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届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
江西 高三 阶段练习 2024-03-15 10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人文地理、区域发展、自然地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景德镇陶瓷业最早见于文献记载是在汉代,清朝前期达到世界陶瓷业发展的顶峰。先进陶瓷是具有精确的化学组成,精密的制造加工技术和结构设计,并具有优异特性的陶瓷,在未来的社会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M集团是景德镇知名的陶瓷品牌企业,致力于艺术、绿色、智能高质量发展,引领了陶瓷产业发展的新风尚,2007年首创国内陶瓷薄板。完成下面小题。



1.2020年~2021年景德镇陶瓷产业(     
A.以日用陶瓷、建筑卫生陶瓷产业为主B.先进陶瓷产业产值低,增速快
C.陶瓷辅助材料产业产值低,但增速最快D.工艺美术陈设陶瓷产业产值最高,增速最慢
2.M集团首创国内陶瓷薄板的最主要目的是(     
A.完善产品类型,快速占领市场B.发展先进工艺,促进绿色发展
C.减少原料投入,降低生产成本D.挖掘文化内涵,提升创新水平
3.杭昌(杭州至南昌)高铁的开通,景德镇进入高铁时代,对景德镇先进陶瓷产业的影响(     
A.扩大市场范围B.提高运输效率C.提升研发能力D.优化营商环境
2024-03-15更新 | 3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哈尔滨附近的松花江畔是我国最大的采冰场,12月当冰层厚度达30厘米以上,便开始采冰作业,江中部分河段的冰块晶莹剔透,是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冰块源地。为了采出更多的冰块,采冰人一般选择在凌晨三四点钟开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一般每年11月下旬开始施工建设,12月中下旬开园营业。完成下面小题。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与其采冰地点

4.采冰地点冰块晶莹剔透的原因不包括(     
A.河水流速缓慢,气泡很少B.植被覆盖率高,含沙量小
C.河道较深,受外界影响小D.环保要求较高,污染物少
5.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施工建设前期冰块来源于(     
A.存储的上一年冬季的冰块B.运用机械设备制作的冰块
C.其临近俄罗斯进口的冰块D.渤海海湾获取的海水冰块
6.哈尔滨采冰人多选择在凌晨三四点开工,原因正确的是(     
A.夜间气温低,冰块易保存B.纬度高,冬季白昼短
C.夜间采冰,提高安全性D.抢占较好的采冰地点
2024-03-1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多丘陵和低山,最高峰海拔1000.3m。鼎湖山分布着典型森林植被演替序列的3种森林类型,伴随自然演替进程,土壤水分储量逐步发生变化。下示意鼎湖山各林型下土壤体积含水量的垂直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7.指出鼎湖山森林演替早期、中期和晚期阶段森林类型依次是(     
A.马尾松针阔叶混交林 马尾松人工林 季风常绿阔叶林
B.马尾松针阔叶混交林 季风常绿阔叶林 马尾松人工林
C.马尾松人工林 马尾松针阔叶混交林 季风常绿阔叶林
D.季风常绿阔叶林 马尾松针阔叶混交林 马尾松人工林
8.鼎湖山森林演替过程中土壤体积含水量变化特征是(     
A.土壤体积含水量逐步提升 表层土壤体积含水量增加
B.土壤体积含水量逐步提升 深层土壤体积含水量基本不变
C.土壤体积含水量逐步下降 深层土壤体积含水量变化小于表层
D.土壤体积含水量逐步下降 表层土壤体积含水量增加
2024-03-19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名校

冬半年,南下的冷空气遇云贵高原上山脉的层层阻挡,锋面在昆明和贵阳之间停滞,形成昆明准静止锋。随着冷暖气团强弱的变化,锋的位置、性质及周边天气也随之改变。下图分别示意昆明准静止锋位置、沿26°N分布位置频次。完成下面小题。

9.昆明准静止锋出现频次最高的坡向及海拔分别是(     
A.东坡、1500-2500mB.西坡、2500-3000m
C.南坡、1500-2500mD.北坡、2500-3000m
10.当锋线位于102°E时,关于锋的性质及昆明天气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冷锋 昆明天气晴朗,温暖舒适
B.冷锋 昆明出现降温、霜冻等冷害天气
C.暖锋 昆明天气晴朗,温暖舒适
D.暖锋 昆明出现降温、霜冻等冷害天气
11.昆明准静止锋有“白天向东移动、夜晚向西推进”的特点,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     
①白天太阳辐射增强使暖气团变强,锋面东退
②白天暖气团与谷风叠加势力增强,锋面东退
③夜间地面辐射降温使冷气团变强,锋面西进
④夜间冷气团与山风叠加势力增强,锋面西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老龄人口超过10%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大于20%属于高龄社会;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达到60%为人口红利窗口开启:少儿人口比重低于20%即步入少子型社会。下图为中国、日本、苏丹、澳大利亚四国1950~2020年人口年龄结构演化轨迹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中关于人口年龄结构演化轨迹对应国家正确的是(     
A.①澳大利亚②苏丹③日本④中国B.①日本②中国③澳大利亚④苏丹
C.①澳大利亚②中国③苏丹④日本D.①日本②澳大利亚③中国④苏丹
13.图中反映出人口年龄结构演化的一般顺序是(     
A.多子年轻化、少子红利化、少子红利老龄化、少子高龄化
B.少子红利化、少子红利老龄化、多子年轻化、少子高龄化
C.多子年轻化、少子红利化、少子高龄化、少子红利老龄化
D.少子红利化、多子年轻化、少子高龄化、少子红利老龄化
14.④国家人口年龄结构演化滞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生育观念B.经济水平C.生育政策D.医疗条件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2023722日至87日,几位中学地理教师在澳大利亚旅行,行程的第一站是澳大利亚西部的珀斯,之后包车自驾一路向北参观沿途美丽的自然风光。左图为澳大利亚简图,中图为包车内部座位示意图,右图为727日某时刻,一位教师在乙地拍摄的海平面日照图。完成下面小题。



