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B卷
海南 高二 期中 2024-05-13 1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区域发展、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中国地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2022年12月9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北延应急供水工程(简称“北延供水工程”)启动2022—2023年度向河北、天津调水工作,与东线工程总在冬季调水不同,这是该工程自2019年应急试通水以来首次在冬季启动调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总在冬季调水是因为此时(     
A.可供水量大B.水质无污染C.防洪压力小D.供水成本低
2.北延供水工程冬季调水的主要目的是(     
①保障春灌储备水源②增加冬季发电水源③促进沿线航运发展④缓解地下水源超采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名校

发达国家“去工业化”是指制造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过程。J公司1922年成立于英国,主要生产高端汽车,在英国“去工业化”过程中,国内工厂的生产规模缩小。但近年来其在英国国内的工厂产品出口增长较快,成为英国“再工业化”的典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发达国家“去工业化”过程中最易向外转移的工业部门是(     
A.技术密集型工业B.资源密集型工业C.资金密集型工业D.劳动密集型工业
4.在“去工业化”过程中,J公司仍在英国国内保有整车生产工厂的主要原因是英国国内(     
A.国家政策支持B.销售市场广C.工资水平提高D.研发能力强
2023-01-13更新 | 150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莒南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秦岭—淮河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线作为地理分界线具有一定的宽度,被称为过渡带。在过渡带上兼具南北方的特点,过渡带的宽度直接由分界线的屏障和阻隔作用所决定。下图为南北分界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秦岭—淮河线西段较窄,东段较宽,其原因可能是(     
A.淮河历史上多次改道,确定性不强B.秦岭海拔较高,阻隔作用较淮河强
C.秦岭山体较淮河宽度窄D.淮河位于偏东部,水分条件好
6.秦岭—淮河线作为南北分界线的具体界定经历了长期的过程,众多专家观点不一,有专家建议根据行政界线划分南北方,对此建议解释合理的是(     
A.秦岭淮河线具有多个地理意义,每一种界线不一致
B.行政区划界线较自然区域界线更加明确
C.秦岭淮河作为天然屏障,随着地质作用而变化
D.随着人类科技进步,对自然界线的划分标准在变化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名校

日晷是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图左为北京(40°N,116°E)故宫的赤道式日晷,图右为南京(30°N,119°E)天文台的地平日晷,二者的日晷针都与地轴平行,完成下面小题。

7.右图中时刻,日晷影长与日晷针长度相等,则该日太阳直射点纬度为(     
A.10°NB.15°SC.10°SD.15°N
8.关于两图说法正确的是(     
A.该日晷影旋转方向相同
B.一天中日晷影长二者都不变
C.若左图中日影指向正下方时,则右图日影朝向东北
D.两地日晷全年都可以使用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风与海底地形对粤东至闽南沿岸夏季上升流有重要影响。研究发现,夏季珠江径流对东经116°以西的上升流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图示意粤闽沿海部分海底地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甲处夏季形成上升流的主要原因(     
A.西南季风的离岸风吹拂B.热带气旋的强烈搅动上升
C.海底地形平坦利于上升D.陆地对近岸水体加热上升
10.上升流发生时,甲、乙两处的水温温度和密度差异是(     
A.甲处比乙处表层水温更高,密度更小B.乙处比甲处表层水温更低,密度更大
C.乙处比甲处表层水温更低,密度更小D.甲处比乙处表层水温更低,密度更大
11.夏季珠江口对丙处上升流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是因为(     
A.珠江入海径流夏季流量变大,阻断北上表层海水运动
B.珠江入海径流夏季温度较高,增高丙处表层海水温度
C.珠江入海径流相比海水密度较小,阻碍上下海水交换
D.珠江入海径流加大沿岸含沙量,增强了海水摩擦阻力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焦作市煤炭、耐火黏土、铝矾土等矿产丰富,是全国著名的“百年煤城”和老工业基地。20世纪末,为了解决煤炭资源枯竭带来的问题,焦作积极推动工业多元化,形成装备、汽车及零部件、铝工业、煤盐联合化工、能源和食品六大支柱产业,同时发展山水旅游,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下图示意焦作市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焦作市发展煤炭工业的有利条件不包括(     
A.矿产丰富,水源充足B.位置居中,交通便利
C.科技先进,环境优美D.历史悠久,劳动力丰富
13.资源型城市往往会在资源枯竭后走向衰落,根本原因是(     
A.产品附加值低B.环境污染严重C.产业结构单一D.劳动力成本上升
14.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可借鉴的“焦作经验”是(     
A.依据优势资源,培植新型替代产业B.利用人力优势,发展出口加工工业
C.引进资金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D.依托山水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产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