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6年人教版高中测控6.1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地理卷
全国 高二 课后作业 2017-08-16 182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自然地理、人文地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2013年9月21日7时19号超强台风“天兔”位于福建漳浦东南方约570千米的西太平洋洋面上,近中心最大风力16级(55米/秒)。“天兔”以每小时15~20千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并于22日在广东汕尾市沿海登陆,引发了严重的风暴潮和大范围降雨。


据此完成各题。
1.与风暴潮的形成相关的天气系统是(  )
A.冷锋B.暖锋
C.热带气旋D.温带反气旋
2.下列四幅图中,能够表示强台风“天兔”的是(  )
A.   B.   
C.   D.   
2016-11-27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年人教版高中测控6.1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地理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读四个海湾示意图,完成各题。

3.甲海湾风暴潮形成严重灾害的自然原因是(  )
①口大内小的喇叭湾 ②飓风活动频繁 ③西南季风 ④地震活动 ⑤经济水平低,防灾设施落后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③④⑤D.②③④
4.有关四海湾的正确叙述是(  )
A.甲海湾是世界飓风、风暴潮、海啸和洪涝的重灾区
B.乙海湾每年8月18日会形成壮观的天文大潮,湾口分布有渔场和天然气田
C.丙海湾冬季多飓风登陆
D.丁海湾面临该国著名的海上油田和世界著名渔场
2016-11-27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年人教版高中测控6.1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地理卷
单选题-题组 | 容易(0.94)
2013年12月25日,俄罗斯某客船在南极联邦湾附近被浮冰围困,该客船所有乘客于2014年1月2日安全脱险。据此完成各题。
5.南极联邦湾附近的浮冰漂移的主要动力是(  )
A.西北风B.西南风
C.东北风D.东南风
6.下列关于冰山、海冰说法正确的是(  )
A.冰山是淡水冰
B.冰山是咸水冰
C.我国沿海不会出现海冰
D.海冰一般出现在深水区域
2016-11-27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年人教版高中测控6.1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地理卷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1972年,美国海难大片《“海神号”遇险记》上映后,获得了轰动全球的巨大成功。此片描写的是大邮轮“海神号”于新年前夕在北大西洋遭大风浪将船整个翻覆过来,船上大批乘客千方百计逃生的故事。据此完成各题。
7.从成因上看,“海神号”遭遇的自然灾害最可能是( )
A.台风B.风暴潮
C.海啸D.热带气旋
8.“海神号”遭遇的自然灾害还会引发的海洋自然灾害是(  )
A.风暴潮B.海啸
C.洪涝D.热带风暴
2016-11-27更新 | 67次组卷 | 2卷引用:2016年人教版高中测控6.1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地理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9. 海啸常伴地震而发生,出现最多的海域是太平洋。我国地处太平洋西侧,海岸线绵长曲折,但多数地区发生地震海啸的可能性不大,主要因为(  )
①我国海区多是宽广的浅水大陆架 
②外围成串的岛屿形成天然屏障,不利于地震海啸波的传播 
③我国东部沿海不会发生地震 
④我国海区没有海沟构造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③④
2016-03-03更新 | 94次组卷 | 2卷引用:2016年人教版高中测控6.1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地理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10. 下列行为不能减少海啸造成的损失的是(  )
A.利用卫星正确预报
B.加固海堤
C.海啸来临时,去海边游玩
D.建设沿海防护林
2016-03-03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年人教版高中测控6.1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地理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读下面四个岛屿图,完成各题。

   

11.当北极黄河考察站终日斜阳时,①~④中易受台风风暴潮危害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12.①地多温带风暴潮与下面图中的_________有关(  )
A.   B.   C.   D.   
13.图中①~④沿海地区浮冰最多的为(  )
A.①B.②
C.③D.④
14.图中①~④岛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和油气资源均很丰富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2016-11-27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年人教版高中测控6.1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地理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我国已建立了风暴潮信息系统②防波堤、拦河坝和堤坝可以减小热带气旋、风暴潮、海啸等带来的危害和损失③荷兰防潮闸工程有效保障了鹿特丹地区100多万居民免受风暴潮的侵袭
A.①②B.②③C.②D.①②③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风暴潮是一种灾害性的自然现象,通常指热带气旋和温带气旋等强烈天气系统导致海水异常升高,使受其影响海区的潮位大大地超过平常潮位的现象。潮汐是引潮力产生的海水周期性波动现象。海水在太阳和月球的引潮力作用下,表现出垂直方向的潮位升降(涨落)和水平方向的潮流进退。通常发生在白天的称潮,夜间的称汐。
材料二:读下面的甲、乙两图。
   
材料三:见下表。
类型
特点
影响地区
台风(飓风)风暴潮
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
凡有台风(飓风)影响的国家海洋、沿海地区
温带风暴潮
增水过程相对平缓,增水高度较低
中高纬度沿海地区,以欧洲北海沿岸、美国东海岸以及我国北方海区沿岸为主
潮汐
有明显的规律性,农历半个月中出现一次天文大潮(朔、望),一次小潮(上弦、下弦)
沿海地区
(1)简析图中①②两海湾风暴潮的主要类型及风暴潮多发季节的不同。
(2)2013年5月26日(农历四月十七),从国家海洋预报台获悉,受大风和天文大潮共同影响,27日上午乙图地区遭受特大风暴潮袭击,国家海洋预报台将辽东半岛南部沿海风暴潮警报级别升级为橙色。试分析其特别强大的原因。
(3)(多选)有关潮汐和风暴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是一种灾害性的自然现象
B.其发生都有一定的规律性
C.形成的动力都来自大气的运动
D.潮汐和风暴潮对我国的影响较大
E.充分利用潮汐的规律,可以在生产、生活中造福人类
F.凡有暖流经过的地区,都会受到台风风暴潮的影响
(4)为了预防和减轻风暴潮造成的严重损失,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2016-11-27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年人教版高中测控6.1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地理卷
综合题 | 适中(0.65)
17.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处地形区为_________。B、C两地国家分别临__________________(大洋名称)。
(2)B、C两地近海洋流的性质分别为B地_________,C地_________
(3)1960年5月23日,B地所在国家沿海地区发生8.9级大地震,地震波使其西侧海面上形成高达25米高的巨浪,不仅给B国带来严重损失,而且在24小时后,甚至波及日本,给日本造成巨大灾害。此次地震引起的巨大灾害是_________。其形成是由于_________、火山爆发或_________和滑坡等激起的巨浪。
(4)海洋灾害除上述现象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
2016-11-27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年人教版高中测控6.1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地理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自然地理、人文地理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8
综合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自然地理
2
人文地理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20.65气旋(低压)题组
3-40.65海洋资源及利用  风暴潮题组
5-60.94大气环流  三圈环流与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  海洋资源及利用题组
7-80.85自然灾害的概念及分类题组
90.85板块构造  我国的海洋国情和海洋发展战略  海啸和灾难性海浪单题
100.94海啸和灾难性海浪  自然灾害救援与求助单题
11-140.65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气温题组
150.85风暴潮  自然灾害防御措施单题
二、综合题
160.65风暴潮  自然灾害防御措施  潮汐
170.65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内力作用  海啸和灾难性海浪  海冰、赤潮等其它海洋灾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