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5届浙江省临海市白云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地理试卷
浙江 高三 阶段练习 2015-03-14 450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自然地理、人文地理、选修地理、世界地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区域发展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左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单位:米),右图为该地区多年平均的气候要素资料。据图回答下列小题。

1.区域内海拔最高点与该区域内河流上游最高处的相对高差可能为(     
A.50米B.150米
C.250米D.350米
2.该区域最有可能位于(     
A.地中海沿岸B.巴西高原
C.东北平原D.江南丘陵
3.从可持续发展考虑,区域内高于200米的地方最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A.种植水稻B.种植小麦
C.种植苹果D.营造水土保持林
2015-03-14更新 | 1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浙江省临海市白云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地理试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图为某城市1987年和2002年土地利用类型比较图。完成下题。

4.该市最有可能是
A.包头B.沈阳C.杭州D.成都
5.从1987年至2002年该市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增长最快和变化幅度最大的分别是
A.耕地和建设用地B.林地和草地
C.草地和未利用地D.建设用地和水域
2012-08-22更新 | 694次组卷 | 5卷引用:2012届浙江省台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评估地理试卷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2009年10月11日,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从上海出发。当地时间11月1日8时10分(北京时间11月1日4时10分),“雪龙”号极地考察船自西向东越过180°经线,驶入通常意义上的西风带。结合下图(箭头代表洋流流向),回答下列小题。

6.“当地时间”是指(     
A.180°经线所在时间B.东12时区的区时
C.西12时区的区时D.东西十二区的区时
7.“雪龙”号极地考察船“驶入通常意义上的西风带”的位置在(     
A.①地附近B.②地附近
C.③地附近D.④地附近
8.以③为中心的环流圈(     
A.其中的一支是西澳大利亚暖流
B.是南半球的中高纬环流
C.是南半球的副热带环流
D.位于印度洋,洋流流向会随季节而改变
2016-11-26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浙江省临海市白云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地理试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下图为世界四条河流某一河段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9.四条河流的共同特征是( )
A.主要的补给水源是雨水B.都没有结冰期
C.汛期都十分明显D.河口三角洲增长速度快
10.各河口三角洲形成洪灾的主要原因分析及成灾强度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河含沙量大,河道泥沙淤积,河床变浅;河口附近人口多。成灾强度最大
B.乙河支流多,上游来水量大;多台风,降水强度大。成灾强度最大
C.丙河支流多且南北对称,径流量最大;三角洲地势低平。成灾强度最大
D.丁河流域内降水集中;三角洲地势低平;人口多;河口有海潮顶托。成灾强度最大
11.乙河航运量远大于丙河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人口B.径流量C.地形D.经济
2016-11-27更新 | 107次组卷 | 7卷引用:2011-2012学年黑龙江龙东高二下学期高中教学联合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图的图A是甲、乙两地各月气温差(甲地各月气温减去乙地各月气温)和降水差(甲地各月降水减去乙地各月降水)示意图,图B是四种不同气候类型的各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5-6题。

