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南省豫北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河南 高一 阶段练习 2022-05-18 33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人文地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区域发展、自然地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斯里兰卡岛中南部是高原,北部和沿海地区为平原,人口数量约为2095万(2022年),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十大岛屿之一,人口自然增长率约0.78%,城镇化率约18.7%。右图示意斯里兰卡人口密度分布大势,图中甲地地处中南部约1000米的高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斯里兰卡人口最密集区主要分布在(     
A.西南部湿润区B.西南部干燥区C.中部高原区D.沿海低地区
2.甲地成为人口密集区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平坦B.水源充足C.位置优越D.气候凉爽
3.下列关于斯里兰卡人口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婴幼儿比重大,抚养负担较重B.劳动力充足,发展潜力大
C.人口增长过快,生态环境恶化D.迁入人口多,社会治安差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下图示意联合国人口司对2500年间亚、非、欧三洲人口占世界比重的变化情况所作的统计和预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2000年前,非洲人口比重一直不高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文明起步较晚B.地域面积较小C.医疗卫生条件落后D.宜居地面积小
5.联合国人口司预测,未来50年内,三大洲老龄人口占比都将增加,主要取决于(     
A.人口数量减少B.平均寿命延长C.人口迁移频繁D.生育意愿增强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人口结构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转变,反映了人口变动的大趋势。人口结构的变动直接影响人口抚养比(人口总体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的比值)的变化。下图示意1950~2050年中、日、韩、印(含预测)人口抚养比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甲、乙、丙、丁代表的国家分别是(     
A.印度、日本、韩国、中国B.韩国、印度、中国、日本
C.中国、日本、韩国、印度D.日本、韩国、中国、印度
7.2030年后的乙国(     
A.经济迅速腾飞B.社会养老负担沉重C.消费水平上升D.劳动力供给较充足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近年来,重庆市人口迁移活跃,人口迁入量远大于人口迁出量,省际迁入人口多来自周边省区。读我国四川盆地城市、交通与河流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影响该区域城市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水源、交通B.太阳辐射、科技C.气候、交通D.地形、农业基础
9.图示区域商业网点密度远低于东南沿海地区,主要受制于(     
A.脆弱的生态环境B.匮乏的自然资源C.较低的消费水平D.单一的交通方式
10.重庆市更容易吸引周边省区人口迁入的原因主要有(     
①经济水平相同,生活成本较低
②地域文化无异,融入障碍较小
③空间距离较近,迁移成本较低
④自然环境相近,适应环境较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供水能力是指水利工程系统在特定条件下,具有一定供水保证率的最大供水量,与来水条件、工程条件、需水特性和运用调度方式有关。榆林市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位于陕西最北部,地势从西向东倾斜,各地供水主要来自地表水。供水能力不足是制约人口承载规模的主要障碍。下图示意某年榆林市水资源人均供水能力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下列县区中,供水能力最具优势的是(     
A.榆阳区B.靖边县C.府谷县D.米脂县
12.据图推测,该年榆林市定边县最可能出现(     
A.人口超载B.能源短缺C.水资源利用效率高D.无地表径流
13.为提高榆林市的人口容量,最有效的措施是(     
A.限制重工业发展规模B.鼓励人口向市区迁移
C.大幅提高自来水价格D.加强水资源时空调配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连南三排瑶寨(如下图)位于广东省西北部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排山脉半山腰上,寨下为开阔的山谷,一排接一排的房屋依山势逐级而上。这里有古老的榨油坊、传统的蒸酿酒坊、工艺品制作工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对连南三排瑶寨聚落形态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降水B.地形C.土壤D.河流
15.古老的榨油坊、传统的蒸酿酒坊、工艺品制作工场最可能位于(     
A.寨中心附近B.寨下开阔山谷C.寨上山顶D.寨外对外通道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新兴实体书店除满足基本的阅读、购书需求外,还满足顾客的社交体验、家庭消费、时尚消费、文化消费等需求;大商场引进具有一定品牌知名度的新兴实体书店,可吸引人气,应对网购的冲击。新兴实体书店与大商场联姻可实现互惠互利,渐成新业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制约传统实体书店入驻大商场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规模B.地理位置C.政府政策D.地租水平
17.推测“新兴实体书店+大商场”模式最盛行的地区是(     
A.珠三角地区B.黄土高原地区C.云贵高原D.四川盆地
18.在“新兴实体书店+大商场”模式的冲击下,传统实体书店将失去的竞争优势是(     
A.服务质量B.商品价格C.货源渠道D.图书类型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南充市下中坝区北接城市中心区,南邻都京坝工业区,跨江与旧城中心区和嘉陵工业区、文峰工业区接壤。下中坝区的开发,一直是南充城市发展中的重头戏。下图示意南充市下中坝区规划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图中①②分别代表(     
A.高新技术开发区、大学B.商业区、幼儿园
C.高级住宅区、中心医院D.疗养区、中学
20.该区拟将工业区布局在南部,其有利条件是(     
①河流下游,污染小②邻近其他工业区③主导风向的下风向④邻近城市中心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读我国某城市地铁线分布图,1—6号地铁线按时间顺序而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该市的CBD最可能位于(     
A.①B.②C.③D.④
22.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最有可能是(     
A.由城市中心向四周扩展B.以海岸线为轴线呈条带状延伸
C.沿地铁线呈条带状延伸D.以机场、车站为中心呈多核结构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统计数据显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苏州人口增加了733.57万人,庞大的人口总量为苏州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在人口与经济交织互动的影响下,苏州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持续优化。下图示意1952~2018年苏州三次产业就业人口占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2001—2018年,苏州市(     
A.就业人口主要来自本市B.就业人口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C.第二产业比重持续提高D.第二产业比重低于第一、三产业之和
24.苏州市的城市化(     
A.起步于1952年B.发展速度慢C.目前水平较高D.目前逆城市化明显
25.苏州市三次产业就业人口占比的变化有利于(     
A.稳定居民生活方式B.增强城市的竞争力
C.降低农副产品价格D.根治环境污染问题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调查结果显示,发达国家居民迁移率相对较高,且年轻人和高学历者最容易进行国内城际迁移。新西兰国内城际迁移比例曾多年高居世界第一(美国第二)。该国不仅国内人口迁移频繁,国际人口迁移也很活跃,澳大利亚、中国、印度是新西兰最主要的移民来源国。下图示意某年新西兰各地区人口数量分布。

