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辽宁省沈阳市重点高中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辽宁 高二 期末 2024-01-17 28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自然地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下图为我国某地2023年儿童节当天日出景观素描图,图中小船顺流而下,划船人的影子刚好与小船垂直。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河流的大致流向是(     
A.由西北流向东南B.由东南流向西北C.由西南流向东北D.由东北流向西南
2.一年内,该地可能出现与图示日出景观一致的时间是在(     
A.2023年2月B.2023年5月C.2023年7月D.2023年9月
2024-02-03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重点高中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2023728日至88日,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成都约(31°N103°E)举行,该赛事是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办的一项世界综合性运动会;2023923日至108日,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约(30°N119°E)等城市举行,这是亚洲最高规格的国际综合性体育赛事。完成下面小题。

3.成都、杭州两地相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两地地球自转线速度接近B.成都地球自转角速度大于杭州
C.成都总是先于杭州日出D.成都正午太阳高度总是大于杭州
4.以下关于两场赛事举办期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举办地皆昼长夜短B.举办地正午物影皆渐长
C.举办地日出时间皆逐渐变早D.地球公转速度皆逐渐减慢
5.北京时间7月28日20:00,本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在成都市东安湖体育公园主体育场举行。此时,全球处于7月28日的范围约占全球总面积的(     
A.25%B.50%C.75%D.100%
2024-01-16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重点高中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位于亚欧大陆内部的青藏高原经历了大洋地壳向北俯冲以及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的过程,下图为其形成过程各阶段示意图。蛇绿岩是洋底原生岩浆岩,是确定古板块边界和古洋盆遗迹的重要依据,主要形成于大洋中脊和俯冲带环境。完成下面小题。



6.图示四个阶段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B.乙、甲、丁、丙C.乙、丁、甲、丙D.丁、乙、丙、甲
7.丁阶段地势起伏较为和缓主要是由于(     
A.岩浆活动B.地壳抬升C.人类活动D.外力侵蚀
8.蛇绿岩出露地表的地质过程是(     
A.地壳抬升、岩浆活动、板块挤压B.岩浆活动、板块挤压、地壳抬升
C.岩浆活动、地壳抬升、板块挤压D.板块挤压、岩浆活动、地壳抬升
2024-02-01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重点高中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名校

图左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M为断层线,图右示意岩石图物质循环,①、②、③、④代表不同类型的岩石。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①、②、③、④岩石形成的地质年代从早至晚的排序是(     
A.②③④①B.②④③①C.④②③①D.①③④②
10.下列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A.砂岩-甲B.砂砾岩-丁C.石灰岩-乙D.花岗岩-丙
11.该地未形成断层山,主要是由于该地(     
A.茂密森林保护地表结构的完整B.地壳长时期处于缓慢下沉状态
C.断层构造的规模和升降幅度小D.地质史上遭受到严重外力侵蚀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增生造山作用是多种性质的板块边缘,沿一个或者多个大陆边缘最终发生复杂相互作用的大地构造过程。北山造山带位于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增生型造山带——中亚造山带的南缘,西邻天山造山带,东接兴蒙造山带,在古生代由多个微陆块或弧地质体碰撞拼贴而成。读地质时期中亚造山带岛弧带中的沉积盆地地质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



