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吉林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题
吉林 高三 阶段练习 2022-12-30 11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发展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密云水库位于北京市密云区城北约15km的燕山丘陵中,面积约为180km²,水库冬季封冻。密云水库周边地形复杂,西、北、东三面环山,地形呈西南向开口的马蹄形,因此受到山谷风和湖陆风的共同影响。下图分别为密云水库周边某年8月16日15时和8月17日02时的温度场(单位:℃)及风场(单位:m/s)图,黑实线为200m等高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密云水库周边气温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①地形②光照③水体④纬度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密云水库南北两侧风力和风向的特点是(     
①白天南侧偏南风大于北侧②白天南侧偏南风小于北侧③夜晚南侧偏北风大于北侧④夜晚南侧偏北风小于北侧
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
3.密云水库湖陆风效应最弱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大理州位于云南省中部偏西,处于云贵高原与横断山脉的结合部,是我国典型的内陆山地城市。山区面积占大理州面积的93.4%,坝区(平坦的耕地)面积仅占6.6%。大理州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实施“城镇上山”的创新城镇化模式。下图示意大理州城镇化整体发育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图示时段,大理州城镇化发育最协调的时间段是(     
A.1988~1991年B.1991~1997年
C.2000~2006年D.2010~2015年
5.大理州实施“城镇上山”的主要目的是(     
A.开发山区,提高综合城镇化率B.因地制宜,减少占用有限耕地
C.优化城镇格局,完善基础设施D.分散城市职能,改善城市环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022年8月2日,江西吉安市(115°E,27°N)某中学田径队在暑假期间开展体能训练活动。下图为该日某时刻拍摄的该田径队在体育场训练的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该日拍摄图示照片的时间最可能是(     
A.8:00B.10:00C.12:00D.15:00
7.拍摄图示照片时,太阳所在的方位是(     
A.东北方B.西南方C.正南方D.正北方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风化穴是岩石表面因各种风化作用或风蚀作用形成的负地形。新疆东帕米尔高原盖孜河流域中游某村(海拔2600m)附近冰碛平台上分布花岗岩大块漂砾,该村所在的河谷两侧有高山夹持。下图示意该村花岗岩大块漂砾边墙型风化穴的形成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影响盖孜河中游某村花岗岩漂砾分布的地质作用是(     
A.风化作用B.变质作用C.搬运作用D.侵蚀作用
9.盖孜河附近花岗岩漂砾的边墙型风化穴多面向河流的下游或河谷,主要原因是(     
①水汽较多②受山风影响③地势低平④受谷风影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边墙型风化穴形成过程中,由乙到丙,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A.植被类型增多B.人类活动干扰C.地质灾害频繁D.风沙活动持续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科尔沁沙地是中国半干旱地区沙漠化发展的典型地区和沙漠化防治的重点区域。当地通常使用植被来改良土壤。下图示意科尔沁沙地同一土层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随沙漠化程度分布的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土壤有机碳含量最多的是(     
A.表层固定沙地B.深层半固定沙地C.表层疏林草地D.深层半流动沙地
12.同一深度下,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的主要因素是(     
A.温度B.地形C.水源D.植被
13.植被恢复对该地土壤的改良效应主要表现为(     
①促进流沙的堆积②抑制土壤中微生物活动
③增加土壤含水量④促进有机质的转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牛栏山镇和马坡镇位于北京市外边缘顺义区,共有23个行政村,占地面积70.29km2。年平均气温为11.5℃,最低气温为-19.1℃,最高气温达40.5℃,年日照2750小时,无霜期195天左右,年均相对湿度50%,年均降雨量约625mm,全年降水的75%集中在夏季。下图示意牛栏山镇和马坡镇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牛栏山镇和马坡镇农业用地主要为(     
A.水田B.旱地C.绿洲D.湿地
15.近年来,牛栏山镇和马坡镇农业用地面积呈现斑块化,主要原因是(     
A.气候干旱,耕地退化B.退耕还林,保护环境
C.城镇建设,占用农田D.水域扩张,淹没农田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荒漠化治理是关乎国土生态安全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片圈面”防护林体系建设模式,是从片→圈→面,依次种植农田防护林网→大型基干防风防沙林带→封沙育林育草带,构成带、片、网,防、经、用和乔、灌、草相结合的综合防护林体系。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片圈面”防护林体系建设模式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片圈面”防护林体系荒漠化治理模式效果显著,主要原因是(     
A.土地产出率较高,经济效益较好B.立体种养结合,水资源消耗量少
C.片圈面划分明确,防护林种类多D.植被覆盖率高,防风固沙效果好
17.构成“片圈面”防护林体系的植被都具有的特征是(     
A.根系发达B.耐旱C.枝叶茂盛D.速生
18.“片圈面”综合防护林体系发挥的效益主要有(     
①社会效益       ②经济效益       ③生态效益       ④品牌效益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2-12-15更新 | 303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重点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美国是世界上稀土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之一,美国国内报道称其稀土资源储量仅次于中国,但是由于开采成本较高、环境影响较大等因素,未对本国稀土资源进行大量开采。下表示意美国稀土产业链各环节主要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环节上游(开采环节)中游(冶炼分离环节)下游(应用环节)
主要
内容
以开发稀土矿石、稀土精矿、碳酸氧化稀土、磷矿稀土、混合稀土等为主主要将稀土化合物等加工为发光材料、磁性材料、催化材料、激光材料等主要将稀土元素应用于冶金、军事、医疗、电子器件、航空航天、动力电池等领域
合作
国家
从中国进口的原材料满足其80%的需求,与澳大利亚、印度、缅甸等国也有合作主要通过将上游产品运至中国进行分离,少部分运至澳大利亚进行分离通过与日本合作,垄断下游高收益、高附加值的项目
19.美国在上游环节积极寻求多国合作,主要目的是(     
A.增加进口总量B.降低运输费用C.稳定稀土供应D.降低单位价格
20.2019年美国实施由澳大利亚稀土企业在美国设立稀土冶炼分离企业,主要是由于澳大利亚企业具有(     
A.充足的资源B.广阔的市场C.成熟的技术D.廉价的能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南洋”一词是明、清时期我国对东南亚一带的称呼。近年来,我国很多企业在东南亚国家投资,掀起了新一轮“下南洋”的热潮。下图为我国企业在东南亚部分国家投资项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东南亚国家吸引我国企业“下南洋”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发达,工业原料丰富B.水陆交通便捷,运输成本较低
C.城市密集,消费市场广阔D.部分国家土地、劳动力成本低
22.我国企业大量转移到东南亚国家,对东南亚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①促进产业结构调整②改善当地环境质量
③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④引进高端技术人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名校
2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甲湖是河北省南部丘陵地区某河流上的一个河道湖,由于该河在此河段南北拓展,因此河面南北宽阔,水深十几米,形成河道吞吐湖,该河是下游农业区的灌溉水源。由于该河和甲湖水源充足,多个村落布局在河道及其河道湖沿岸。甲湖与周围滨湖地区之间形成的湖陆风风向日变化非常显著,其对湖岸地区的微气候起到了一定的调节作用。图为甲湖轮廓及位置图。



