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西省吕梁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阶段性测试地理试题
山西 高三 阶段练习 2022-11-22 11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自然地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等震线(也称等烈度线)是指在同一次地震中,烈度相等各点的连线或不同烈度区的分界线。2022年9月5日12:52在四川省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此次地震的等震线长轴呈西北走向。读泸定地'震烈度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此次地震的等震线长轴走向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干线B.大河流向C.地质构造D.城市带
2.关于泸定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次地震可能会诱发崩塌、滑坡海啸、风暴潮等灾害
B.救灾物资运输线路选择主要运用的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
C.本次地震烈度的地区差异是由震级、震中距的差异导致
D.建立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可以准确预报灾害发生时间
2022-11-20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阶段性测试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太阳辐射强度与太阳高度角、天气状况、地形地势等因素密切相关。下图为我国大陆某山区学校某日太阳辐射强度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该学校位于太原市的(     
A.东南B.西北C.东北D.西南
4.当地日出时刻的太阳辐射强度,理论数值和实测数值均大于日落时刻,影响因素最有可能是(     
A.天气状况B.地形阻挡
C.耀斑爆发D.大气透明度
5.图示该日的节气和天气状况可能是(     
A.立夏晴天B.春分阴天
C.立秋多云D.立春多云
2022-12-13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阶段性测试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焚风常出现在山脉背风坡,是由山地引发的一种局部范围内的空气运动形式一过山气流在背风坡下沉形成的一种地方性风。太行山东麓的石家庄经常出现焚风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石家庄的焚风现象一般出现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7.在一天中,焚风较强可能出现在(     
A.晴朗的白天B.多云的夜晚
C.晴朗的夜晚D.多云的白天
8.石家庄出现焚风现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促进农作物早熟                      ②多年冻土消融
③森林火灾多发                         ④取暖耗能增多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2022-11-20更新 | 209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阶段性测试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悬日是指太阳在平直街道的尽头刚好升起或落下的景观。下图是来自北京的游客在成都(104°E,30°N)某平直街道日落时拍到的悬日照片,该日在这条街道恰好能观测到日出和日落两次悬日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观赏图中悬日景观时,该游客背向(     
A.正东B.正西C.西北D.东南
10.在图中街道同一观测点,下次能够同日欣赏日出和日落两次悬日景观的日期,和拍照当日相隔大约(     
A.3个月B.6个月C.9个月D.12个月
11.关于游客拍照当日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大约50°
B.成都在北京时间6:00日出
C.北半球昼夜等长且昼渐长
D.南半球极昼范围全年最大
2022-11-20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阶段性测试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名校

近年来北极海区正在快逵变化:水温升高、多年冰加速融化、夏季海冰覆盖范围锐减、永久冻土融化、大西洋与太平洋入流增暖等等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可用叶绿素浓度来表示)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参数,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备受关注。研究表明,光可利用性和营养盐补给是控制北冰洋初级生产力的关键因素。下图表示北冰洋部分纬度圈平均的表层叶绿素浓度(单位:mg/m')。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关于北冰洋部分纬度圈平均的表层叶绿素浓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纬度越高,叶绿素浓度越低
B.气温越高,叶绿素浓度越高
C.冬季各纬度叶绿素浓度差异最大
D.各纬度叶绿素浓度峰值均山现在春季
13.5月后,北冰洋表层叶绿素浓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太阳辐射增强B.海水温度升高
C.海水盐度降低D.表层营养盐匮乏
14.7月份,叶绿素浓度最高的海域最可能是(     
A.北极点周边海域B.北冰洋外围海域表层
C.北冰洋海盆区D.北冰洋外围海域次表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下图为板块构造示意图(局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关于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边界甲表示生长边界
B.缺失印度洋板块
C.非洲板块范围最广
D.④和⑤为同一板块
16.与我国境内巨型褶皱山系形成有关的板块是(     
A.④和⑤B.①和②C.②和④D.①和③
17.图中边界乙所在地区最典型的地貌是(     
A.海沟B.海岭C.裂谷D.海盆
2022-12-13更新 | 18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阶段性测试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纳米布沙漠(下左图)沿海多雾,夜晚这里的甲虫常在沙丘上迎风而立,甲虫壳能将空气中水汽液化,为甲虫提供生存必需的水源。受纳米布甲虫的启发,人类发明了“空中取水灌溉系统”,实现了干旱区的低能耗、低水耗供水,其工作原理见下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18.从气候角度推测甲虫的生活习性(     
①耐高温                                             ②耐干旱
③惧强光                                             ④对气温变化的适应性差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9.与甲虫壳起类似作用的是(     
A.光伏板B.地下储水罐
C.冷凝管D.风
20.“夜晚这里的甲虫常在沙丘上迎风而立”的风向为(     
A.偏东风B.偏西风C.偏南风D.偏北风
2022-11-20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阶段性测试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下图表示玉龙雪山山地植物(乔木和草本植物)物种密度的海拔分布格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关于玉龙霄山山地植物物种密度空间分布格局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海拔草本植物的物种密度均大于乔木
B.乔木和草本植物物种密度峰值出现的海拔相同
C.乔木和草本植物物种密度垂直变化趋势相反
D.各海拔草本植物的物种种类均多于乔木
22.影响2900米以上乔木和草本植物物种密度垂直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水分B.热量C.土地面积D.坡度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澳大利亚州位于澳大利亚西部,其首府珀斯有澳大利亚“风城”之称,夏季以微风为主且一天中风向多变,而冬季刚好相反。图中甲、乙两地均属于草原气候区,干湿季分明,但降水集中的季节却差异显著。西澳大利亚州许多家庭在屋顶安装有太阳能发电系统,政府对加入太阳能发电计划的居民提供政策优惠。西澳大利亚州的能源厅厅长提出要将珀斯建设成为全澳首座太阳能域市,但有专家提出反对意见。

