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河南 高二 期末 2023-02-28 2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选修地理、自然地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近年来我国赴南极旅游人数快速增长,2017 年接近 5300 人次,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南极旅游第二大客源国。2018 年 12 月王先生和几位朋友参加了极至旅行社组织的“极至南极南美经典之旅”旅游活动,拍了很多企鹅的照片。

1.极至旅行社属于(       )
A.旅游主体B.旅游客体C.旅游媒介D.旅游资源
2.2017 年我国有 5 千多人到南极旅游,反映了 (        )
A.旅游主体大众化B.旅游形式多样化
C.旅游空间扩大化D.旅游目的娱乐化
3.对众多游客而言,南极旅游资源的非凡性体现在其独特的(        )
①冰原景观        ②野生动物景观        ③科研景观        ④气候景观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赴南极旅游人数的增多会直接 (        )
A.导致冰川融化B.污染当地环境
C.影响科学研究D.危机企鹅生存
2020-04-21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5. “自驾”旅游,彰显个性、时尚的旅游方式,自由、随意的旅行安排,近几年来在长三角地区日益盛行。“自驾游”在我国长三角地区迅速兴起的原因是(   )
A.经济收入的差别不断增大
B.旅游业中介服务机构日渐衰落
C.经济和交通的发展及休闲时间增多
D.新的旅游景点不断增多
2012-05-16更新 | 308次组卷 | 3卷引用:2011-2012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乡村旅游资源是以自然环境为基础、人文因素为主导的人类文化与自然环境紧密结合的文化景观,是由自然环境、物质和非物质要素共同组成的和谐的乡村地域复合体。具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型、广泛性、多样性、地域性、系统性、季节性、民族性、时代性、保护性等特点。乡村旅游资源可划分为农业景观、聚落景观和民俗文化景观等类型。

6.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最根本的限制条件有(        
①基础设施落后        
②劳动力不足        
③交通不便        
④接待能力差        
⑤政策不到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④
7.发展乡村旅游给当地带来的有利影响有(        
①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发展        
②促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③促进城乡文化交流        
④改善农村基础设施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20-04-21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名校

卧佛头北脚南,头部的眼睛、眉毛、鼻子、嘴巴、下巴清晰可见。每年都有几天,在太阳下山时,可见到太阳徐徐从卧佛口中落下,形成“卧佛含丹”的地理奇观。该地主管部门将每年的10月3日定为“卧佛含丹”节。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8.游客若想看“卧佛含丹”景观,最佳方位应在该山的(        
A.西南B.东南
C.西北D.东北
9.下列另一时段,也可以观赏到“卧佛含丹”景观的是(        
A.我国植树节前后B.五一劳动节
C.我国教师节前后D.元旦前后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0. 山东沂水地下溶洞号称“江北第一地下大峡谷”,近几年来以北方独特的溶洞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对沂水地下溶洞的观赏要想获得好的效果应 (        
A.在适当的位置俯视B.把握好观赏时机
C.置身其中D.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2020-04-21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读下列三幅漫画,完成下面小题。

11.图示三幅漫画(        
A.说明人类与环境是对立关系B.皆是次生环境问题
C.说明地球已不适合人类生存D.图②行为会使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
12.漫画③所示环境问题重点体现了(        
A.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B.个人行为与大众利益的矛盾
C.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D.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
2020-04-21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3.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非常细小的固体颗粒物,直径多在2.5微米(PM2.5)以下,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现象。PM2.5(也叫细颗粒物)是指大气中粒径小于2.5 微米的颗粒物,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有一定影响。下图是某城市PM2.5检测分布图。


根据图中判断,该地PM2.5的污染源主要有( )
A.工业燃煤 汽车尾气B.工业燃煤 土壤扬尘
C.汽车尾气 工业扬尘D.生活燃煤 汽车尾气
2020-04-21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4.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有一种蓝,叫“APEC 蓝 ”,曾用名“08 奥运蓝”,它属于北京!在亚太经合组织(英语缩写 APEC)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召开期间,在大家的努力下,北京终于一扫雾霾,绽放出蓝色的天空,简称为“APEC 蓝”!“人努力,天帮忙”,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4 年11月10日欢迎晚宴致辞中总结出“APEC 蓝”的成功原因。


“APEC 蓝”形成的“天帮忙”指的可能是( )
A.静风、逆温、气温升高B.大风、降水、地面升温
C.大风、逆温、空气对流旺盛D.静风、降水、气压减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