12.构成图示增生楔的岩石主要是(     
A.玄武岩B.花岗岩C.变质岩D.沉积岩
13.图示弧后盆地内的沉积物主要来自(     
A.洋壳碎屑物B.火山喷发碎屑物C.陆壳风化物D.地幔岩石圈碎屑
14.弧后盆地的主要成因是(     
A.受板块碰撞挤压,陆壳发生断裂下陷B.受板块碰撞挤压,洋壳不断发生隆升
C.大陆附近浅海海水退去,海底低地出露D.大陆附近岛弧链相连接,形成潟湖湖盆
2024-02-04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重点高中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河流沉积物是水系变化最直观的证据,不同河段其沉积物的沉积特征差异明显。距今的94万年前,受构造、地貌、气候共影响,佳依(佳木斯--依兰)分水岭两侧河流发生溯源侵蚀,最终导致佳依分水岭被切穿,出现河流袭夺现象,现代松花江水系逐渐建立,下左图示意切穿后的东北水系,下右图示意切穿前的东北水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能够证明松花江水系曾发生袭夺现象的有力证据是(     
A.甲处沉积层颗粒上细下粗B.丁处沉积层颗粒上粗下细
C.丙处的沉积物中有的来自甲处D.乙处的沉积物中有的来自甲处
16.松花江水系贯通的有利条件是(     
A.大兴安岭的海拔升高B.三江平原地壳下沉C.海平面升高下蚀增强D.东北地区降水减少
17.现代松花江水系建立后(     
A.甲河段含沙量明显增加B.乙河流域面积减小C.古湖变为外流湖后消失D.流域的结冰期变短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名校

2023年3月15日至16日,我国北方多地出现沙尘暴、扬沙或浮尘天气,影响面积达到46.6万平方千米,这也是近十年来影响我国最强的一次沙尘天气过程。这次沙尘暴的出现与蒙古高原的气候异常和强大的蒙古气旋有关。下图为2023年3月15日20时气压形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据图可知(     
A.甲地的气压值是1042.5hpaB.乙地可能正在经历沙尘暴
C.丙地此时狂风暴雨D.此时戊地盛行东南风
19.关于蒙古高原气候异常的表现叙述错误的是(     
A.气温异常偏高B.受暖锋影响C.前冬降雪偏少D.冷暖空气活动频繁
20.推测此时蒙古气旋最有可能位于图中的(     
A.甲B.乙C.丙D.丁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名校

气候暖湿化背景下,青藏高原某内流区因湖泊快速扩张一发生水系重组(邻近湖泊因湖水溢出而形成上下游汇流关系),重组后,甲、丙两湖盐度明显降低,乙湖盐度变化不大。左图示意该内流区重组后的水系。右图是水系重组前后甲、乙、丙三湖的水位变化情况(与2000年的水位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右图中水位变化曲线①、②、③分别对应(     
A.甲湖、乙湖、丙湖B.甲湖、丙湖、乙湖
C.乙湖、丙湖、甲湖D.丙湖、乙湖、甲湖
22.该水系(     
A.重组前甲湖水汇入乙湖B.重组前乙湖水汇入丙湖
C.重组后甲湖流域面积扩大D.重组后丙湖盆容积缩小
2023-05-06更新 | 815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3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名校

印尼海道的开合控制着西太平洋与东印度洋暖池(多年平均海表温度在28℃以上的暖海区)之间水体和热量的输送。晚中新世以来,强烈板块构造运动使印尼海道逐渐关闭,从而改变了西太平洋和东印度洋之间的洋流体系。读“印尼海道位置及印尼贯穿流演化路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强烈板块构造运动使印尼海道逐渐关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太平洋板块向西朝印度洋板块持续俯冲B.印度洋板块向西朝非洲板块持续俯冲
C.太平洋板块向西朝亚欧板块持续俯冲D.亚欧板块向南朝非洲板块持续俯冲
24.与现代相比,距今约500万年前赤道附近太平洋海区(     
A.东西水温差异较大B.沃克环流较弱C.向南输送热量较少D.潜热输送较多
25.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印尼通道变窄将导致澳大利亚西北部(     
A.上升气流增强,气候变湿B.沿岸洋流减弱,气候变冷
C.东北信风增强,气候变湿D.海面辐射减弱,气候变冷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名校

