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联考地理试题
山西 高二 阶段练习 2022-12-10 9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自然地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2020年5月27日11点我国珠峰探险队将五星红旗再一次插上峰顶,并重新测量珠峰高度,实现了四十五年后的再次登顶。下图甲、乙、丙、丁为登顶路线途经的四个营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四个营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登顶当日见到太阳(     
A.正东升,正西落B.东北升,西北落C.升落时间都提前D.东南升,西南落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下图示意某日地球日照分布,阴影部分是黑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该日为(     
A.3月21日B.6月22日C.9月23日D.12月22日
4.该日a地日出的地方时为(     
A.2:30B.4:30C.6:30D.8:30
5.张先生乘飞机以每小时跨越一个时区的速度从b点沿昏线向赤道飞行,6小时后,飞机所在地的地理坐标是(     
A.(23°26′S,180°)B.(23°26′N,180°)C.(0°,45°E)D.(0°,135°W)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下图为我国部分区域春季开始日期等值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甲、乙、丙、丁四地中夏季最短的是(     
A.甲B.乙C.丙D.丁
7.甲处等值线向西凸出的原因是(     
A.纬度较高B.距海遥远C.位于山脊D.位于谷地
8.若全球气候大幅度变暖,则该区域(     
A.甲地等值线将向西推进B.乙地等值线会总体东移
C.全年无冬区的北界南移D.30°纬线与春季开始日期等值线的交点将减少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下图为某平原上孤立山丘及附近地质剖面图。图中①②③代表不同时期的地层。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9.上图中孤立山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流水侵蚀B.断块抬升C.火山喷发D.褶皱隆起
10.地层①②③形成年代由老到新的排列顺序是(     
A.①②③B.②①③C.②③①D.③①②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河曲是水流作用形成的地貌。山区和平原都有河曲发育,平原上发育的河曲更典型。下图为我国某河流“老牛湾”河曲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平原地区河曲景观更典型是因为(     
A.河道受限小B.水流速度慢C.地转偏向力更强D.水流贯性大
12.河曲形成的主要力量是(     
A.凹岸堆积B.凸岸堆积C.凸岸侵蚀D.凹岸侵蚀
13.平原地区河曲发育形成牛轭湖,牛轭湖消亡成为平原的一部分。牛轭湖的消亡条件是(     
①泥沙淤积       ②农业垦荒       ③河道摆动       ④湖岸崩塌
A.③④B.①④C.①②D.②③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加那利群岛是由数百万年前的火山爆发形成的,最高峰海拔3718m。该地区气候四季如春,冬季平均温度17℃,夏季平均温度25℃,降雨集中在11、12月,雨量小。下图示意加那利群岛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加那利群岛气候特征的形成是受到(     
①海洋调节       ②副热带高气压影响       ③寒流降温       ④地形影响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15.加那利群岛的少量降水主要来自(     
A.夏季风活动B.锋面活动C.盛行西风影响D.热带气旋活动
16.推测加那利群岛降水丰富的地区在(     
A.山地北坡B.岛屿西南侧C.沿海平地D.火山顶部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下图为世界某岛屿河流水系及区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该岛屿位于(     
A.北冰洋B.大西洋C.太平洋D.印度洋
18.该岛河流水文特征是(     
A.含沙量小,流速快B.径流量大,汛期较短
C.无结冰期,含沙量大D.有结冰期,汛期出现在冬季
19.图中河流的补给水源主要来自(     
A.积雪融水B.湖泊水C.大气降水D.地下水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2022年7月2日,炎炎烈日下,日本东京的民众在涩谷车站附近行走。东京市中心连续八天遭遇“极端高温”,打破了历史记录。图示意与日本出现高温相关的2021年某时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域表层水温与正常年份水温的偏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东京市中心连续八天遭遇“极端高温”,与之有关的现象可能是(     
A.热浪B.焚风效应C.厄尔尼诺D.拉尼娜
21.2022年日本出现“极端高温”,与正常年份相比(     
A.东南信风偏弱B.西太平洋近岸赤道海域水位偏高
C.赤道暖流偏弱D.东太平洋赤道海域上升流弱
22.图示海域水温的异常变化使(     
A.秘鲁渔场渔业资源增多B.我国季风气候区降水偏少
C.南美洲西北部降水增多D.加里曼丹岛森林火灾频发
2022-12-25更新 | 19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联考地理试题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9月初到10月底,一个综合考察队先后对下图中俄罗斯西伯利亚的①②两地的天文、水文、气候、植被、地质进行考察。

(1)推算图中①②两地的区时差。
(2)说明考察队考察期间,①②两地日出日落时间及日出方位的变化。
(3)说明②地上半年(1月1日~6月30日)昼夜长短的变化。
综合题 | 较难(0.4)
2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崖是由细小的颗粒石藻钙质超微化石和浮游有孔虫化石构成,地层还包含石灰岩、砂质岩,质地松散。在这些地层中可发现海胆、箭石、菊石以及海生爬行动物化石等。白崖分布于英国多佛、法国诺曼底海岸以及德国北部、丹麦沿海等地区,尤以多佛白崖最为知名。2012年3月,经长期干旱又遇暴雨天气和冰冻天气,多佛白崖发生大面积坍塌。下左图示意多佛白崖的地理位置,下右图为白崖景观图。



(1)描述白崖地层沉积期的环境特征。
(2)说明白崖的形成过程。
(3)分析2012年3月多佛白崖发生大面积坍塌的原因。
综合题 | 适中(0.65)
名校
2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不同的地区受地理纬度、海陆位置、地势高低、大气环流等因素影响,形成多样的气候类型,打破了全球性大气环流分布规律,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独有三类季风气候的国家。

(1)指出甲、丙两地的气候类型。
(2)乙、丙两地纬度相差不大,但乙地降水稀少,丙地降水较多,试解释原因。
(3)丁地形区对我国东部冬、夏季风起到加强作用,说明其作用机制。
综合题 | 适中(0.65)
2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厄尔尼诺现象是指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洋面温度异常升高,使得太平洋赤道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表层海水温度较常年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2020年8月,新一轮拉尼娜现象正式形成,引起了全球各地气候异常。下图示意2020年2月~2021年3月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海水平均温度变化。



(1)指出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太平洋中部赤道暖流的强弱变化及原因。
(2)说明拉尼娜现象发生后,“海一气”相互作用的变化导致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的气候变化。
(3)在上右图中用箭头绘制南太平洋大洋环流(虚线)及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赤道上空的大气热力环流(实线)示意图。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自然地理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8
综合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20.65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线速度  海啸和灾难性海浪题组
3-50.65晨昏线(圈)的判断  光照图的判读  地方时的定义、计算题组
6-80.65气候要素等值线判读  气温及影响因素题组
9-100.65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影响题组
11-130.65河流凸岸堆积凹岸侵蚀题组
14-160.85降水  气候的特征、分布规律题组
17-190.65水圈的组成  陆地水体之间的水源补给关系  河流和湖泊的水系、水文特征题组
20-220.85厄尔尼诺、拉尼娜及其影响单题
二、综合题
230.65时区的划分、计算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
240.4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矿物与三大类岩石
250.65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气旋(低压)、反气旋(高压)与天气
260.65热力环流的应用  厄尔尼诺、拉尼娜及其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