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3年学业水平合格考试三年分类汇编(知识清单)——专题十一环境与发展0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全国 高一 学业考试 2023-10-16 1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人文地理、选修地理、自然地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垦荒是指对未被利用的荒地进行垦殖,使之转变为农田的过程。垦荒的过程必然会改变原有的生态环境,因此垦荒需要环境和耕地建立新的生态平衡,统筹考虑。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垦荒引起的后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生态破坏、环境恶化的人为原因是(     
A.粮食缺口过大B.过度垦荒C.植被减少D.自然灾害频发
2.为避免生态失衡,垦荒过程中宜(     
①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
②科学监控湿地资源
③缓坡地垦荒应加大化肥施用量
④草场开垦应建设水土保持工程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1952年12月5—8日,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大量生产和生活排放的废气在伦敦上空形成厚达百米的浓雾,总悬浮颗粒物与二氧化硫平均含量剧增,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伦敦烟雾事件。在烟雾持续的4天时间里有4000多人丧生,两个月后又有8000多人陆续死亡。烟雾事件导致当时英国社会经济秩序混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发生伦敦烟雾事件时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A.低温、湿度小的晴天,且风速不大B.低温、湿度大的阴天,且风速很小
C.高温、湿度小的晴天,且风速很大D.高温、湿度大的阴天,且风速不大
4.为防止类似伦敦烟雾事件等突发大气污染事件的发生,下列措施合理是(     
①大面积植树造林
②全面禁止烧煤
③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④工业废气达标排放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土地利用变化是引起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对大气中CO2含量增加的贡献仅次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太行山淇河流域位于华北平原与太行山南段的过渡地带,地形起伏较大,地貌类型多样,景观类型丰富。某科研团队以2015年淇河流域土地利用数据和2005~2015年土地利用转移概率为基础,预测绘制了2015~2025年淇河流域不同情景下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不同情境下,2015~2025年地利用变化趋势最相似的是(     
A.林地和耕地B.耕地和建设用地C.林地和草地D.草地和水域
6.研究发现2005~2015年淇河流域碳储量减少,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①上游林地退化
②流域湿地增加
③耕地面积增加
④建设用地扩张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7.在生态保护情景下,2015~2025年淇河流域(     
A.耕地主要转化为林地和草地B.耕地和草地主要转化为林地
C.建设用地面积大幅度减少D.未利用土地得到有效开发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2021年1月1日,我国《关于全面禁止进口固体废物有关事项的公告》正式施行,明确禁止以任何方式进口固体废物,禁止境外的固体废物进境倾倒、堆放、处置。下图为我国2015~2020年固体废物进口量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数据表明,近年来我国进口废物(     
A.经大洋环流扩散B.受全球化影响减弱C.数量上逐年增多D.减少速度先慢后快
9.为了防范固体废物跨境转入,目前我国应(     
①禁止境外输入②加强对源头监测③加强国际合作④加强无害化处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人文地理、选修地理、自然地理

试卷题型(共 4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人文地理
2
选修地理
3
自然地理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20.65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题组
3-40.65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旧选修)  大气的组成题组
5-70.65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与功能分区  生态环境保护  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旧选修)题组
8-90.65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旧选修)题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