科考发现:近几十年来,德雷克海峡海冰数量呈现冰进—冰退—冰进的周期性变化,海冰进退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大影响。冰进(海冰较常年增多)会导致德雷克海峡水流通量减少,海峡西侧水位增高,北上水流增加;冰退则反之。海冰的减少与厄尔尼诺现象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下图分别示意南极大陆周围海域海冰总面积季节变化和南太平洋附近海域洋流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德雷克海峡的海冰大幅度减少的年份可能出现(     
A.赤道太平洋东侧沿岸地区干旱加剧B.赤道太平洋东西两侧海区温差减小
C.赤道太平洋西侧沿岸地区降水偏多D.南太平洋高低纬度间热量交换增强
27.德雷克海峡的海冰冰进时,该海域(     
A.上空大气温度增加B.与上空大气间热量交换减弱
C.太阳辐射持续增强D.表层海水热量收入大于支出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冰川地表反照率是指冰川表面反射太阳总辐射与接收太阳总辐射的比率,即反射辐射通量与入射辐射通量的比值。萨吾尔山位于天山和阿尔泰山之间,呈东西走向,北临额尔齐斯河谷,南接和布克赛尔盆地,是新疆内陆水系和北冰洋水系的分水岭。萨吾尔山冰川总数共计21条,其中包括木斯岛冰川。木斯岛冰川位于萨吾尔山北坡,是吉木乃县重要的地表水源地。下图示意不同时期木斯岛冰川地表反照率随海拔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木斯岛冰川固态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     
A.和布克赛尔盆地B.当地河湖水系C.北冰洋D.大西洋
29.木斯岛各时期冰川地表反照率最稳定的海拔范围是(     
A.3200-3300mB.3300~3400mC.3400~3500mD.3500-3600m
30.木斯岛冰川地表反照率在同一海拔高度由冰川中部到冰川边缘的变化特征是(     
A.逐渐增强B.逐渐减弱C.先增强后减弱D.先减弱后增强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困难(0.15)
名校
3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坦桑尼亚位于非洲大陆东部边缘,境内拥有星罗棋布的湖泊,气候凉爽湿润。下图为坦桑尼亚等高线地形图和图中①、②两地的降水量统计图。

(1)描述坦桑尼亚地形特征。
(2)分析该国气候凉爽湿润的原因。
(3)简述①地与②地降水的异同,并分析原因。
(4)简述①、②所在的湖泊地区气候与同纬度的刚果盆地地区气候类型及成因。
2021-10-31更新 | 1293次组卷 | 7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丹凤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检测(四)地理试题
综合题 | 困难(0.15)
名校
3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长白山脉是亚欧大陆东缘的最高山系,保存着完整的从温带到极地的垂直分布森林植被景观。位于长白山西坡海拔2000~2500m的高山苔原,其环境特征与极地苔原相似,植被以多年生小灌木和苔藓地衣为主,小灌木植株矮小,匍匐贴地,强烈分支,交织成网。一般情况下,热量需求越高的植被,吸收养分的能力越强。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原先位于较低海拔的草本植物不断上侵,而苔原带原有的灌木开始萎缩退化。下图示意长白山西坡高山苔原研究区位置和草本植物入侵程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1)分析长白山森林植被景观垂直分布比较完整的原因。
(2)推测长白山高山苔原带小灌木的生长习性。
(3)从地形地势角度推断长白山苔原带遭受草本植物入侵程度最高的区域,并分析原因。
(4)随着草本植物入侵,苔原带原有的灌木萎缩退化,试做出合理解释。
2021-05-31更新 | 1863次组卷 | 11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2021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较难
考查范围:自然地理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1
综合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20.65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太阳方位变化题组
3-50.65国际日界线、零时日界线与日期的计算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日影方向与长度变化题组
6-80.65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板块构造题组
9-110.4外力作用  矿物与三大类岩石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题组
12-140.65板块构造  矿物与三大类岩石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题组
15-170.4河流侵蚀地貌  河流和湖泊的水系、水文特征题组
18-200.4近地面风与高空风的风向判断  锋面气旋  冷锋  气旋(低压)题组
21-220.4陆地水体之间的水源补给关系  河流和湖泊的水系、水文特征题组
23-250.4三圈环流与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其成因题组
26-270.4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海—气热量交换  厄尔尼诺、拉尼娜及其影响题组
28-300.4水圈的组成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降水及影响因素题组
二、综合题
310.15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判读  降水  气温  气候的特征、分布规律
320.1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