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内蒙古 高一 阶段练习 2023-03-24 1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自然地理、人文地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2022年10月9日7时43分,中国综合性太阳探测专用卫星“夸父一号”(用遥测遥感的手段观测太阳)一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将利用太阳活动第25周峰年的契机,以“一磁两暴”为科学目标开展观测。“一磁”即太阳磁场,“两暴”即太阳上两类最剧烈的爆发现象——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并为空间天气预报提供数据支持。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夸父一号”卫星监测的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分别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     
A.光球层和色球层B.色球层和光球层C.光球层和日冕层D.色球层和日冕层
2.据专家观测,2019年是太阳活动的极小年,按照太阳活动的一般规律推测,下一个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段为(     
A.2022或2023B.2024或2025C.2028或2029D.2030或2031
3.当太阳活动增强时,给该卫星正常工作带来的影响主要有(     
A.卫星被高能带电粒子流击毁B.卫星被膨胀的太阳吞噬
C.卫星与地面系统的联系中断D.卫星被引发的流星雨袭击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于2020年7月23日在海南文昌成功发射,经过半年多时间,探测器成功进入环火星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并择机开展着陆、巡视有情任务,对火星的大气、土壤磁场、地貌等进行了科学探测,迈出了我国行星探测的第一步。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4.天问一号探测器进入环火轨道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脱离了太阳系B.进入了河外星系
C.成为火星的卫星,组成地月系D.始终在太阳系
5.关于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火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B.火星是距离太阳最远的类地行星
C.火星与地球之间存在小行星带
D.探测发现火星表面有液态水曾经存在的痕迹,说明火星上曾经有生命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名校

2018年2月2日,中加美等国的古生物学家在北京宣布,他们在一枚距今约一亿年的琥珀中发现了一只如蜂鸟般大小的、几乎完整的小鸟,但由于疏忽和自然风化,这个标本沿着冠状面剥蚀,因此被戏称为“煎饼鸟”,白垩纪末期该鸟与恐龙一道完全绝灭。下图为“煎饼鸟”复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煎饼鸟”生存的地质年代和典型植物是(     
A.古生代蕨类植物B.中生代裸子植物C.中生代被子植物D.新生代被子植物
7.“煎饼鸟”生存时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生了地球生命史上最大的物种灭绝事件B.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
C.是主要的成煤期D.地壳运动剧烈,形成了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
2023-02-26更新 | 906次组卷 | 15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七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1年11月5日9时在西藏日喀则市发生4.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海拔约5676米。下图示意青岛——日喀则地形起伏与相应地壳厚度变化对比剖面。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②圈层为(     
A.地幔B.地壳C.地核D.岩石圈
9.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横波经过莫霍界面后速度增加B.地表距莫霍面深度与①圈厚度成正比
C.岩浆主要发源于①圈层D.距海越近,①圈层厚度越薄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随着电影《中国机长》的热映,川航3U8633紧急迫降的事迹呈现在大众面前。飞机从重庆起飞,在接近万米高空,风挡玻璃无预警脱落。机长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技术,成功将飞机迫降在成都,挽救了全机人的生命。完成下面小题。

10.风挡玻璃脱落时,飞机所处大气层的特点是(     
A.气温随着高度增加而递增B.此大气层的层顶高度因纬度而异
C.臭氧吸收紫外线,使大气增温D.有若干电离层
11.在接近万米高空,风挡玻璃无预警脱落后,副机长半身被吸出飞机外,主要原因是(     
A.机舱内温度过低B.机舱外温度过低C.飞机内气压低D.飞机外气压低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某校学生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左边瓶子里装有泥土,右边瓶子里什么都不装),在阳光下放置一段时间后,两个塑料桶中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数值呈现明显差异。天气状况:晴朗,微风,场地:学校操场,气温:22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时间有土瓶空瓶
16:08(开始)30℃30℃
16:17(结束)38℃31℃

12.该实验模拟的是(     
A.热力环流B.大气的水平运动C.大气的受热过程D.水循环过程
13.该试验及结论可以用来解释(     
A.阴坡阳坡热量差异明显B.不同海拔存在气温差异
C.城市热岛环流D.一天中最高气温多出现在当地时间14:00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我国巴丹吉林沙漠年降水量在40~109mm之间,年蒸发量超过1000mm,沙漠东南部有众多起伏较大的沙山,也有许多当地俗称为“海子”的湖泊,成为中国最美的沙漠之一。下图表示8月9日(晴天)某湖表层水温与沙漠气温日变化。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4.根据图中两条线的变化特点可判断(     
A.①线代表沙漠,夜间大气逆辐射强B.①线代表湖泊,气温日较差大
C.②线代表沙漠,白天地面辐射强D.②线代表湖泊,白天升温慢
15.该湖区从沙漠吹向湖泊的风最强约出现在(     
A.0时前后B.7时前后C.12时前后D.17时前后
2023-10-12更新 | 579次组卷 | 14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七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下图是“某区域2022年3月份某日某时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图中甲乙丙丁四地风速最大的是(     
A.甲B.乙C.丙D.丁
17.乙地此时的风向是(     
A.东南风B.偏东风C.西南风D.偏西风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地膜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用的越来越多,地膜也常用来预防霜冻,地膜主要有透光地膜和不透光地膜。读材料,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8.霜冻一般发生在晴朗的夜晚,形成的原因正确的是(     
A.①减小B.②减少
C.③减小D.④减小
19.为减轻霜冻危害,在农业生产中应(     
A.采用不透光地膜,增加③B.采用不透光地膜,增加④
C.采用透光地膜,增加③D.采用透光地膜,增加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