15.某日几位地理教师于当地时间14:00-16:00自珀斯一路向北行驶时,推测图中所示车内四个座位中,避光效果最好的是(     
A.AB.BC.CD.D
16.7月27日某时刻,一位教师在乙地拍摄了一幅海平面日照图,请推断此时教师影子朝向(     
A.东北B.西南C.东南D.西北
2024-03-18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挪威油气、水力、森林、渔业资源丰富,水电发电量已占到全国总发电量的96%以上。挪威是高收入、高福利、高税收国家。2022年,挪威新车销量为17.4万辆,其中纯电动销量为13.8万辆,插电混动销量为1.5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为全球最高。该国计划到2025年成为世界上首个停止销售燃油汽车的国家,为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利好纯电动车的政策:消费者购买纯电动车不需要缴纳购置税和进口税,免缴25%的增值税、50%的公路税,公共充电桩免费充电,公共停车场免费停车等。截至2020年底,挪威已建成1100个公共快充站和7500座公共普通充电站,每万人拥有的充电桩数量全球领先。近年来,多家中国车企进军挪威,该国成为众多中国汽车品牌登陆欧洲市场的首选。下图示意挪威的位置。


(1)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有两种续电模式——充电模式和换电模式(车主在换电站直接付费更换电池包)。请为中国品牌电动汽车在挪威推广选择一种合理续电模式,并说明理由。
(2)假如你是中国车企欧洲商务代表,试论证将挪威作为开拓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首选地的依据。(要求:论据扎实,论证充分,角度全面,表述准确)。
(3)说明电动汽车代替传统燃油汽车,对挪威国家安全产生的影响。
综合题 | 适中(0.65)
1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安徽省舒城县境内的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左图),两千多年来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2023年11月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该系统综合利用了大别山余脉向平原地区过渡的自然地势和水势以及由众多塘(水塘)、荡(浅水湖)组成的天然湿地,修建河壤(堰为具有拦水分水作用的堤坝),“串荡成渠,连塘为蓄”,从而形成功能强大的调蓄机制。其中七门堰选择在河流自山谷进入平原的“谷口”地段修建,并运用弯道环流原理(右图),实现水沙自然分流。

(1)从地形的角度,说明在“谷口”地段修建七门堰的原因。
(2)七门堰堰体引水口布局在河流凹岸,试分析其原因。
(3)说明“串荡成渠,连塘为蓄”的主要作用。
综合题 | 适中(0.65)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两千年前,楼兰是林草繁茂的丝绸重镇,后来孔雀河改道,塔里木河断流,林草逐渐消失,而今在楼兰遗址看到的是垄槽相间的雅丹景观。近年来该地区出现沙漠湖泊,或许不久的将来,楼兰会重现水草肥美的景象。下图示意楼兰地区雅丹分布图。



(1)利用整体性原理,说明楼兰从林草繁茂到雅丹广布的演变过程。
(2)试分析不久的将来楼兰可能重现水草的原因。
2024-03-18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
综合题 | 适中(0.65)
2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土壤容重是指单位容积原状土壤干土的质量,通常以克/厘米³表示,土壤容重大小反映土壤结构、透气性、透水性能以及保水能力的高低,土壤容重越小说明土壤结构、透气透水性能越好。土壤容重可用来估算土壤水分、养分(有机质)含量,描述土壤压实度等,能够反映土壤的生产力水平。

材料二土壤有机碳是指各种形态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物质。包括土壤中各种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物质。土壤有机碳主要来源于凋落物、死亡的根以及根系分泌物等,是微生物活动的能量来源,微生物可将土壤有机质转化为植物可吸收利用的形态。

材料三草地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陆地生态系统之一,放牧是草地利用的最重要的方式。某研究团队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区,就放牧强度对生物量、土壤容重、有机碳含量等指标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草原土壤的理化性质对放牧强度会产生不同的响应。图1是土壤容重对放牧强度的响应,图2是土壤有机碳密度对放牧强度的响应。


图1                                                                                                                                          图2


(1)指出放牧强度与土壤容重的关系,并分析原因。
(2)阐述重度放牧背景下土壤有机碳密度高的原因。
(3)分析中度放牧对草原土壤肥力的改善作用。
2024-03-18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人文地理、区域发展、自然地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6
综合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人文地理
2
区域发展
3
自然地理
4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30.65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工业发展方向及措施  地区产业结构及发展题组
4-60.6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河流和湖泊的水系、水文特征题组
7-80.6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题组
9-110.4冷锋  暖锋  准静止锋题组
12-140.65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题组
15-160.65太阳方位变化题组
二、综合题
170.65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环境安全问题  环境安全问题的应对措施
180.6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流域与人类的关系
190.65陆地水体之间的水源补给关系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00.65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  土壤的功能与养护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