12.上图中①、②、③、④能正确表示甲、乙两地气候类型的是
A.①~甲、②~乙B.③~甲、④~乙
C.③~甲、①~乙D.④~甲、②~乙
13.影响甲、乙两地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中,相似的是
A.大气环流B.纬度C.下垫面状况D.沿岸洋流
2016-11-26更新 | 156次组卷 | 4卷引用:2011-2012学年浙江省台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下图中a、b、c是沿某纬线分布的三个板块。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4.海岸山脉多分布在(     
A.a板块上的东侧,b板块上的西侧
B.c板块上的东西两侧
C.a板块上的西侧,b板块上的东侧
D.a、b板块上的东侧
15.①、②、③三处对应的边界类型是(     
A.①是生长边界;②③是消亡边界B.①、②属于生长边界;③是消亡边界
C.①、③属于生长边界;②是消亡边界D.②是生长边界;①、③属于消亡边界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用地情况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6.该地位于(     
A.东北地区B.江南地区
C.西北地区D.西南地区
17.B、C、D、E各卫星城对A城发展所起的共同作用是(     
①分散A的城市职能
②减轻A城用地压力
③缓解A城交通压力
④抑制A城工业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2015-03-14更新 | 1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浙江省临海市白云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地理试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云量是以一日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据图中信息可知(  )
A.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小于乙地B.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地
C.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丙地D.丙地云量空间变化大于丁地
19.影响乙地等值线向北弯曲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海陆分布B.人类活动C.纬度位置D.地貌地势
2016-11-18更新 | 1193次组卷 | 17卷引用: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文综)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20.西藏自治区水资源占全国的比例高,其主要原因是(     
A.土地面积广阔
B.“三江”源头均位于此
C.冰川广布,淡水湖泊多
D.年降水量丰富
21.根据图10中信息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A.湖北水力发电量比例大于四川,说明湖北水能资源比四川丰富
B.湖北水力发电量比例大于四川,三峡水利枢纽起了关键作用
C.西藏水力发电量占全国比例小是因为其水能资源贫乏
D.西藏水力发电量占全国比例小是因为当地地热和太阳能丰富
2016-11-26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浙江省临海市白云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地理试卷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下图是我国西南某地地形和构造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22.当地岩石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它们最可能属于(     
A.侵入岩B.沉积岩
C.变质岩D.喷出岩
23.该地区河谷地带比较开阔,主要成因是(     
A.背斜顶部受张力破碎,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B.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
C.岩层断裂下陷,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
D.岩层断裂上升,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2015-03-14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浙江省临海市白云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地理试卷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下图反映6月22日和12月22日甲地太阳高度日变化情况,乙地是甲地关于地心的对称点。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24.h的值是(     
A.23.5°
B.46.5°
C.66.5°
D.43°
25.下图中a为晨昏线,c为经线,b为c线上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点。当a、c两线重叠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北京和海口昼夜等长
B.北极圈及其以北有极昼现象
C.b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小值
D.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
2016-11-26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浙江省临海市白云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地理试卷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6. 能源问题一直是制约各国发展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2001~2007年中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变化图

材料二:近年来,世界上越来越重视风电发展,我国已把风力发电作为新能源开发的重点,并制定了长期发展计划,在十几个省区规划建设风电场,其中上海、福建和内蒙古等地是重点开发地区。
(1)概括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变化情况。
(2)试分析我国将上海、福建和内蒙古等地作为风力发电重点开发地区的原因。
2015-03-14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浙江省临海市白云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地理试卷
28. 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若尔盖湿地,面积曾达3000平方公里,为两大母亲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有着储量丰富的现代泥炭资源,目前该地已遭受到破坏。
材料二 九寨沟景区有着千姿百态的岩溶地貌景观,以水景最为奇丽,湖、泉、瀑、滩连缀一体,呈Y形分布(如右图)。东侧日则沟湖泊众多,而西侧的则查洼沟几乎是一条干沟。另外,冬季九寨沟几乎所有的湖泊都结冰,而五花海却不封冻,在湖面上还不时有水泡冒出,被当地称为“圣湖”。

(1)据左图简述该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说明若尔盖湿地的生态意义及其保护措施。
2015-03-14更新 | 20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浙江省临海市白云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地理试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自然地理、人文地理、选修地理、世界地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区域发展

试卷题型(共 14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1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2
人文地理
3
选修地理
4
世界地理
5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6
区域发展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30.85地图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题组
4-50.65乡村的土地利用及空间结构  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与城市功能区的形成  城镇化概念及意义  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旧选修)题组
6-80.85时区的划分、计算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其成因题组
9-110.65陆地水体之间的水源补给关系  洪灾及其成因  世界的河流和湖泊题组
12-130.65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判读题组
14-150.85地表形态的塑造  内力作用题组
16-170.85城乡空间结构  中心地理论(正六边形服务范围理论)题组
18-190.65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判读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题组
20-210.85水资源及其分布  河流水能开发题组
22-230.85地表形态的塑造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题组
24-250.85地球公转的轨道  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题组
二、综合题
260.85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270.65大气环流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280.85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