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届湖北省T8联盟高三下学期压轴考试(二模)地理试题
湖北 高三 二模 2024-05-19 26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区域发展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新疆红旗农场地处帕米尔高原东部,地势低洼。红旗农场引进专业养殖团队,建室外养殖鱼塘和室内养殖大棚,利用科技和创新,添加一定量的微量元素,调配成适宜不同海产品生长的“人工海水”,采用“棚塘接力”的模式培育出了罗非鱼、南美白对虾、斑节虾、青蟹等特色水产品,成功实现在陆地上养殖海鲜。完成下面小题。

1.红旗农场发展“海鲜陆养”的突出优势条件是(     
A.土地廉价B.水质独特C.水温恒定D.交通便利
2.红旗农场采用棚塘接力方式养殖海鲜的目的是(     
A.提高种苗成活率B.提高海鲜品质C.扩大海鲜产量D.增加海鲜种类
3.红旗农场发展海鲜陆养有利于(     
①变资源劣势为产业优势②挖掘土地综合利用潜力③提高水资源质量④降低土壤盐碱含量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4-05-19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T8联盟高三下学期压轴考试(二模)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市域铁路是介于城际干线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主要指地铁)之间的一种轨道交通形式。市域铁路日本东京山手线建成于1925年,围绕东京中心城区采用双环线(内环和外环)运营,运行1圈的时间约为1小时。途经多个重要换乘点,由此可连接其他市域铁路向市区以外的地区延伸,形成“环形十放射状”模式。经过多年发展,山手线已成为东京中心城区与市郊地带的分界,东京形成“一核七心”(一个核心七个副都心)的城市结构。如图示意日本东京“一核七心”的城市结构及山手线双环线运营方式。完成下面小题。

4.日本交通采取靠左行驶的原则,推测山手线内圈与外圈的列车运行方向是(     
A.内圈与外圈均呈顺时针B.内圈与外圈均呈逆时针
C.内圈呈顺时针,外圈呈逆时针D.内圈呈逆时针,外圈呈顺时针
5.“七心”中最可能发展成为东京第一大副都心的是(     
A.池袋B.新宿C.涩谷D.上野
6.东京依托山手线建设“环形+放射”状轨道交通网络可以(     
①疏解城区核心功能,促进郊区城市化②限定城市范围,防止城市规模扩张
③促进人口向中心集聚,改善郊区居住环境④完善交通网络,提高区域可达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4-06-04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T8联盟高三下学期压轴考试(二模)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胡焕庸线”总体上界定了西南地区人口分布的疏密格局,胡焕庸线两侧人口占比长期保持相对稳定,但稳定之中也有细微的变化。表为20002020年西南地区胡焕庸线两侧人口规模及占比和人口集中化指数。其中人口集中化指数越接近1,表示人口集中化程度越高。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西南地区总人口(万人)及占全国人口比(%西南地区胡焕庸线两侧人口(万人)及地区总人口占比(%西南地区胡焕庸线两侧人口集中化指数
西北侧东南侧西北侧东南侧
200019180.0515.15327.091.9418807.9698.060.4320.462
201018997.7714.18410.352.1618587.4297.840.4050.466
202020150.0614.27382.851.9019767.2198.100.3850.510
7.我国西南地区胡焕庸线两侧人口格局长期保持稳定,根本原因是两侧(     
A.自然环境差异大B.产业结构差异大
C.消费水平差异大D.基础设施差异大
8.2000—2020年,胡焕庸线西北和东南两侧人口分布(     
A.均趋于均衡化B.分别趋于均衡化和集中化
C.分别趋于集中化和均衡化D.均趋于集中化
9.2010—2020年,西南地区胡焕庸线东南侧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得益于(     
A.西北侧实施了生态移民B.人口出生率大幅提高
C.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D.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2024-05-19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T8联盟高三下学期压轴考试(二模)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困难(0.15)

雅鲁藏布江米林段地处西藏高原的东南部,属雅鲁藏布江中游下段,河谷风沙地貌断续分布,其中在卧龙镇附近(分布最为集中,发育规模最大。平面形态上,风沙活动带呈“喇叭”状,由阶地边缘狭窄的风蚀口向沙丘堆积区逐渐变宽。如图示意米林县卧龙镇东部河谷阶地风沙活动带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0.卧龙镇风沙活动带多分布在(     
A.河流凸岸阶地B.河流凹岸阶地C.宽谷上风向处D.窄谷下风向处
11.推测卧龙镇东部的盛行风向为(     
A.偏西风B.偏东风C.偏南风D.偏北风
12.米林段风沙活动较为集中的时段为(     
A.春季午后B.冬季夜间C.夏季午后D.秋季夜间
2024-06-06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T8联盟高三下学期压轴考试(二模)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卡卡山(32°59'N103°40'E)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海拔4000m左右,属于岷山山脉的一部分,该地区年均温为2.8℃,1月均温为-7.6℃,七月均温为9.7℃,年降雨量为634.8mm。这里的阴、阳坡生物量差异十分明显。如图示意卡卡山海拔3850m左右的高山草甸带内阳坡和阴坡地上生物量比较。完成下面小题。

