素影响最大
C.东南部地区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小D.西北部地区极重度沙漠化没有任何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目前我国人口净流出的地级以上城市约有200个,是人口净流入城市数量的2倍左右。下图示意我国人口净流入城市分布格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人口净流入城市数量(     
A.东部地区多于东北地区B.东北地区多于西部地区
C.中部地区多于东部地区D.北方地区多于南方地区
10.我国的人口流动会导致(     
A.东中西部区域间人口分布趋于均衡B.内陆省会工人工资快速上涨
C.沿海城市降低人口落户标准D.部分小城市基础设施利用率下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自20世纪末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后,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低和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得到明显的改善,但同时也要注意合理的植被选种及配置,否则会造成土壤水分过度消耗出现干层(干层是指土壤剖面中,隐伏在多年平均降水入渗层以下,因植被深层吸水,且不能被雨季降水入渗恢复,由土壤水分负循环而导致的干燥化土层)。下图示意陕北某黄土沟壑区三种不同退耕模式,退耕还乔(刺槐)、退耕还灌(柠条林)、退耕撂荒(撂荒草地),在土壤水分渗透速率以及土壤含水量两方面的比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土壤的水分人渗能力以退耕还乔模式为最优,主要原因是该模式( )
A.地表枯枝落叶较少,增加下渗B.地表固结严重,增加下渗
C.土壤有机质含量少,利于下渗D.土壤的孔隙度较高,利于下渗
12.土壤水分渗透速率高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是( )
A.减少地表径流,减轻流水侵蚀B.加快径流速度,促使泥沙沉积
C.减少水分蒸发,降低降雨强度D.增加地下径流,提高土体稳定性
13.相比退耕撂荒,退耕还乔和退耕还灌模式土壤含水量较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①植被蒸腾作用②林冠层面积③降水强度④渗透速率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1-11-03更新 | 203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温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尖子生对抗赛)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土壤浸出液电导率(以下简称电导率)是描述土壤盐碱化的重要指标,其数值越大,土壤含盐量越多。

我国北方某地区地势低洼,多条河流流入,土地盐碱化严重,下图是该地区土壤电导率随海拔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该地区土壤盐碱化严重的气候原因是(     
①气候湿润,降水较多②气温较低,蒸发较弱③大陆性强,降水较少④气候干旱,蒸发较强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5.土壤盐碱化程度随地形总体的变化特点是(     
A.从甲地到乙地海拔降低,土壤盐碱化减轻B.从丙地到丁地海拔降低,土壤盐碱化减轻
C.乙地海拔最低,土壤盐碱化程度最高D.丙地地势最陡,土壤盐碱化程度最低
16.丁地土壤盐碱化程度较低的原因最可能是(     
A.地形封闭,河流汇集B.流域出口,排水通畅
C.地势低,地下水位高D.洼地多,地表常积水
2021-11-03更新 | 716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温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尖子生对抗赛)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