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辽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合考试地理试题
辽宁 高三 阶段练习 2023-12-10 23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自然地理、人文地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希腊莱斯沃斯岛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是世界上最为著名的木化石产地之一,出露有由中新世时期(距今2300万年前到533万年前)火山活动而形成的大规模矿化森林,保存有大量的植物化石以及部分动物化石。完成下面小题。

1.中新世时期(     
A.海陆分布格局与现代较接近B.发生了物种大灭绝事件
C.一些爬行动物进化出了羽毛D.海洋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
2.莱斯沃斯岛出露有由中新世时期火山活动而形成的大规模矿化森林,该矿化森林中的植被(     
A.以低等的植物为主B.主要为被子植物
C.裸子植物占主要地位D.以蕨类植物为主
2023-12-10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合考试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我国某自然保护区内保存着较为完整的热带山地雨林。下图示意该自然保护区内等高线分布,R地建有雨林防火瞭望塔。完成下面小题。



3.图示区域最大高差可能为(     
A.120mB.130mC.140mD.150m
4.图中海拔最低点位于R地的(     
A.西北方B.西南方C.东北方D.东南方
5.R地雨林防火瞭望塔不能及时发现火情的地点是(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3-12-07更新 | 228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合考试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北京时间2023831147分,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顺利将风云三号F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完成下面小题。

6.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时至秋分日期间(     
A.大同市昼渐长、夜渐短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C.北京日出东南、日落西南D.上海正午树影逐渐变长
7.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时,开罗(31°E,30°N)(     
A.深更半夜B.日上三竿C.已经日出D.夕阳西下
2023-12-10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合考试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下图示意2022年1月1日10时某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甲天气系统经过区域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A.炎热干燥B.温和多雨C.大风降温D.狂风暴雨
9.乙天气系统导致澳大利亚西南沿海地区(     
A.蒸发量大B.降水增多C.温度降低D.湿度增加
10.7月澳大利亚北部地区的主导风向是(     
A.西北风B.西南风C.东南风D.东北风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降低的现象。下图示意拉尼娜现象发生时赤道太平洋水汽运动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拉尼娜现象发生时,与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降低关联性最强的是(     
A.赤道逆流增强B.近地面偏东风增强C.气温周期性降低D.西风漂流势力减弱
12.拉尼娜现象发生时,南太平洋西部边缘海域海水(     
A.密度减小B.温度降低C.盐度升高D.水位下降
13.拉尼娜现象发生时(     
A.印尼森林大火频发B.澳大利亚东部发生旱灾
C.秘鲁渔场渔业减产D.我国夏季台风活动偏多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浑善达克沙地位于内蒙古高原中东部,东部以固定、半固定沙地为主,西部以半固定、流动沙丘为主,从东到西依次分布着疏林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下图示意浑善达克沙地20182020年夏季不同降水分区中不同植被类型占比。完成下面小题。



14.随着降水量增多,不同植被类型占比中(     
A.多年生草本减少B.灌木逐渐增加
C.一年生草本减少D.乔木逐渐减少
15.推测浑善达克沙地西部地区植物根系的特点是(     
A.根系的数量少B.扎根面窄而浅C.根系细小而短D.扎根面广而深
16.浑善达克沙地中植被类型从东到西分布不同,主要是因为(     
A.温度差异B.水分条件差异C.地理位置不同D.太阳辐射不同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受自然条件、经济水平等因素影响,人口分布地域差异显著。2000年后,我国人口流动规模快速增大,人口分布差异加剧。下图示意第七次人口普查我国31个省(市、区)人口迁入数量与年人均GDP关系,图中虚线表示各省(市、区)人口迁入数量与年人均GDP的离散程度,离散程度越小,数据点之间差异越小。



(1)推测我国人口分布的地域差异性。
(2)简析2000年后我国人口流动规模快速增大的原因。
(3)指出我国不同省(市、区)人口迁入数量与人均GDP关系,并分析广东省离散程度大的成因。
2023-12-30更新 | 21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合考试地理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岷江上游地处川西高原东北边缘,流域内落差大,岩层多为沉积岩和变质岩,地貌类型多样,植被茂密,以高原季风气候为主,流域内降水、气温差异较大。岷江上游是我国西南地区泥石流活跃区,泥石流沟数量众多。图1示意岷江上游流域地理位置分布,图2示意泥石流沟与山地垂直自然带关系。



(1)说明岷江上游河流主要补给类型及其水文特征。
(2)指出岷江上游泥石流沟分布最多的自然带,并推测其泥石流分布多的原因。
(3)分析形成岷江上游高海拔地区泥石流沟分布特点的成因。
2023-12-07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合考试地理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峡湾是冰川末端伸入海洋,在岸边侵蚀成很深的U型谷,当气候变暖、冰川撤退时,海水倒灌进U型谷里形成的地貌。冰峡湾是巨大的冰川在峡谷中流动,末端深入大海,海水灌入峡谷而形成的极地地貌,因峡谷中横卧的冰川而与峡湾有差异。冰流(冰盖冰川的主体部分,流动速度大于其周围冰体)是塑造冰峡湾的主力,在冰流末端与海水的接触地带形成冰架,冰架断裂形成冰山。山岳冰川发育在雪线以上的常年积雪区,沿山坡或槽谷呈线状向下游缓慢流动,在我国分布广泛,与冰流差异较大。下图示意格陵兰岛某冰峡湾前端入海口处纵剖面。


   
(1)比较图示冰峡湾中的冰流与山岳冰川的差异。
(2)指出峡湾与冰峡湾形成的先后顺序,说明图中冰架被“齐头斩首”,形成冰山的过程。
(3)推测冰峡湾未来的发展趋势,并简述理由。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自然地理、人文地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试卷题型(共 9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6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自然地理
2
人文地理
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20.65地层与地质年代  生物演化规律题组
3-50.65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判读题组
6-70.65区时的确定、计算  太阳视运动题组
8-100.65季风环流  反气旋(高压)  气旋(低压)题组
11-130.65厄尔尼诺、拉尼娜及其影响题组
14-160.6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影响植被的因素题组
二、综合题
170.65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180.6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河流和湖泊的水系、水文特征  泥石流、滑坡
190.65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冰川地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