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等级考一模地理试卷
上海 高三 一模 2024-01-17 254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区域发展、自然地理、人文地理

一、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 赤水河流域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核心区域,也是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的贫困地区之一。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赤水河流经云、贵、川三省,中游盛产茅台等多种美酒,下游紫红色砂岩广布。流域人口约300万,有苗、彝等16个少数民族。受人类活动影响,生态问题突出。赤水河中游贵州段计划到2025年拆除162座小水电站。

赤水河流域不同河段的径流量和经济概况表

指标
河流
多年平均径流量(亿立方米)人均GDP(万元)
1990-2002年2008-2020年2006年(流域0.14)2020年(流域4.37)
上游17.3714.420.162.02
中游33.7830.090.988.24
下游72.9768.760.363.39
注:径流量数据分别由大河口、茅台和鲢鱼溪水文站测得
(1)影响赤水河多年平均径流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冰雪融水B.降水C.地下水D.长江水
(2)每年6至9月,赤水河的河水泛红如流动的血脉,主要是因为其正处于____(选择:A.丰水期/B.枯水期),____作用强。
(3)据图2,推测赤水河上游可能出现的生态问题,并说明判断理由。
(4)赤水河流域贵州段支流上大量小水电站的拆除将有利于(     )(多选)
A.缓解流量减少B.保护生物多样性C.保障干流航运D.减轻河水变红
(5)据表,比较赤水河流域不同河段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6)为促进中游地区酒产业发展,说明赤水河全流域协调发展可采取的措施。
2024-01-12更新 | 124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等级考一模地理试卷
综合题 | 适中(0.65)
2. 2023年10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来华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莫桑比克总理马莱阿内,共祝中莫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取得丰硕成果。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莫桑比克政局稳定,石油、天然气、钛等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贝拉港是中莫两国发展进出口贸易的重要港口之一,港口航道沙洲浅滩多,巨型船舶需乘潮汐进出港。

材料二:“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莫双方在石油、天然气、稀土、钛等能源、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和利用方面深入合作,中国还为莫桑比克气象局援建了一座“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直收站。2023年,该气象卫星在助力莫桑比克防御热带气旋“弗雷迪”带来的灾害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1)莫桑比克位于非洲东南部,地势具有____的特征,当地发育的典型植被类型主要是____
(2)2023年2月6日,热带气旋“弗雷迪”在____(填国家)海岸附近形成,自东向西横穿整个南印度洋,于3月11日到达图1所示的莫桑比克沿海。受其影响,图示时刻克里马内市的风向为____,可能遭受的海洋灾害是____。“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在此次防灾减灾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____
(3)研究表明,受全球变暖影响,近年来南印度洋海域热带气旋威力不断增强。请从海-气相互作用角度,说明该海域热带气旋威力增强的原因。
(4)从图2可知,当日贝拉港海域的潮差约为____米,白天船舶进出港的最佳时段是当地时间____(选择:A.9:00—12:00/B.15:00—18:00)。引起潮汐的主要原因是____
(5)据图1,概括莫桑比克矿产资源的分布特征,并从地壳运动角度,解释其原因。
(6)简析中莫两国在石油、稀土等资源开发上的合作,可能给我国带来的积极影响。
2024-01-12更新 | 148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等级考一模地理试卷
综合题 | 较易(0.85)
3. 2023年,沈阳都市圈获国家发改委批复为全国第九个、东北第一个国家级都市圈。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沈阳都市圈内七个城市的核心产业主要集中在钢铁、煤炭、电力、机械、石化和建材等工业部门。新兴的汽车、航空制造、机器人、IC装备、医疗设备等高端装备制造业主要集中在沈阳。沈阳是辽宁省的省会、东北地区最大的交通枢纽。

材料二:自2010年至2021年,都市圈内只有沈阳市人口增长了96.39万,其他六市常住总人口整体减少了168.36万。

沈阳都市圈各市老年及少年儿童人口变动情况表


沈阳鞍山本溪辽阳铁岭抚顺阜新
2020年老年人口比重(%)23.2427.2629.0127.9126.8230.2626.61
2020年较2010年0-14岁少年儿童比重变化(%)-9.57-10.02-13.18-10.16-9.17-13.23-9.13