(1)分析珀斯夏季和冬季在一天中风向变化特点不同的原囚。
(2)比较甲、乙两地湿季的季节差异并分析原囚。
(3)请你为持反对意见的专家阐明反对的理山。
2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藏高压是指在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对流层高空存在的季节性高压系统。它虽然生成于副热带,但与一般的副热带高压生成机制并不相同,青藏高压在七月份最强,高压区内有上升气流。青藏高压的进退活动与我国东邰地区的降水及早涝关系十分密切,青藏高压的位置偏北时,在长江流域的高空气流辐合,在低层使得气流在华北地区辐合。下图为青藏高压位置示意图。



(1)分析夏季青藏高压的形成过程。
(2)分析青藏高压的形成对东亚夏季风势力强弱的影响。
(3)根据材料信息,分析青藏高压的位置偏北时,易造成我国东部地区南旱北涝的原因。
2022-11-20更新 | 18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阶段性测试地理试题
25.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鸟类的飞行高度受大气中氧含量的限制,一般不高于海拔5000米,而绝大多数种类是在400~1000米高度飞行。勒布沟位于东喜马拉雅山南坡,总体由北向南倾钭,降水较为丰盛,是中国鸟类分布最为丰富的地域之一。从底部到山顶依次分布有山地雨林、山地常绿阔叶林,山地针闾混交林、山地暗针叶林、高山灌丛草句以及永久冰雪带。图a表示勒布沟暖季(6-8月)乌类敏量垂直分布,图b表示勒布沟暖季留鸟及夏候鸟类物种数量垂直分布。

(1)概括勒布沟鸟类的分布特征。
(2)分析勒布沟成为中国鸟类分布最为丰富的地域之一的主要原因。
(3)有学生推测寒季勒布沟来自我国北方地区的冬候鸟较少。说明理由。
2022-11-20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阶段性测试地理试题
2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表碛是指存在于冰川表面的冰碛物,表碛覆盖厚度影响冰川与大气间的能量交换,从而对冰川消融产生影响。终碛是冰川暂时稳定时期在冰川前端的堆积物,可以指出冰川停滞的位置和停滞的时间。西布冰川位于念青唐古拉山主峰东侧的山谷中,长约9km,是念青唐古拉山西段最长的大陆型山谷冰川。第四纪期间,在西布冰川槽谷中和邻区的盆地中堆积了多期冰碛层,形成典型的冰碛地貌。从拉曲沟口至西布冰川末端整体上可自老至新分出4套冰碛物。下图表示西布冰川末端地质一地貌剖面(1、2一冰碛物,3一冰水堆积,一现代表碛,5一冰川),YD终碛为新仙女木事件时期(持续约1300年)形成。

注意:0°表示正北,90°表示正东。

(1)判断新仙女木事件时期该地区的气候特征。
(2)YD终碛是念青唐古拉地区分布最广、规模最大的一套冰碛物。分析原因。
(3)推测表碛厚度差异对冰川退缩速度的影响,说明理由。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自然地理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8
综合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20.65地震波分类及其传播特征  地理信息系统(GIS)  地震、火山题组
3-50.6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3)-四季更替  地方时的定义、计算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单题
6-80.65热力环流的成因、原理  热力环流的应用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题组
9-110.65地方时的定义、计算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海啸和灾难性海浪题组
12-140.4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海水的温度题组
15-170.65内力作用  板块构造单题
18-200.65热力环流的应用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气候的特征、分布规律题组
21-220.6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题组
二、综合题
230.65热力环流的原理  热力环流的应用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气候的特征、分布规律
240.65大气环流  反气旋(高压)  降水及影响因素
250.6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
260.65冰川地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