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内蒙古赤峰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内蒙古 高三 模拟预测 2022-07-27 39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区域发展、选修地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1980~2015年,青藏高原的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较大的转变。高程2000m以下和4000m以上,农村居民点个数小幅度上升,农村居民点占地面积较大幅度上升;高程2000~4000m,农村居民点个数下降,占地面积上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青藏高原高程低于2000m的农村居民点较少,其可能主要受限于(     
A.热量条件B.水源条件C.土地面积D.土壤条件
2.对比居民点面积和居民点个数的关系,可以确定1980~2015年青藏高原农村居民点(     
A.数量不断增加B.布局更分散C.平均规模扩大D.布局更均衡
3.推测青藏高原用地类型中,转为农村居民点用地的主要是(     
A.耕地、草地B.耕地、水域C.草地、林地D.林地、水域
2022-06-18更新 | 579次组卷 | 3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为提升云南中医药产业竞争力,云南中医药亟待产业集群创新发展(如下图),产业中的龙头企业和大企业应带动中小企业联合创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云南省发展中医药产业的基础主要得益于框架结构中的(     
A.创新服务B.科研基础C.人力资源D.地方特色
5.地理位置为云南省中医药产业发展带来的有利条件是(     
①药材资源丰富②水陆交通便利③科研实力雄厚④地缘优势明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与小企业相比,云南省发展中医药大企业会(     
A.加剧环境破坏B.提高市场灵活性C.加快新药研发D.减少原料依赖性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通过沉积物性质可以反推古环境演变。第四纪冰期时,波罗的海及沿岸被斯堪的纳维亚冰盖覆盖。下图示意斯堪的纳维亚冰盖边缘排水方向。以前T被认为是古海滩沉积物,近期研究表明T形成于冰下隧道的环境中,流水挟带物质沿冰下隧道排入大西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以前T被认为是古海滩沉积物,其依据可能是沉积物(     
A.粒径较大B.粒径均匀C.杂质较多D.棱角分明
8.冰下隧道的形成与扩张得益于(     
A.挤压断裂B.流水沉积C.冰川侵蚀D.流水侵蚀
9.斯堪的纳维亚冰盖的存在及消融,导致(     
A.消融时北大西洋暖流增强B.消融时地表吸热减少
C.消融后海岸形态趋于平直D.消融后地表起伏不平
2022-06-18更新 | 689次组卷 | 5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名校

副热带急流是对流层上层强而窄的高速气流带。副热带天气系统是在动力成因下形成的深厚系统,其高层和低层气流方向和气压性质相似。研究表明,夏季亚洲副热带西风急流偏南会导致中亚降水增加。下图示意夏季亚洲副热带西风急流偏南时的局部环流形势(H表示高压中心,L表示低压中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夏季亚洲副热带西风急流偏南时,印度半岛(     
A.东南季风增强B.西南季风减弱C.东北季风增强D.西北季风减弱
11.夏季亚洲副热带西风急流偏南导致中亚降水增加,主要是由于(     
①阿拉伯海的水汽输送增大②太平洋的水汽输送增大③中心气流上升④中心气流下沉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可可属常绿乔木,高约12m,喜温暖湿润,喜光,但幼苗期不能接受烈日暴晒。巴伊亚洲是传统的可可种植基地,可可产量约占巴西全国的44%。早期,巴伊亚洲可可种植通过条带状砍伐原始林提供生长空间,当可可幼苗长大后,向两侧加大原始林的砍伐范围,并保留少数树木成为永久遮阴树,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随着原始林面积的减小,后期扩张的可可种植园采用人工种植香蕉树、刺桐树的方式为可可幼苗临时遮阴,3年后铲除香蕉树,保留刺桐树永久遮阴。有人建议将可可树与咖啡树间作,以提高收入的稳定性。下图示意两类可可种植模式。



(1)推测早期可可种植模式中天然林能够成为永久遮阴树所具备的形态特点。
(2)分析后期模式中可可种植3年后铲除香蕉树的原因。
(3)对比说明两类可可种植模式各自的优势。
(4)简述可可树与咖啡树间作对提高收入稳定性的作用。
2022-06-18更新 | 304次组卷 | 4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天山天池为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冰川湖,湖面海拔1910m,面积2.44km2,年均温2.27℃,降水集中在夏季。发源于高山冰川末端的三工河为汇入天池的最大支流,也是湖水外泄的唯一通道。20世纪70年代以来,三工河流域泥石流频发,严重制约了天池旅游业的发展。为治理泥石流灾害,当地采取了拦截沉沙的工程措施,主拦沙坝宽达235m,是迄今为止我国最宽的拦沙坝,并在三工河入湖口之前营造人工湿地,引入乡土的湿生、中生植物,进行人为辅助的自然修复。下图示意天池水系及三工河治理项目。



(1)简述三工河对维持天池景观的意义。
(2)分析三工河流域泥石流对天池景区旅游业发展的不利影响。
(3)说明三工河下游进行人为辅助自然修复的必要性。
(4)指出三工河流域泥石流治理措施所起的作用。
综合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近年来,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与促进黄山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黄山加快旅游转型升级步伐,深入实施"品质旅游革命",积极推进"二次创业""旅游+""走下山、走出去"等战略,大力发展"智慧旅游",充分借助外部科学技术力量与平台优势,提升黄山旅游发展质量,将黄山由一个传统的旅游目的地,打造成集聚现代化优势,赋予高科技、智慧化内涵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下图示意黄山旅游转型发展模式。



简述黄山发展"智慧旅游"对其他地区山地旅游转型发展的借鉴意义。
综合题 | 适中(0.65)
15.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环渤海地区由于其环绕首都北京的特殊地理位置,经济结构的转型、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对首都产生影响。研究人员基于脱钩(即经济快速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压力增加相对校少)模型、脱钩追赶模型对环渤海地区各城市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环渤海地区绿色经济发展水平。北京市脱钩效果较好。


从减轻环境压力的角度,推测北京市脱钩效果较好的原因,并为更好促进环渤海地区各城市环境污染和经济增长的进一步脱钩提出合理化建议。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区域发展、选修地理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4
综合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人文地理
2
自然地理
3
区域发展
4
选修地理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30.4乡村的土地利用及空间结构  城市中各功能区的分布和特征  其他因素(社会、历史、行政等)题组
4-60.65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工业发展方向及措施题组
7-90.4河流侵蚀地貌  海岸地貌  冰川地貌题组
10-110.4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题组
二、综合题
120.65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发展方向与措施  农业发展对区域的影响
130.6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旧选修)
140.65旅游规划(旧选修)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和保护措施(旧选修)
150.65环境污染与防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