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菏泽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山东 高一 期末 2023-02-19 24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自然地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某日,菏泽夜空上演“金星合月”天象(下图),金星和月球演绎“星空私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日可能是我国农历的(     
A.初三B.初十C.十五D.二十二
2.“金星合月”天象中的天体分别属于(     
A.恒星、行星B.行星、行星C.行星、卫星D.恒星、卫星
3.金星和月球是夜空中最亮的两颗星体,主要原因是(     
A.自身能发光B.反射太阳光C.距离太阳近D.距离地球近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天文学上的“宜居带”是指恒星周围适宜生物繁衍的宇宙空间。2022年12月20日,天文学家在恒星GJ1002周围,新发现一颗行星GJ1002b恰好位于“宜居带”内。它的质量很接近地球,与恒星GJ1002的距离远小于日地距离,公转周期为10.3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与GJ1002b和GJ1002组成的天体系统级别相同的是(     
A.银河系B.河外星系C.太阳系D.地月系
5.GJ1002b位于“宜居带”的最可能原因是(     
A.恒星GJ1002温度较低B.行星GJ1002b质量适中
C.恒星GJ1002体积较大D.行星GJ1002b公转较快
单选题-题组 | 容易(0.94)

鹦鹉螺化石是玉石市场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化石类商品。据考证,鹦鹉螺为海洋无脊椎动物,繁盛于4.6亿年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推测鹦鹉螺最为繁盛的地质年代是(     
A.早古生代B.晚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
7.下列生物出现时期早于鹦鹉螺的是(     
A.裸子植物B.蓝细菌C.两栖动物D.爬行动物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2022年1月14日,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海底火山剧烈喷发并引发5.8级地震。本次火山喷发形成巨大的烟云团(下图),可能引发“火山冬天”(即大气温度异常降低的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汤加火山喷发的岩浆源自(     
A.地壳B.地幔C.地核D.岩石圈
9.本次地震,北京某地震监测站监测到的地震波种类为(     
A.1种B.2种C.3种D.4种
10.火山喷发可能引发“火山冬天”是因为烟云团(     
A.反射太阳辐射B.吸收太阳辐射C.反射地面辐射D.增强大气辐射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中国机长》,为观众呈现了一系列惊魂场面,尤其是飞机穿过黑压压的积雨云层时的画面(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积雨云层位于(     
A.电离层B.平流层C.对流层D.高层大气
12.影片中飞机在穿过积雨云层时乘客感到剧烈颠簸,是因为(     
A.大气水平运动显著B.大气处于电离状态
C.大气对流运动强烈D.云层反射太阳辐射
13.和近地面相比,积雨云层气温较低是由于(     
A.吸收太阳辐射少B.吸收地面辐射少
C.反射太阳辐射多D.反射地面辐射多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气象卫星搭载的微波成像仪可全天候、全天时精准探测大气状况,为气象部门提供服务。2021年2月,菏泽市出现了罕见的暖潮(冬季异常温暖的天气现象)。下表示意该年度2月18日至22日菏泽市的天气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日期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天气风向风力
2月18日10℃2℃多云东北风3〜4级
2月19日22℃6℃西南风3〜4级
2月20日24℃11℃西南风3〜4级
2月21日27℃8℃西南风3〜4级
2月22日12℃3℃多云〜阴东北风3〜4级
14.气象卫星探测大气状况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ISB.GPSC.BDSD.RS
15.菏泽市本次暖潮开始于(     
A.18日B.19日C.21日D.22日
16.暖潮期间夜间,菏泽市(     
A.太阳辐射较强B.地面辐射较弱C.大气散射较强D.大气逆辐射较弱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城市热岛效应,指的是城区比郊区温度高的现象。宁夏银川市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其城市热岛效应表现出非典型特征。下图示意7月份银川城区和郊区的地表平均温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银川的热岛效应表现为(     
A.夜间较强B.白天夜间均较强C.白天较强D.白天夜间均较弱
18.银川白天郊区温度高于城区的原因可能是(     
A.郊区农业发达B.城区工业发达C.郊区植被稀疏D.城区绿地较少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万峰林(下图)位于贵州兴义市,绵延200多公里,层峦叠障,逶迤连绵,被誉为“天下奇观”,其名源自徐霞客的诗句“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处峰成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万峰林所属地貌类型是(     
A.海岸地貌B.河流地貌C.风沙地貌D.喀斯特地貌
20.塑造万峰林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冰川侵蚀B.流水侵蚀C.风力侵蚀D.海浪侵蚀
21.万峰林地区(     
①夏季高温多雨②石灰岩广布③紫色土发育④地表水丰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每至暮秋,银杏树便“尽换黄金甲”,当秋风袭来,遍地“碎金”,如梦如幻,美不胜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遍地“碎金”反映银杏树是为了适应(     
A.夏季温和B.冬季寒冷C.终年多雨D.干湿季分明
23.关于银杏树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有茎花现象B.叶片为革质C.茎叶覆盖绒毛D.叶片较宽阔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土壤容重是指一定体积的土壤(包括土粒及粒间的空隙)烘干后的重量与同体积水重的比值,它与土壤水分、压实状况、有机质含量等有关。内蒙古荒漠草原部分地区试点了围封禁牧,土壤的理化性质(下表)改善明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指标自由放牧围封3年围封5年
土壤容重(g/cm31.371.301.22
含水量(%)17.7418.5019.20
有机碳(g/kg)12.5813.8014.51
24.围封禁牧使土壤容重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A.土壤侵蚀减轻B.枯枝落叶增加C.牲畜踩踏减少D.植物蒸腾减少
25.为有效降低内蒙古荒漠草原地区的土壤容重,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A.人工种草B.大水漫灌C.秸秆还田D.深耕土地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亚得里亚海是地中海的一个海湾(下左图),乙海域的海水盐度明显低于甲海域。M、N是性质不同的洋流,其流速受海岸形状和岛屿分布影响明显,M洋流在乙海域流速较甲海域慢。下右图示意甲、乙两海域的气候资料。



