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防灾减灾-随堂检测
全国 高一 随堂练习 2023-09-09 26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中国地理、自然地理

一、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适中(0.65)
1. 指导方针:“以____为主,____相结合”
2021-08-06更新 | 81次组卷 | 2卷引用:6.3 防灾减灾 挖空题--人教版(2019)必修一高中地理

二、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读下表,回答下列各题。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自然灾害的统计
指标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1993-2002年
灾害数量/次
1110
1987
2742
2935
死亡人数/万人
196
80
79
53.1
受影响人数/万人
7.4
14.5
19.6
25
灾害损失/亿美元
1310
2040
6290
6550

2.表中信息反映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①灾害的强度减小                           
②灾害对人类社会的损害程度增加
③灾害数量增加                                 
④灾害对人类社会的损害程度减小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3.表中因灾死亡人数不断下降,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自然灾害出现的频率降低
B.减灾系统和防灾意识增强
C.人口数量减少
D.灾害强度减小
2016-11-26更新 | 430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八一中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试卷地理试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2020年7月11日晚11时,四川阿坝州小金县春厂坝“北斗智慧云公共监测平台”的人工智能预警广播系统发出了滑坡预警(在地质灾害发生前,当原本固定在某个区域的传感器发生沉降或偏移时,卫星能够感知其运动变化,实现全天候全自动在线监测预警),当地干部群众收到通知后成功组织避险。结合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是村民建议该地可进行的滑坡防范措施,其中不合理的是(     
A.保护坡地植被B.在坡体软弱面修建排水沟
C.修建大型水库D.在滑坡底脚修建抗滑挡墙
5.遇到滑坡灾害,我们应该做的是(     
A.出现滑坡征兆时,立即跑回室内紧闭门窗B.处在滑坡体上时,迅速朝滑坡方向撤离
C.在滑坡停止后,立即回家检查情况D.无法逃离高速滑坡时,抱住身边大树等固定物体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防灾减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既需要政府领导下的全社会行动,也需要广大社会公众的个人参与;既需要高深的灾害科学研究,也需要减灾科学知识的普及。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6.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不包括(     
A.灾害监测,灾害预报B.防灾、抗灾、救灾、灾后重建
C.提高全民防灾减灾的意识D.召开联合国大会
7.下列关于我国防灾减灾主要手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防灾减灾工程的先期性措施是防灾B.灾害预报是减灾准备和各项减灾活动的科学依据
C.灾害监测是灾前为有效减少灾害损失采取的防避措施D.我国已能对自然灾害做出准确预报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发生自然灾害并达到应急响应程度时,应按照国家有关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调动救援物资和人员,尽快稳定社会秩序。读灾中应急行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某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储备的救生类物品主要是救生圈、救生舟、救生衣等。该基地及其附近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A.寒潮B.洪灾C.旱灾D.泥石流
9.影响应急时间的主要因素有(     
①储备基地到灾区的距离②救灾物资的数量③应急交通线的通行能力④救灾人员的数量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某地遭遇暴雨导致部分道路被淹,无法通行,小李一家被困。通过查找资料,小李发现附近5公里范围内有四个应急避难场所,下图为“小李所在区域应急避难场所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以下哪个标识代表小李所查找的应急避难场所(     
A.   B.   
C.   D.   
11.以路程最短路途安全为原则,小李一家避开被淹道路前往的应急避难场所应该是(     
A.市民广场B.第一中学C.奥体中心D.森林公园
2023-08-24更新 | 252次组卷 | 24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名校

2022年1月2日15时02分在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北纬27.79度,东经100.65度)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据此完成以下各题。

12.地震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是(     
A.滑坡B.台风C.潮汐D.寒潮
13.地震发生时,正确的做法是(     
①尽量用棉被、枕头护住头部 ②在空旷地带,要避开高大建筑或桥梁 ③带好贵重物品乘坐电梯逃生 ④在家可躲在坚固的家具旁、墙角或卫生间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4.下列防灾减灾工作中属于灾害救援与救助的是(     
A.开展防灾减灾的教育B.救治伤员,展开心理援助
C.监测灾害,发布预警D.恢复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

三、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5.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图反映的是________救助措施,其救助措施主要包括:一方面是_______,另一方面是________
(2)按图示内容完成下表。

所属救助过程

具体方法

A

_______

_______

B

_______

_______

C

_______

_______

(3)同地震的救助相比,洪水中的救助,主要是在_______进行,其中______更为重要。
2021-12-30更新 | 75次组卷 | 3卷引用:4.2自然灾害的防避(精选练习)-【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地理、自然地理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填空题
1
单选题
6
综合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地理
2
自然地理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填空题
10.65我国防灾减灾措施
二、单选题
2-30.85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我国防灾减灾措施题组
4-50.65泥石流、滑坡题组
6-70.65题组
8-90.85自然灾害救援与求助题组
10-110.65自然灾害救援与求助题组
12-140.85地震、火山  防灾减灾手段  自然灾害救援与求助题组
三、综合题
150.65自救与互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