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东省真光中学、深圳二高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广东 高一 期中 2022-12-10 13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发展、中国地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名校

2021年5月15日,我国“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表面,其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将在火星表面开展多项科学探测任务。祝融号火星车搭载的太阳能电池板面积也远大于以往的月球探测器。完成下面小题。



1.“天问一号”登陆的天体是(     
A.卫星B.行星C.恒星D.彗星
2.容易对“祝融号”火星车数据回传地球产生干扰的是(     
A.太阳辐射B.月球引力C.太阳活动D.地球自转
3.“祝融”号太阳能电池板较大是因为火星相比月球(     
A.风沙更大B.白昼更长C.气温更低D.光照更弱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读下列古生物化石图片,完成下列各题。

4.关于四种化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化石出现的时间比②化石早
B.②化石反映的古地理环境为宽广大陆
C.③化石形成于新生代
D.④化石形成时期,森林茂密
5.图中两种化石之间能够体现地球演化规律的是(  )
A.②→①B.②→④
C.③→①D.③→④
2019-11-13更新 | 198次组卷 | 2卷引用:期中模拟卷(二)B卷 (鲁教2019版必修一)-高中新教材同步备课
单选题-题组 | 容易(0.94)

下图表示地球上部分生物类型出现的时间范围,横向宽度越大,代表生物物种越多。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生物中,出现最早的是(     
A.爬行类B.鸟类C.鱼类D.两栖类
7.爬行类动物物种最多的地质年代是(     
A.古生代B.元古宙C.中生代D.新生代
8.随着环境变迁,生物在不断演化。新生代时期生物发展阶段进入(     
A.哺乳动物时代B.爬行动物时代C.海生藻类时代D.裸子植物时代
2022-12-09更新 | 26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今秋首波雾霾来袭!2019 年 9 月 23 日零时,山东 13 地市发布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启动Ⅱ级应急响应。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与晴朗天气相比,通常雾霾天气的气温
A.白天低,夜晚高,昼夜温差小
B.白天高,夜晚低,昼夜温差大
C.白天高,夜晚高,昼夜温差小
D.白天低,夜晚低,昼夜温差大
10.雾霾天气使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A.雾霾对①有反射作用
B.雾霾改变了①的波长
C.雾霾削弱了②
D.雾霾吸收③,增强④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人们凝视星空便能实现心中美好的愿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下图四幅图能够正确示意孔明灯点燃时灯内气流状况的是(     
A.B.C.D.
12.依据孔明灯的原理,判断下图中热力环流的正确画法是(     
A.B.C.D.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下左图为某地10月4日—15日气温变化,下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最可能为降水天气的日期是
A.4—5日B.6—8日C.12—13日D.14—15日
14.据图判断,14日昼夜温差大的原因是
A.白天①强,夜晚④弱B.白天②强,夜晚③弱
C.白天②弱,夜晚③弱D.白天②强,夜晚④弱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名校

青海湖形成初期,通过倒淌河与黄河水系相通,后逐渐演变为咸水湖;现平均深度18米。青海湖流域夏季风力最小,表层水温平均为16℃,底层水温平均为9.5℃;秋季风力开始逐渐增大,水温分层现象逐渐消失。下图示意青海湖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青海湖表层与底层水温差异在秋季变小的主要原因是(     
A.湖底释放热量B.阳光透射深度增大C.湖水上下扰动加剧D.表层水体蒸发散热减慢
16.青海湖由淡水湖演变成咸水湖的根本原因是(     
A.入湖径流减少B.湖水蒸发加剧C.入湖盐类物质增多D.外泄河道被阻断
17.冬季,青海湖水体的特点是(     
A.盐度表层高于底层B.水温底层高于表层C.湖水中部比湖岸结冰早D.湖水含氧量增高
2021-06-17更新 | 308次组卷 | 4卷引用:广西防城港市防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被动式节能屋是基于被动式设计而建造的节能建筑物,可以用非常小的能耗将室内气温调节到合适的数值,非常环保。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被动式节能屋冬季"制热"模式及其原理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图示玻璃的主要作用是(     
A.增加太阳辐射B.增加地面辐射
C.阻挡地面辐射D.阻挡大气逆辐射
19."本以正身,惟德温温,如冬之日,如夏之云"。"夏之云"令人舒适是因为(     
A.高层大气的吸收作用B.大气中的杂质减少
C.植物的蒸腾作用D.大气的削弱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