(1)指出夏季时学校广场上红旗飘扬的日变化方向,并分析成因。
(2)每年东望村、西望村都会出现“日光一线穿两村,两村两街串太阳”的奇观,请说明此奇观出现的时间及其原因。
(3)说明甲湖吞吐量的季节变化特征。
综合题 | 较难(0.4)
2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廷安地区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延安市志开——安塞——甘泉一带,分布面积达3700km,主要浯沟谷出露,发育的丹霞地貌类型有负地貌沟谷型、弧峰型、石崖(壁)天生桥、石蘑菇等五种类型,以“沟谷型”丹霞地貌为主。中生代鄂尔多斯盆地从早期受印支运动影响过渡到晚期受燕山运动影响,古气候从早期的过干旱(晚三叠世)→温暖潮涩(中侏罗世早期)→晚期的干旱(中侏罗世晚期后)尤其中侏罗世后至新构造运动前古气候持续干旱,氧化作用发育,在早白垩世发育一套红层沉积,构成了延安地区丹霞地貌的物质基础。下图为延安地区丹霞地貌分布图



(1)说明延安丹霞地貌类型种类多的原因。
(2)指出延安丹霞地貌多负地貌沟谷麈发育的有利条件。
(3)分析延安丹霞地貌区岩层的主要特征。
2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太湖流域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缘,地跨江苏、浙江、上海三省(市),是承载长三角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水源地。在20世纪末流域水问题凸显的情况下,2002年正式开始“引江济太”调水试验。如今,“引江济太”工程进入延伸升华阶段,太湖水质持续改善,美丽幸福太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下图示意“引江济太”工程。



(1)分析“引江济太”工程一年中可能需要从长江大量引水的时间段及原因。
(2)简述“引江济太”工程对太湖流域带来的有利影响。
(3)试分析在应对台风灾害过程中,“引江济太”工程发挥的主要作用。
2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江武汉一安庆段(简称武安段)是《水运“十三五”发展规划》中重点规划河段之一,是连接长江中下游航运的核心枢纽。该河段多为分汊河道,浅险碍航的滩段较多,水深相对于下游较浅,航运条件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近年来,该河段开展了沉排、抛石及疏浚等十余项航道整治工程。下图示意武安段航道整治工程位置。



(1)指出长江武安段承担的主要功能。
(2)分析图示航道整治工程可能对该河段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3)为减轻武安段航道整治工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请提出合理的措施。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发展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9
综合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自然地理
2
人文地理
3
区域发展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30.4热力环流的应用  近地面风与高空风的风向判断  气温及影响因素单题
4-50.65城镇化概念及意义  城镇化问题的形成、表现、措施题组
6-70.65区时的确定、计算  太阳方位变化单题
8-100.65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影响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题组
11-130.65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土壤的组成  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题组
14-150.8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城镇化问题的形成、表现、措施题组
16-180.6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题组
19-200.85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工业发展方向及措施题组
21-220.65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题组
二、综合题
230.65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热力环流的成因、原理  热力环流的应用  陆地水体之间的水源补给关系
240.4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影响  矿物与三大类岩石
250.65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气旋(低压)  陆地水体之间的水源补给关系  河流和湖泊的水系、水文特征
260.4湿地及其功能  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