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辽宁 高一 期中 2023-11-22 88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自然地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天空中的行星围绕太阳沿相同的方向自西向东运动,天文学家称其为“顺行”。在特定时间段内,行星会开始“向后”移动,这种运动称为“逆行”。“逆行”是由行星的公转轨道和公转速度差异引起的视错觉,类似于“超车”现象。下图示意太阳系部分行星轨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时间,地球上最易观察到火星出现“逆行”的位置是(     
A.aB.bC.cD.d
2.当金星出现“逆行”时,很难被观察到的原因是(     
A.金星公转方向与地球相反B.金星为地内行星
C.金星公转速度太慢D.金星体积小
3.下列关于“逆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火星“逆行”现象较明显B.小行星不会出现“逆行”现象
C.土星是最适合观察“逆行”的行星D.月球也会出现“逆行”现象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某研究团队首次系统测定了全球二叠—三叠界线的“金钉子”剖面——中国浙江煤山剖面的锂(Li)同位素组成,并通过动态模型计算,重现了这一重大地质历史时期海水的Li同位素组成及其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得出增强的大陆风化作用导致海水Li同位素组成的变化这一结论,对分析二叠纪末生命大灭绝事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人员认为,全球温室气体与酸性气体剧增为大陆风化作用增强提供了必要条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根据该团队的研究结论可知,下列最能直接支持二叠纪末生命大灭绝事件的成因论是(     
A.气候变化论B.火山爆发论C.小行星撞击论D.食物匮乏论
5.二叠纪末生命大灭绝事件之后,地球迎来了一次物种大进化,其中兴盛的物种有(     
①恐龙     ②哺乳动物     ③裸子植物     ④被子植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晴空颠簸”是指在没有云的高空,大气出现强烈的乱流,会导致飞行器突然抬升和下降,造成人员受伤、飞行器损坏,进而影响飞行安全,且较难通过气象雷达预测。2023年7月10日,国航CA1524航班(上海—北京)在飞行过程中突遇“晴空颠簸”,造成一名旅客和一名乘务员受伤。完成下面小题。

6.该航班突遇“晴空颠簸”时,飞行高度可能为(     
A.1000mB.3000mC.10000mD.50000m
7.气象雷达较难预测“晴空颠簸”的原因是(     
A.雷达覆盖范围小B.海拔高,信号差C.气温低D.大气透明度高
2023-11-22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由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两部分组成,散射辐射是太阳光经大气层中的空气分子、云滴和气溶胶的散射作用以及地表漫反射等形成的。图中曲线a、b表示我国某城市阴天和晴天的大气散射辐射日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8.下列关于图中曲线a、b代表的含义以及曲线b峰值更高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a代表晴天,b代表阴天。原因:太阳总辐射强
B.a代表阴天,b代表晴天。原因:云层厚
C.a代表阴天,b代表晴天。原因:太阳总辐射强
D.a代表晴天,b代表阴天。原因:云层厚
9.与四川盆地相比,青藏高原太阳辐射(     
A.直接辐射强,散射辐射强B.直接辐射强,散射辐射弱
C.直接辐射弱,散射辐射强D.直接辐射弱,散射辐射弱
2023-12-11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湖陆风是指在沿湖地区,由于陆面和湖面夜间冷却和白天加热作用的差异而形成的一种地方性的气候现象,受大尺度环流影响较小,一天的风向也被称为“进湖风”和“出湖风”。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暑假进行研学活动,于某天正午时分用相机拍摄到一张照片(如图),青山碧水、蓝天白云,湖泊全貌尽收眼底。完成下面小题。



10.该湖泊(     
①白天气流下沉②夜晚气流下沉③白天高空等压面上凸④夜晚近地面等压面下凹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1.若考虑山谷风的影响,照片中湖区周围环绕的山脉会使(     
A.白天出湖风增强B.白天进湖风减弱C.夜晚出湖风增强D.夜晚进湖风减弱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图为某时刻某地区925hPa等压面海拔分布示意图(单位:m),一般而言,等压面分布的海拔越高,表示该地气压越高。完成下面小题。



12.此时,下列地区气压最高的是(     
A.①地近地面B.①地高空C.③地近地面D.③地高空
13.图中风力最大的是(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14.图中①地近地面此时风向为(     
A.偏东风B.偏南风C.偏西风D.偏北风
2023-11-22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2023年8月,我国自主研发的海洋温差能发电系统在我国某海域进行了首次海上试验,并圆满地完成了温差发电技术的验证。海洋温差能发电系统利用浅层海水与深层海水的温差来发电。图为海洋温差能发电系统原理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海洋温差能发电系统所利用的能量主要源于(     
A.波浪能B.盐度差能C.潮汐能D.太阳能
16.从海洋温差能资源角度分析,我国最适合进行海洋温差能发电的海域是(     
A.渤海海域B.黄海海域C.南海海域D.东海海域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会发生变化,除了可以用来研究地球内部结构,还可以用来勘探地下矿藏、油气和地下水等。地下岩层在形成过程中,都有一定的孔隙结构,而孔隙结构往往是油气或地下水贮藏地。一般情况下,岩层孔隙度越高,地震波的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都越小。下图示意某地地下4930~4970m深度的横波、纵波传播速度(单位:km/s)、岩层孔隙度分布。



(1)判断图中a、b、c分别代表的含义。
(2)推测该地①②③④四层中最有可能分布地下水的地层,并说明理由。
(3)以前几乎所有地震勘探都采用地震波纵波,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纵波的特点。
综合题 | 适中(0.65)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紫外辐射虽然在太阳能量的总通量中占比不大,但是研究紫外辐射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人类之所以没有遭受过量的紫外辐射,是因为受到臭氧层的保护。如果大气臭氧层这个“保护伞”遭受严重破坏,人类将遭受强烈的紫外线,会产生严重的后果。紫外辐射由于受日地距离和臭氧、云层等各种大气消光因子的削弱作用,不仅有明显的日际变化,而且日变化也很大。图示意青藏高原某地晴天和阴天生物有效紫外辐射剂量率日变化情况。



(1)指出臭氧层所在的大气层,并说明该大气层的主要特点。
(2)据图说明该地云层对地表生物有效紫外辐射剂量率的影响。
(3)试从个人防护角度,为降低紫外辐射带来的危害提出应对措施。
2023-11-22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藏高原被称为“亚洲水塔”(如图)。青藏科考队考察发现,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加剧,冰川为周边河流供水普遍增多,从而引起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水循环发生变化,导致“亚洲水塔”逐渐失衡。“亚洲水塔”失衡将对我国及周边地区水循环产生重大影响。



(1)分别指出图中塔里木河和印度河主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
(2)说明青藏高原被称为“亚洲水塔”的原因。
(3)简要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对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水循环环节产生的影响。
2023-11-22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自然地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7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自然地理
2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30.65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分布  太阳系行星运动特征  行星观测题组
4-50.65生物演化规律  地球环境演化与矿产形成题组
6-70.65大气的垂直分层题组
8-90.85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题组
10-110.85热力环流的成因、原理  等压面与等压线的判读  热力环流的应用题组
12-140.65水平气压梯度力与风的形成  近地面风与高空风的风向判断题组
15-160.85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海水的温度题组
二、综合题
170.65地震波分类及其传播特征
180.65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的组成  大气的垂直分层
190.65陆地水体之间的水源补给关系  水循环的类型及其主要环节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