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6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文综地理试卷
四川 高三 阶段练习 2016-04-25 839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自然地理、区域发展、人文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选修地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下图是30°N,32°E附近某区域的航拍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耕地和居民区,浅色部分为沙漠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导致该区域景观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气温C.降水D.河流
2.白天耕地和居民区气温低于沙漠区的原因主要是
A.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B.大气逆辐射弱
C.地表蒸发蒸腾消耗热量多D.地面辐射强
3.与我国同纬度东部地区比较,该地区
A.日出日落地方时刻相同B.日出日落方位不同
C.冬季正午太阳高度更小D.夏季白昼时间更长
2016-12-13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文综地理试卷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名校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南坡和北坡人口垂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该山地可能是
A.阴山B.天山C.秦岭D.南岭
5.北坡的人口分布,海拔1500~2000米较1000~1500米地带多,其原因是
A.冲积扇平原地势平坦B.气温高降水多
C.草场广阔畜牧业发达D.矿产资源丰富
2016-11-27更新 | 448次组卷 | 8卷引用:2016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文综地理试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下表为纬度50°附近欧洲和南美西部沿海两地气候资料。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乙地的地带性植被为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B.温带落叶阔叶林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温带草原
7.甲地冬季气温高于乙地,其原因是甲地(        
A.纬度和海拔更低B.太阳高度更大和白昼更长
C.沿岸暖流影响大D.该纬度地带海洋面积更大
8.导致两地年降水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大气环流C.洋流D.海陆位置
单选题-题组 | 容易(0.94)
陆面蒸发是指地面的实际蒸发。下图为陕西省陆面蒸发(单位:mm)分布图。据此完成问题。

9.陕西省陆面蒸发最大的地区在
A.平原地区B.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
C.高原地区D.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10.M的值可能为
A.300B.400C.500D.600
11.北部陆面蒸发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气温低B.地表干旱,水量少
C.距海远,降水少D.植被茂盛,湿度大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非洲西部的几内亚(如图)被称为“西非水塔”,首都科纳克里是西部非洲最大的港口。该国矿产资源丰富,其中铝土矿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三分之一,且品位高,易于开采。我国的炼铝工业占世界的40%,而铝土矿资源仅占世界的3%,近年来,我国企业在几内亚投资发展铝土矿开采和加工工业。

(1)分析几内亚成为“西非水塔”的原因。
(2)简述几内亚发展铝土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3)对投资开发几内亚铝土矿,有人主张将铝土矿运回国内加工生产,也有人建议在当地冶炼,然后运回国内,你同意哪一种意见,并说出理由。
综合题 | 适中(0.64)
名校
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岱海是内蒙古境内的内陆湖泊,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和蒸发量分别为400 mm和1200 mm,有22条河流汇入。流域内为内蒙古人口密集、农牧渔业发达地区。近30年来,岱海面积不断减小,富营养化不断加剧。

(1)说出岱海流域地势特点,并简述判断依据。
(2)根据水循环原理分析岱海面积减小的原因。
(3)分析岱海富营养化不断加剧的原因。
(4)请你为岱海的治理提出可行性措施。
2016-11-27更新 | 236次组卷 | 5卷引用:2016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文综地理试卷
综合题 | 适中(0.64)
14. 旅游地理
德国鲁尔区在转型过程中,利用原有工厂建筑、生产设备等开发出了具有独特观光、休闲等功能的工业遗产旅游产品,吸引了世界各国的众多游客前来游览,并从中了解现代工业化历史和工业文明。下左图为埃森一焦化厂内高55米的双轴提升井架,被称为“鲁尔区之塔”。下右图为杜伊斯堡景观公园中的工业遗迹。

试分析鲁尔区发展工业旅游的有利条件。
综合题 | 适中(0.64)
15. 自然灾害与防治
西南地区是我国干旱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如2009年9月至2010年5月,西南地区遭遇了罕见的持续性特大干旱灾害,尤其是云南、贵州两省农业受灾面积和强度均突破历史极值,灾情为百年一遇。
试分析云南和贵州干旱灾害严重的自然原因。
2016-12-13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文综地理试卷
综合题 | 适中(0.64)
16. 环境保护
页岩气是以游离或吸附状态分布于页岩层或泥岩层中的非常规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其温室效应远大于二氧化碳)。目前页岩气开采的主要方法是钻井后将大量含有支撑荆(主要成分为沙、盐酸、苯等,主要起支撑裂口的作用)的高压水注入到地下页岩层内,使页岩破碎并释放出岩石中的天然气。
试简述开发页岩气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自然地理、区域发展、人文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选修地理

试卷题型(共 9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4
综合题
5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自然地理
2
区域发展
3
人文地理
4
世界地理
5
中国地理
6
选修地理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30.6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大气的受热过程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海啸和灾难性海浪题组
4-50.85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题组
6-80.65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易混气候类型比较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题组
9-110.94陆地水体之间的水源补给关系  水循环的意义题组
二、综合题
120.65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地理环境  降水  工业发展方向及措施
130.64陆地水体之间的水源补给关系  水循环的意义
140.64
150.64中国的自然灾害
160.64环境污染与防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