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4章第1节常见地貌类型1-随堂检测
全国 高一 随堂练习 2023-09-15 16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自然地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2016年9月25日世界最大的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我国贵州省平塘县的喀斯特洼坑中顺利“睁眼”(下图)。“天眼”通过接收宇宙电磁波,探测范围可到达目前人类可知的宇宙边缘,对探索地外文明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射电望远镜选址贵州与下列条件无关的是(     
   
A.石灰岩地貌,保障雨水下渗
B.天然的天坑,工程量较小
C.人烟稀少,无线电干扰较少
D.晴天多,利于观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 喀斯特地貌形成了许多典型的自然景观并由此衍生出灿烂的文化。下左图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自然“梯田”景观——云南白水台的钙华天池。下右图为人造梯田景观——广西龙胜梯田。读图完成下题。
      
云南白水台的钙华天池的形成与哪种外力作用有关(     
A.冰川运动B.风力的侵蚀作用
C.流水的侵蚀作用D.流水的淀积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3. 某校地理小组在湖南省龙山县进行研学,研学途中发现境内万山耸立,山中洞穴众多。其中一处山洞洞内气温终年恒定在12℃左右,洞口②风力强劲,被当地人称之为“风洞”。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A.岩性与气候B.气候与土壤C.土壤与地形D.植被与岩性
2023-09-15更新 | 165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9 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选择题50题)-【一轮题型·必刷卷】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题型突破训练(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4. 下图为云南路南石林喀斯特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题。
   
塑造路南石林的外力作用和岩石类型分别是(     
A.风力侵蚀、岩浆岩B.流水侵蚀、沉积岩
C.流水侵蚀、变质岩D.风力侵蚀、沉积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钱币被称为“国家名片”,人民币则是“中国的名片”。在已经发行的数套人民币中,我国一些著名的风景相继被印在了它们的背面。

图示四个景观中,与流水溶蚀作用密切相关的是(     
A.甲B.乙C.丙D.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6. 如图所示,人民币10元(夔门)在瞿塘峡入口处是长江三峡的西大门,又名“瞿塘关”,在巍峨壮丽的白帝城下,是出入四川盆地的门户。
   
图中景观的形成原因是(     
A.流水堆积B.风力堆积C.流水侵蚀D.风力侵蚀
2023-09-06更新 | 45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地下水被加热并涌出地表时,就会形成热泉。茶洛气热泉群位于川藏交界处的巴塘县,常年云蒸霞蔚、热气飘渺。该地大多数热泉分布于花岗岩体周围。这些花岗岩形成于恐龙繁盛期。下图为当地某处热泉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中热泉景观最可能位于河流的(     
A.上游,河谷呈“V”形B.上游,河谷呈槽形
C.下游,河谷呈“V”形D.下游,河谷呈槽形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8. 牛轭湖又称河迹湖,是由于河流的变迁或改道,曲形河道自行裁弯取直后留下的旧河道形成的湖泊,下图示意牛轭湖的形成过程。导致②阶段虚线处河道最终相连通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流水侵蚀B.流水搬运
C.流水沉积D.地壳下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9. 水位是指自由水面相对于某一基面的高程,水面离河底的距离称水深。水文站记录可以给出水面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下图为某水文站记录图,下列关于该河流在该时间段内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以堆积为主B.以侵蚀为主C.年径流总量在增加D.年径流总量在减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0. 下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O、T1、T2、TB,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     
   
A.持续下降B.持续抬升C.间歇性下降D.间歇性抬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1. 高能洪水特指自然因素作用下流量、流速超常规的洪水。通常在洪水消退期形成大中型河床沉积地貌。下列示意图能正确反映洪水消退时沉积地貌的是(     
A.   B.   C.   D.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青弋江位于皖南黄山北麓,是长江下游最大支流。地质历史时期的构造运动和东亚夏季风强度的阶段性变化促进了青弋江的发育。青弋江发育的地貌演化过程为(     
A.①④②③B.②③④①C.③②①④D.④①③②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3. 下图中为某河流四个不同河段的沉积物颗粒组成图,四个地点中距河流源头最近的地点是(     
A.   B.   C.   D.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1. 10月17日,”2019行走黄河——人民日报大型融媒体报道”在黄河源头正式启动。采访组一路向东,开启为期一个多月的”黄河之行”,看发展、写变化、展成就。读”黄河水系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中,既有凌汛现象又有”地上河”的河段是(     
A.①B.②C.③D.④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5. 流水侵蚀与堆积地貌模拟实验
本活动宜作为课外作业布置,以研究小组的形式开展。进行课堂讨论时,可采用视频、照片等形式反映实验过程,呈现实验现象。
(一)实验用品
可升降水槽(如图2-12所示,A面不光滑),掺杂少量沙子(颗粒粗细不一)的土壤,长嘴水壶,直尺,量角器等。

(二)实验步骤
①在A面铺上一层较厚的土壤,将可升降水槽的倾斜角度a调至20。在斜面A顶端用长嘴水壶缓缓倒水,使水流呈线状,直至B面形成较明显的扇状堆积体为止。记录倒水的起止时间。
②加快在斜面A顶端倒水的速度,倒水时间和其他操作同步骤1。
③将可升降水槽的倾斜角度a调至25°,倒水时间和其他操作同步骤1。
(三)实验记录与分析
(1)完成表格
项目第一次(α=20°)第二次(α=20°)第三次(α=25°)结论分析
A面侵蚀沟深度侵蚀沟宽度侵蚀沟深度侵蚀沟宽度侵蚀沟深度侵蚀沟宽度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面堆积物多少堆积物颗粒分布堆积物多少堆积物颗粒分布堆积物多少堆积物颗粒分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结果应用
根据实验现象,完成相关任务。
(2)说出实验中所观察到的流水侵蚀与堆积地貌,描述各自的地貌特点。
(3)讨论:在实验中,两次改变实验参数的目的是什么?其实验结果在现实中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自然地理

试卷题型(共 15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4
综合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自然地理
1,2,3,4,5,6,7,8,9,10,11,12,13,14,15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喀斯特地貌单题
20.65喀斯特地貌单题
30.65喀斯特地貌单题
40.85喀斯特地貌单题
50.65喀斯特地貌单题
60.85河流侵蚀地貌单题
70.65河流侵蚀地貌单题
80.85河流侵蚀地貌  河流凸岸堆积凹岸侵蚀单题
90.85河流侵蚀地貌单题
100.65河流侵蚀地貌  河流堆积地貌单题
110.65河流堆积地貌单题
120.65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影响  河流侵蚀地貌  河流堆积地貌单题
130.85河流堆积地貌单题
140.65河流侵蚀地貌  河流堆积地貌单题
二、综合题
150.65河流地貌  河流侵蚀地貌  河流堆积地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