13.卡卡山高山草甸带的总生物量取决于(     
A.阳坡地上生物量B.阴坡地上生物量C.阳坡地下生物量D.阴坡地下生物量
14.卡卡山阳坡植被特征表现为(     
A.植株高大B.根系发达C.物种单一D.茎叶较多
15.卡卡山海拔3850m附近阴阳坡地上生物量与地下生物量的差异取决于(     
A.光照强度B.土壤水分C.空气湿度D.土壤温度
2024-06-04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T8联盟高三下学期压轴考试(二模)地理试题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口涨潮流沿河道上溯所能到达的上界称为潮流界,其位置并非固定不变,两侧水流呈单向或双向流动。辽东湾位于渤海北部,其中葫芦岛——鲅鱼圈以北的辽东湾顶部海域,水深基本上在10米等深线以内。辽河下游在接纳绕阳河之后注入辽东湾。如图示意辽东湾,表示意不同河海条件下辽河下游潮流界的位置(大潮表现为高潮位最高,低潮位最低,潮差大;小潮表现为高潮位较低,低潮位较高,潮差小)。

月份径流量/m3·s-1潮流界到盘山闸的距离/km
大潮小潮
51013.28.4
72858.223.5
845013.727.6

(1)说明潮流界上下游河水流动方向的差异。
(2)指出影响辽河下游潮流界位置变化的两个最主要因素,分别说明两因素对潮流界位置的影响。
(3)分析潮流界位置变化与辽河口盐度变化的相关性。
2024-05-19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T8联盟高三下学期压轴考试(二模)地理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外卖餐饮店铺从功能上主要分为堂食附带外卖服务类和纯外卖类(无实体就餐空间),两类餐饮对人流量、交通可达性和店铺可视度(餐饮店位置的明显程度)的依赖性差异十分明显。孙厝,归属厦门市集美区侨英街道,1992年北部出让为工业区,2003年西部诚毅学院建成,城中村逐步形成。现今,孙厝周边教育资源丰富,公共服务设施齐全,公共交通条件优越,常住人口约有3万人。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部分村民或外来人口都选择在村内开店谋生,其中外卖餐饮类产业支撑起了整个社区的经济活力。如图示意孙厝外卖餐饮店铺空间分布。

(1)推测孙厝城中村两类餐饮店铺空间选址的差异。
(2)指出孙厝外卖餐饮的主要服务对象,并说明孙厝成为“外卖村”的有利条件。
(3)分析外卖产业对孙厝城中村带来的不利影响。
2024-06-06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T8联盟高三下学期压轴考试(二模)地理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察汗淖尔流域地处河北与内蒙古交界处的坝上高原西侧,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361mm,主要集中在69月,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903mm,植被以草原为主,主要入湖河流均为季节性河流,地下水占流域水资源量的76%,农业用水量占流域内总用水量的80%20世纪90年代,流域内气温波动上升,年降水量基本未变,上游修建水库、种植大量人工林,下游大规模种植西芹、甜菜、萝卜等高耗水作物。2021年,察汗淖尔湖床地下水埋深达11米。天然湖泊荡然无存,成为盐尘暴的策源地。如图示意察汗淖尔流域及盐尘源风险等级。

(1)分析察汗淖尔面积不断萎缩的原因。
(2)说明察汗淖尔流域盐尘暴盐类物质的来源。
(3)说明退耕还草对防御察汗淖尔盐尘暴的促进作用。
2024-05-10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T8联盟高三下学期压轴考试(二模)地理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区域发展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5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人文地理
2
自然地理
3
区域发展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30.65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及其分类  农业发展方向与措施  农业发展对区域的影响题组
4-60.65城乡空间结构  城市和乡村的形成和发展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题组
7-90.65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题组
10-120.15河流堆积地貌  河流凸岸堆积凹岸侵蚀  风成地貌题组
13-150.65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自然带  影响植被的因素题组
二、综合题
160.6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潮汐
170.65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80.65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影响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河流和湖泊的水系、水文特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