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3届高考地理总复习每日拔高练 第21练之湿地
全国 高三 专题练习 2023-01-11 10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区域发展、自然地理、世界地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某国湿地约占国土面积的25%,湖泊众多,素有“千湖之国”之称。读该国区域图,完成下列小题。

1.据图分析,该国湿地众多的主要成因有(   )
①气候寒冷,地下水水位低;②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③内力作用形成众多湖泊;④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该国湿地的生态价值主要体现在(       )
①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②涵养水源,保持水土;③保护生物多样性;④调节局地气候,净化天然水体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中新世为地质年代新近纪的第一个时期,开始于2300万年前到533万年前。如图是中新世初期非洲主要湖泊的可能范围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如今刚果湖已经成为刚果盆地的一部分,由此推测刚果盆地的主要成因最可能是(     
A.气候变化,湖水蒸发B.地壳上升,河流切穿盆地西缘
C.地壳下沉,海水侵入D.人类活动,大量引水灌溉
4.卡拉哈里湖如今已经演变成细长的沼泽带。下列有关该沼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沼泽面积季节变化不大B.冬季有结冰期C.7月沼泽面积最大D.1月沼泽面积最大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湿地被称为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物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下表为大连地区湿地面积统计,下图为大连湿地景观破碎度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湿地类型面积/km2变化量/km2变化率/%
2000年2006年
水田351.75246.57﹣105.18﹣42.66
湖库水体与池塘125.82175.1849.3639.23
河流98.99106.227.237.30
盐场及养殖场636.82691.5454.728.60
沼泽湿地156.92138.62﹣18.3﹣11.66
海岸湿地645.14574.33﹣70.81﹣10.98
海洋湿地1994.171979.53﹣14.64﹣0.73
总计4009.613911.99﹣97.62﹣2.43

5.下列关于大连湿地变化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田面积减少最多是是因为市场需求量减少
B.海岸湿地面积减少导致滨海地区生物多样性下降
C.沼泽湿地面积增加使大连地区降水增加
D.盐场及养殖场增加导致大连地区第一产业比重上升
6.关于湿地景观破碎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湖库水体与池塘破碎度高,因其空间分布分散
B.因人类保护,沼泽湿地破碎度有所上升
C.因种植户增加,水田破碎度大幅度增加
D.海洋湿地所占面积最小且变化幅度最小
2023-01-10更新 | 12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届高考地理总复习每日拔高练 第21练之湿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湿地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称为“地球之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7.导致长江流域湿地萎缩的原因主要是       (       )
A.围湖造田B.过度养殖C.气候变暖D.环境污染
8.湿地萎缩将导致洪涝灾害加剧,其形成机制是       (       )
A.蓄洪能力下降B.异常气候增多C.水生植物减少D.流域面积减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玛曲湿地位于甘肃甘南西南部、青藏高原东端,是青藏高原上最大的高寒沼泽湿地,黄河流经此处,被誉为“黄河蓄水池”。近年来,由于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玛曲湿地大面积干涸和萎缩,湿地功能退化,制约了牧区的经济发展,直接威胁黄河流域的生态安全。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9.玛曲湿地形成的原因是(     
①地势周高中低,排水不畅②地下冻土阻碍地表水下渗③地处高纬地区,蒸发微弱④河道弯曲,支流、湖泊众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0.玛曲湿地萎缩破坏,造成的影响是(     
①涵养水源能力下降②加快水体净化的速度③生物多样性锐减④调节气候的能力下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名校

国务院已正式批复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自然资源丰富,具有发展蓝色经济得天独厚的优势。回答下列各题。

11.黄河三角洲的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土地资源B.海洋生物资源C.淡水资源D.油气资源
12.下列保护和利用黄河三角洲的荒地和滩涂资源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大规模开垦沿海滩涂,扩大耕地面积
B.发展生态旅游业
C.适度发展养殖业,有序发展原盐业
D.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容易(0.94)
13.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长江源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幅员辽阔、水系纵横,可划分为北源楚玛尔河水系、正源沱沱河水系、南源当曲水系以及干流通天河水系。除了湿地、沼泽、湖泊外,在曲麻菜县的上游河段辫状河道十分明显,辫状河道之畔有一片规模庞大的沙丘地带。


(1)描述长江源区的气温特征。
(2)分析长江源区沼泽湿地广布的形成原因。
(3)说明辫状河道之畔庞大沙丘的形成过程。
2023-01-10更新 | 291次组卷 | 8卷引用:2023届高考地理总复习每日拔高练 第21练之湿地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区域发展、自然地理、世界地理

试卷题型(共 7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6
综合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区域发展
2
自然地理
3
世界地理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20.65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湿地及其功能单题
3-40.65内力作用  世界的河流和湖泊  非洲的自然地理环境题组
5-60.65区域发展阶段及特征  湿地及其功能  湿地破坏的主要原因  湿地保护和开发的措施题组
7-80.65湿地及其功能  洞庭湖区湿地的保护  湿地破坏的主要原因单题
9-100.65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湿地及其功能单题
11-120.85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自然资源及其分类题组
二、综合题
130.94河流堆积地貌  湿地及其功能  风成地貌  气温及影响因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