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考点03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
全国 高三 专题练习 2022-07-12 5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人文地理、中国地理、自然地理、选修地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以长沙地铁开通的5号线为例进行社会语言学分析,对于理解长沙地铁站名背后的文化内涵具有重要意义。下图关于长沙地铁5号线的线路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线路图发现,该条线路上“桥”、“铺”、“塘”及“河”等字出现频次较多,据此对这些站名的命名解释合理的有(     
A.当地居民认知度较高B.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承
C.属于当地的标志性地名D.便于易读易听、易识易记
2.随着城市建设,一些站点与站名的原先景观发生较大变化,体现了长沙城市变迁的遗存。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判断,下列站点中景观前后变化较小的是(     
①水渡河②马栏山③木桥④大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南疆绿洲中的传统民居多就地取材,呈紧密型布局。部分居民在丘陵与平原交接地带巧妙地就坡砌墙、挖洞、筑台,并采用各种营建技术,塑造宜居空间。下图为南疆紧密型聚落俯瞰及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该地传统民居的主材和紧密布局的原因最可能是(     
A.木材-方便就近耕作B.干草-扩大牧场面积
C.毛毡-便于出行交流D.夯土-节约土地建材
4.为适应当地气候,该传统民居注重(     
A.防风、保温B.通风、散热C.采光、防潮D.防晒、蓄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盛世滋生图》是清中期宫廷画家徐扬凭借对家乡历史、文化的记述,创作的长度超过12米的家乡市井风情画卷(下图示意局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推测画家徐扬的家乡最可能在(     
A.四川盆地B.珠江三角洲C.江汉平原D.太湖平原
6.关于其家乡自然环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温暖湿润、地势低平B.冬暖夏凉、水乡泽国
C.秋雨连绵、绿树成荫D.四季分明、土壤贫瘠
2022-05-30更新 | 692次组卷 | 6卷引用:2022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在国家住建部首批公示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位于河南省西部的陕州区西张村镇的庙上村榜上有名。陕州区位于黄河南岸,隶属于三门峡市,区内黄土层厚约20~70m。下左图示意庙上村部分区域景观,下右图示意村民们居住的地坑四合院景观。村民在地坑院中繁衍生息,享受着平静的“地下生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据庙上村的地坑四合院可推测当地(     
A.土质干燥直立B.地表岩层坚硬C.气候温暖湿润D.地下水较丰富
8.当地主要的风俗文化最可能是(     
A.以当地所产大米为主食B.墙壁上多悬挂玉米
C.村民多食用自制菜籽油D.出行多以船只为主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是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山地标识性场馆,整个场馆依自然山谷而卧,外观结构与中国古代吉祥佛物“玉如意”的S形曲线完美融合,被形象地称为“雪如意”。冬奥会期间,赛道上可见各国跳台滑雪选手脚踏滑雪板在空中翘翔。图为“雪如意”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规划设计“雪如意”场馆主体朝向,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光照B.风向和风速C.山谷的走向D.交通
10.在山地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团队采用了精细爆破技术和支护体系,“雪如意”建筑整体架空,其主要目的是(     
A.节省建筑成本B.降低施工难度C.保障运动员安全D.减少环境干预
11.关于“雪如意”场馆的建筑及部分主体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玉如意”外观造型一弘扬中国传统文化B.山上顶峰圆环建筑物一观光、会议
C.赛道边缘高墙一防止坡面汇水D.山下看台一观赛、媒体转播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福建泉州惠安县惠东半岛的海边,生活着一个特殊的族群惠安女。她们以奇特的服饰,奇异的婚俗闻名海内外。人们把她们的花头巾、短上衣、银腰带、大筒裤,戏称为封建头,节约衫,民主肚,浪费裤。随着城镇化的发展,除老年人外,穿戴传统服饰的惠安女越来越少,导致今后惠安女传统服饰可能消失。据此完成问题



12.关于惠安女传统服饰与地理环境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花头巾:当地气候干旱,常有风沙B.短上衣:当地气温较高;方便劳作
C.银腰带:当地经济发达,消费力强D.大筒裤:沿海地区开放,时尚美观
13.穿戴传统服饰的惠安女越来越少的主要原因(     
A.传统服饰土气B.文化传承断代
C.审美观念转变D.就业方式变化
14.下列关于惠安女传统服饰传承策略不合理的是(     
A.加强宣传,建设惠安女传统服饰馆
B.创新设计,适当融入现代流行元素
C.保留本色,避免外来文化的冲击
D.成立机构,研究惠安女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微气候环境是指特定空间条件下、涉及范围较小的小型气候,主要包括温度、湿度、风速、辐射等主要指标,是影响城市多层住宅区建筑布局的重要因素。下图分别示意哈尔滨城区内不同时期规模相当的多层住宅建筑布局代表,黑色表示建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哈尔滨市不同年代多层住宅区建筑布局变化特点是(     
A.密度逐渐变大B.布局逐步开放C.墙体明显增厚D.朝向完全一致
16.21世纪新建的多层住宅区,主要需要考虑(     
①通风采光需求②方便人们出行③热岛效应增强④供暖设施完善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