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南省商开大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河南 高一 期末 2023-02-25 101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自然地理、人文地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中国地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左图为北半球各纬度的全年和夏半年、冬半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示意图,右图为我国行政区划简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据图可知,夏半年我国太阳辐射量最高的省份最可能有(     
①云南②江苏③河南④广东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影响太阳辐射量大小的因素除纬度外,还包括(     
A.地区面积B.海拔高度
C.人口密度D.盛行风向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名校

巴林杰陨石坑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直径约1240米,平均深度达180米,发现于1891年,据推测形成时间距今约5万年。形成该陨石坑的陨石在撞击爆炸过程中直接融化,并在陨石坑周围散落了大量的镍、铁等金属碎片。右图为巴林杰陨石坑景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巴林杰陨石坑形成时期(     
A.恐龙开始灭绝B.蕨类植物繁盛
C.气候持续稳定D.人类活动活跃
4.与此次陨石物质组成最相似的地球圈层是(     
A.地壳B.地幔C.地核D.软流层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地面温度指的是裸地的温度,草温指的是离地面6厘米处的草层的温度,气温是指离地面1.5米百叶箱中的空气温度。下图为西藏地区多年各月平均草温、平均气温和平均地面温度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5.影响西藏地区多年各月平均气温的主要因素是(     
A.海拔B.太阳辐射C.光照D.降水
6.西藏地区冬季平均草温和平均地面温度的平均值与平均气温的关系最可能是(     
A.平均值大于月平均气温B.平均值小于月平均气温
C.平均值等于月平均气温D.无法判断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雾是指在接近地球表面、大气中悬浮的由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南美洲阿里卡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但受沿岸洋流影响,当地一年中有200多天被大雾笼罩。为了获取淡水资源,当地居民制作“捕雾网”收集淡水资源,当雾穿过“捕雾网”时,雾里的潮湿水汽在细小的网眼里凝结成了水滴,积攒的水通过大网下方的水槽和输水管流到一个蓄水桶里。下图分别为阿里卡地理位置和“捕雾网”景观图片。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7.造成阿里卡多大雾的洋流的性质和流向分别为(     
A.寒流自南向北流B.寒流自北向南流
C.暖流自南向北流D.暖流自北向南流
8.当地设置“捕雾网”主要改善的水循环环节是(     
A.水汽输送B.降水C.下渗D.径流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短命植物又称短营养期植物,大多数种类林高在30厘米以下,多为浅根系,生长发育节律快,能快速生长,但生长周期短,大多都在2个月左右。下图是某短命植物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9.短命植物(     
A.多为草本B.均为灌木C.植株粗壮D.无需开花
10.短命植物多出现的地区(     
A.气候酷寒B.多大风C.气候干旱D.多洪水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犁底层又称亚表土层,主要是常年耕作经常受到犁的挤压和降水时黏粒随水沉积所形成的,是一种质地紧实的土层。下图为某地耕作土壤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1.在我国西北地区犁底层较浅的耕地地区往往(     
A.表层土壤流失严重B.表层土壤多黏重
C.耕作层更厚D.缺少淋溶层
12.犁底层对水稻种植具有积极意义,其主要表现在(     
A.加速腐殖质积累B.保持土壤温度
C.提高土壤透气性D.农田内易蓄水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3.图中甲地地形部位为(     
A.山脊B.鞍部C.山谷D.山峰
14.a镇至b镇的公路沿线多发的自然灾害是(     
A.地震B.台风C.泥石流D.地面塌陷
15.图示河段有利于沙洲形成的自然条件有(     
①下游河道窄②泥沙含量大③河道落差小①沿岸植被密度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下图为某城市多年平均气温增幅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该城市多年平均气温变化受城市扩张方向影响大。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指出该城市发展速度最快的方向,并说明原因。
(2)若只考虑气压对风速的影响,比较图中N、M、P、O四点风速大小,并分析原因。
(3)分析该城市多年平均气温不断升高的主要原因及应对措施。
综合题 | 适中(0.65)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海水中两种性质不同的水体在相互接触时,如果性质相差较大,就会在接触面形成一个狭窄的过渡带,被称为海洋锋。我国近海海域海水性质差异较明显,海洋锋分布广。下图分别为我国近海冬季海洋锋和渔场分布示意图。



(1)说出我国冬季近海海洋锋与渔场的空间分布关系,并简析其原因。
(2)指出影响我国冬季近海海洋锋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并说明理由。
(3)简述海洋锋对人类活动的不利影响。
综合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冰川,是指极地或高山地区地表上多年存在并具有沿地面运动状态的天然冰体。全球冰川面积达1600多万平方千米,约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11%,陆地冰川面积的变化与海平面的升降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下图为a、b、c三次冰期我国南部沿海某地的海岸线位置变化示意图,其中P点海岸线变化较小。

(1)指出a、b、c三次冰期中气温最高的时期,并说明理由。
(2)推测P点最可能的海岸地貌类型及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
(3)若不考虑海平面升降影响,推测P点海岸线未来进退趋势和原因。
综合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3年春节期间,寒湖蓝色预警持续鸣响,我国多地迎来入冬以来最冷一天,部分地区出现极寒天气。1月22日,黑龙江省漠河市阿木尔镇劲涛气象站实测最低温度-53℃,刷新我国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最低气温。下图为1951~2020年我国各月累计寒潮发生次数统计示意图。

(1)说明1951~2020年我国各月累计寒潮发生次数的特点。
(2)简述春季寒潮频发对黑龙江省农业的不利影响,并指出为抵御寒潮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3)我国北方寒潮多发月份常伴有沙尘天气,试说明其原因。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自然地理、人文地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中国地理

试卷题型(共 11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7
综合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自然地理
2
人文地理
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4
中国地理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20.65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题组
3-40.85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生物演化规律  地球环境演化与矿产形成题组
5-60.65大气的受热过程  气温及影响因素题组
7-80.85水循环的类型及其主要环节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题组
9-100.85植被类型  影响植被的因素题组
11-120.65土壤的结构  土壤的功能与养护题组
13-150.65河流堆积地貌  等高线地形图中地貌的观察与判断  泥石流、滑坡题组
二、综合题
160.65热力环流的应用  水平气压梯度力与风的形成  城镇化问题的形成、表现、措施
170.65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海水的盐度  海水的密度  海洋资源及利用
180.65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海岸地貌
190.65中国的自然灾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