(1)判断新西兰国内人口迁移最频繁的区域(南岛或北岛),并说明判断依据。
(2)简述新西兰国内城际人口迁移可能带来的影响。
(3)分析中国、印度成为新西兰最主要移民来源国的原因。
综合题 | 适中(0.65)
2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西桂林的阳朔(县)西街(下图)是一条有1400多年历史的老街,街道宽约8米,长近800米,是洋人聚集最多的地方,名副其实的地球村。西街存在大量流动商贩,主要从事饮食、服装,礼品贩卖以及画像、唱歌等业务。近年来,阳朔借助“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推荐的休闲度假最佳旅游目的地”“中国旅游强县”两大品牌,大力发展修学旅游,努力把阳朔的双语培训打造成全国著名品牌。如今,小小的县城竟有外语培训机构30家,居全国县城首位,被人们称为“中国最大的外语角”,就连一些流动商贩、农民也学外语、会外语。



(1)简述流动商贩云集在西街的有利条件。
(2)阳朔西街语言培训机构发展潜力大,请说明其理由。
(3)有人建议取消流动商贩,试为这种说法提供依据。
综合题 | 适中(0.65)
2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成华区是成都市中心城区土地面积最大的区,区内有较多的老小区。近年成都正式提出“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的城市发展“十字方针”。“中优”区域主要包括现有的中心城区,该区域支持发展先进生产性服务业和都市工业,实施园区提升计划,一般性制造业逐步疏解,支持总部管理、工业设计、人工智能、软件服务等产业加快发展,提升城市品质。下图示意成都市城市功能分区和成华区的地理位置。



(1)指出成华区工业用地的分布特征。
(2)分析成华区实施“中优”战略的难度。
(3)说明“中优”战略实施给成华区带来的有利影响。
综合题 | 适中(0.65)
2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省只有昆明一个特大城市(人口>500万),大部分城市规模较小。滇中城市群(包括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和楚雄彝族自治州及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北部)是国家重点培育的19个城市群之一。下图示意云南省各市区人口密度(单位:人/km2)。



(1)指出云南省人口分布的主要特点。
(2)推测云南省大部分城市规模较小的原因。
(3)分析滇中城市群发展的有利条件。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人文地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区域发展、自然地理

试卷题型(共 14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0
综合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2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3
区域发展
4
自然地理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30.65人口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题组
4-50.65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问题及其应对措施题组
6-70.65人口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人口增长模式题组
8-100.65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城市和乡村区位因素  经济因素(地租)题组
11-130.65水资源及其分布  人口容量及其影响因素  环境承载力  区域关联性与区域发展题组
14-150.65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题组
16-180.65城市中各功能区的分布和特征  城市和乡村区位因素题组
19-200.65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与功能分区  城市中各功能区的分布和特征  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题组
21-220.65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与城市功能区的形成  城市中各功能区的分布和特征  经济因素(地租)题组
23-250.65城镇化  城镇化问题的形成、表现、措施  工业(区)发展对区域的影响 题组
二、综合题
260.65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人口迁移的影响
270.65城市和乡村区位因素  城镇化问题的形成、表现、措施  其他因素(社会、历史、行政等)
280.65城市中各功能区的分布和特征  城镇化概念及意义  城镇化问题的形成、表现、措施
290.65城市和乡村区位因素  城市等级体系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