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湖北 高二 期末 2023-08-04 16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发展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科研人员对我国甘肃某绿洲观测发现,在天气稳定的状态下,会季节性出现绿洲地表温度低于周边沙漠现象。图1、图2分别示意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日地表温度的变化和热力环流。完成下面小题。



1.图2中示意热力环流正确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6时至12时该区域的热力环流强度变化是(     
A.增强B.减弱C.不变D.稳定
3.该区域地面的风向是(     
A.偏东风B.偏南风C.偏西风D.偏北风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下图示意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完成下面小题。


   
4.城市建设导致该地区产生的问题是(     
A.地下水位增高,土壤的盐碱化严重B.蒸发强度增强,地表干燥沙漠化
C.汛期洪峰增大,造成城区洪涝灾害D.下渗数量增多,地表渍水沼泽化
5.造成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A.生活用水量增加B.植被覆盖率降低C.年降水量的加大D.城市的热岛效应
6.针对该问题,有利于该地区环境建设的主要措施是(     
①铺设透水路面②整治疏通河道③实施道路硬化④扩充地下管网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3-08-04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下图示意在地壳运动比较稳定时期,某一河流不同地点流水下蚀与侧蚀关系。完成下面小题。


   
7.常态下,位于最上游的点是(     
A.①B.②C.③D.④
8.②处流水下蚀速度最快的原因最可能是(     
A.岩石坚硬B.流量太大C.落差较大D.地壳抬升
9.该河流流域内有一座国际大城市,这座城市最可能位于(     
A.②B.③C.④D.⑤
2023-08-30更新 | 298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我国古代用青、红、黄、白、黑五色来描述我国五个方位的土壤。下图示意青、红、黄、白、黑五色土壤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0.土壤从青色区到黄色区再到白色区,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变化是(     
A.逐渐增加B.先减后增C.逐渐减少D.先增后减
11.形成上述变化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热量条件的变化B.降水条件的变化C.地形类型的变化D.农业类型的变化
12.相对红色区而言,黑色区具有的特点是(     
A.降水对土壤的淋溶作用强B.气温对土壤的增粘作用强
C.土壤腐殖质的累积作用强D.土壤中微生物分解作用强
2023-08-17更新 | 186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基塘农业是珠江三角洲人民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农业生产方式。当地居民在易发洪患的低洼地方,挖塘养鱼,将挖出的塘泥堆于周围,称为“基堤”,基堤上种植桑树、果树等、与鱼塘结合分别称为桑基鱼塘、果基鱼塘。左图、右图分别示意基塘农业原理和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13.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低洼的地形B.多雨的气候C.生物的多样D.劳动力丰富
14.相比单一种植而言,基塘农业的突出优点是(     
A.能防止洪涝B.能增加收入C.便于机械化D.维护成本低
15.近些年,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面临着严峻挑战,对其威胁最大的是(     
A.生态环境的恶化B.桑基转变为花基C.机械化水平提升D.城市化建设加快
2023-08-04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河口冲积岛是含沙量较多的河流将泥沙搬运到河口,沉积下来形成的。河流在中上游河段流速较快,进入河口后流速减缓。挟带的泥沙就在河口附近沉积,成年累月,越积越多,逐步形成高出水面的河口冲积岛。

我国共有400多个河口冲积岛。长江入海口的崇明岛是一个很大的河口冲积岛。崇明岛的地势低平,围绕岛屿分布着广阔的滩涂。左图示意崇明岛的位置,右图示意长江河口冲积岛的变迁。


      
(1)河口冲积岛是在哪几种外力作用下形成的?
(2)根据资料描述长江河口冲积岛的生消变化过程。
(3)推测崇明岛的形成过程。
综合题 | 较难(0.4)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东南部,地处横断山区。2013年红河哈尼梯田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每年秋收以后到次年春播以前的休耕时节,是这里的旅游旺季。层层水田映照者蓝天白云,宛如一幅幅油画,吸引了无数游客。

一千多年来,生活在这里的哈尼族等民族就开辟了梯田,种植水稻,稻田的灌溉依赖山泉溪流。经长时间摸索,人们发现森林是涵养水源的宝库,必须保证山上的森林面积足够大,水源才能常年不枯,于是民间规定特定范围的森林不得砍伐。

这里处于季风区,年降水量不稳定,季风分配也不均匀,为了缓解用水矛盾,村民修筑了沟渠,连接各家的稻田,每个村都选出一位正直公正,责任心强的人来担任分水官,负责分配每一块田的用水量;各村之间也有分水的约定。尤其在干旱的季节,分水制度更为重要。这种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图1、图2、图3分别示意红河哈尼彝族自治州位置、梯田景观和剖面。

(1)说出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地形和气候特点。
(2)从上述材料中,找出体现红河哈尼梯田以下几个方面地域文化的描述。
○生产活动:○用水、用地制度:○价值观、审美情趣:
(3)简述这些地域文化是否可以在代际之间传承、不同地方传播。
2023-08-03更新 | 17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武汉市第十五中每到上学和放学时,在校门前的武汉交通主干道—武珞路,会出现交通拥堵现象。图1示意武汉市第十五中的交通位置,图2、图3分别示意学校上学和放学时学校门前交通拥堵景观。(材料来源十五中地理教师刘潼主讲“城市交通如何疏堵”公开课。)



(1)分析上学和放学时武汉市第十五中校门前武珞路交通拥堵的原因。
(2)请为该路段疏堵提出建议。
2023-08-04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发展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5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自然地理
2
人文地理
3
区域发展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30.65热力环流的应用  近地面风与高空风的风向判断题组
4-60.65水循环的类型及其主要环节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城镇化问题的形成、表现、措施题组
7-90.65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影响题组
10-120.65土壤的结构  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题组
13-150.65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混合农业  农业发展对区域的影响题组
二、综合题
160.65外力作用  河流堆积地貌
170.4区域发展差异的表现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  地域文化差异及形成的原因  气候的特征、分布规律
180.65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