(1)相对于甲海域,分析乙海域海水盐度较低的原因。
(2)判断M洋流的性质,并说明理由。
(3)分析乙海域洋流流速较甲海域慢的原因。
综合题 | 适中(0.65)
27. 阅读实验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实验名称:下渗影响因素的探究实验

(二)实验目的:①探究不同地表性质下,下渗量和下渗速度的差异

②理解下渗的影响因素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③提升地理实践力,树立人地协调观

(三)实验器材:量杯、水桶、计时器、洒水器、自制教具。其中自制教具为长方形透明容器,其底层放入相同的土壤,表层5~10厘米分别铺设水泥、砾石、杂草、沙子和与底层相同的土壤,以此来模拟五种不同性质的地表状态(下图)。


(四)实验过程:设定降水量为500毫升,观察不同性质地表状态下,底部开始出水时间和30秒后底部出水量。


(1)实验过程一:观察:在平地状态下(下图),降水在沙质地面和水泥硬化地面的下渗差异。

结论:相对于沙质地面,水泥硬化地面____(有或不)利于下渗。
迁移:运用水循环原理解释2018年台风“山竹”造成广州城区严重内涝的原因____
(2)实验过程二:观察:在平地状态下,降水在砾石地面和裸地地面的下渗差异。
结论:相对于裸地地面,砾石地面____(有或不)利于下渗。迁移:宁夏中部气候干旱,人们在土壤表层铺设10-15厘米的砂石覆盖层(下图)发展农作物种植,作物长势较好。运用水循环原理分析其原因____

(3)实验过程三:观察:在坡地状态下(下图),降水在草地地面和裸地地面的下渗差异。

结论:相对于裸地地面,草地地面____(有或不)利于下渗。
迁移:黄土高原地区为了有效抑制水土流失,多采用植树种草的方式。运用水循环原理说明其原因____
综合题 | 适中(0.65)
2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乐山市地处四川盆地向西南山地过渡地带,位于岷江、青龙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2020年8月17日20时至18日7时,青龙江等流域普降大到暴雨,乐山市出现特大洪水,中心城区多个区域严重内涝,乐山大佛被洪水漫过脚趾(下图)。乐山市积极应对,提前转移河心洲坝、沿江低洼地带、山洪灾害危险区、城市内涝区域群众6.3万人。



(1)指出青龙江等流域普降大到暴雨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
(2)分析乐山市出现特大洪水的自然原因。
(3)乐山市遭遇特大洪水,人员伤亡却极少。依据材料,说出当地政府针对此次灾害采取的应急措施。
2023-02-11更新 | 212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2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藏米林县年降水量约640mm,集中在6—9月,冬春季多大风。该县的雅鲁藏布江沿岸发育众多沙丘,卧龙大沙丘(下图)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其形成与雅鲁藏布江水位变化关系密切,沙源主要来源于7—9月,沙丘主要形成于12—2月。为了扼制沙丘扩张,当地沿江边修筑了一条长300m,高1.6m的挡沙墙。



(1)指出卧龙大沙丘的沙源地,并说明沙源的形成过程。
(2)推测米林县冬春季节的主导风向,并分析卧龙大沙丘的形成过程。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自然地理

试卷题型(共 14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0
综合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30.65天体  月相题组
4-50.85存在生命的行星  天体  天体系统题组
6-70.94地层与演化  地层与地质年代  生物演化规律题组
8-100.65地震波分类及其传播特征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各层主要特征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题组
11-130.65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的垂直分层题组
14-160.65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锋与天气  遥感(RS)题组
17-180.65热力环流的应用题组
19-210.65喀斯特地貌题组
22-230.65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自然带  影响植被的因素题组
24-250.65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  土壤的功能与养护题组
二、综合题
260.65洋流及其分类  海水的盐度
270.65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280.65洪灾及其成因  地质灾害  防灾减灾手段
290.4河流堆积地貌  风成地貌  河流和湖泊的水系、水文特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