(1)从区域空间组织角度看,沈阳都市圈是由____(选择:A一/B.二/C.三)级城市共同组成的城镇网络体系。按照各城镇与核心城市之间经济联系的强度,都市圈大体分成了____个圈层,受核心城市辐射影响最大的城镇最可能是____
(2)据材料可知,沈阳可以发挥其在________方面的辐射功能,带动都市圈内其他城市的发展。
A.交通   B.制造业   C.劳动力   D.服务业
(3)据图文材料,归纳当前沈阳都市圈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4)从材料可以看出,沈阳都市圈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是:人口总量明显________现象严重,少年儿童比重变____。这将给其发展带来____(多选:A劳动力不足/B.消费市场猛增/C.科研投入减少/D.养老压力增大)等影响。
(5)下列是对沈阳都市圈开展调研的调查问卷提纲,推测该问卷的主题应该是(     
近3年来都市圈内高校毕业生本地就业数据
都市圈内博物馆数量、规模及年均办展场次
都市圈内体育馆数量、规模及今年国际赛事场次
都市圈内文化馆数量及年均办展场次
A.了解沈阳都市圈旅游资源状况B.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
C.分析沈阳都市圈的城市吸引力D.影响沈阳都市圈人口素质的因素

(6)从图1可知,为推进现代化都市圈建设,未来沈阳都市圈内七市的产业发展将各有分工,相互配合。简述其对该区域协调发展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
2024-01-12更新 | 177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等级考一模地理试卷
综合题 | 适中(0.65)
4. 淄博市地处山东省中部,2017年被国务院批复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淄博下辖5个区、3个县,张店区为其中心城区。各区、县都包含有广大的农村区域,相互之间空间距离均在20公里左右,且各区县的经济、文化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并与其所辖农村联系紧密,形成了独特的“组群式”城市空间结构。

材料二:西单村和蝴蝶峪村是淄博不同类型乡村发展模式的代表。西单村常驻人口1220人,约65%为中青年,是美丽宜居乡村的代表。蝴蝶峪村是鲁中山区古代乡村文化的活化石,村内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


(1)淄博市常住人口470.59万人,城市整体规模大,但各区县布局____(选择:A.集中/B.分散),城区和乡村相互交错。与上海等集中式城市相比,作为“组群式”城市的淄博因各区县相互独立,导致其中心城区(张店区)的辐射力和凝聚力____(选择:A.较强/B.较弱)。
(2)从图2和图3中可以发现,西单村和蝴蝶峪村的村庄布局分别呈现____形态和____形态,该差异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是受____因素的影响。两村最基本的空间单元都是________
(3)从图2中反映的农业生产方式来看,西单村应为(     
A.农业村B.林业村C.牧业村D.渔业村
(4)近年来,西单村部分耕地逐渐转化为果蔬种植温室大棚和工业用地,这直接影响了该村的粮食自给能力。说明西单村为保证粮食自给可采取的合理化措施。
(5)从图3中可以看出,蝴蝶峪村沿________向(填方向)的公路展开布局,民居大多坐落在____(选择:A.阴坡/B.阳坡)一侧的坡地上,山谷的另一侧植被____(选择:A.茂盛/B.稀疏),房屋数量少。村中有一条小溪穿流而过,与公路走向大致相同,图4是村中甲处的景观,临河而建的民居位于河流的____岸,而且建造的高度较____(选择:A.大/B.小),既为高处的房间争取到了日照,又便于村民到低处取水。
(6)近年来,淄博积极改善乡村的人居环境质量。请为其乡村公共服务业的发展提出两条建议。
2024-01-12更新 | 83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等级考一模地理试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区域发展、自然地理、人文地理

试卷题型(共 4题)

题型
数量
综合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区域发展
2
自然地理
3
人文地理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综合题
10.65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  河流和湖泊的水系、水文特征  流域的综合整治
20.65热力环流的应用  内力作用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潮汐
30.85人口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城镇化问题的形成、表现、措施  城市的辐射功能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
40.65城市和乡村区位因素  城市和乡村外部形态  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及其分类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