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光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广东 高二 期中 2024-05-19 8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区域发展、中国地理、人文地理、自然地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稻麦复种制度,早在唐宝历年间就已在我国初见端倪。白居易在《答白太守行》一诗中描述:“去年到郡日(农历五月),麦穗黄离离。今年去郡日(八月),稻穗白霏霏。”到南宋年间,该郡所在地区稻麦复种制迎来发展高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诗中描述的地方最可能位于(     
A.长江流域B.汾河流域C.辽河流域D.湟水流域
2.推测南宋年间该地区的稻麦复种制迎来发展高峰的主要原因(     
①以稻米为主食的人口大量迁入②人均耕地增多
③以面食为主食的人口大量迁入④劳动人口增多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小巨人”企业指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小巨人”企业集聚的首位区域。下图为长三角地区“小巨人”企业空间分布示意图。研究发现,通信设备,计算机及高技术制造业“小巨人”企业分布具有明显的中心城市、省会城市偏向。据此完成l~3题。

3.长三角地区是“小巨人”企业集聚的首位区域,主要得益于其(     
A.经济较为发达B.能源资源充足
C.地租价格较低D.土地资源丰富
4.江苏、安徽的西北部地区“小巨人”企业集聚程度均较低,共同原因是(     
A.地形较为崎岖B.环境污染较严重
C.矿产资源短缺D.距中心城市较远
5.高技术制造业“小巨人”企业分布具有明显的中心城市、省会城市偏向,有利于(     
A.打造地方特色品牌B.形成协同集聚的格局
C.营造良好营商环境D.充分利用廉价劳动力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国内研究一般把人口持续净流出3年及3年以上的城市认为是收缩型城市。目前,收缩型城市可大致分为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变迁型城市、地理偏远型城市和被动虹吸型城市四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收缩型城市存在的共同性问题有(     
A.自然资源枯竭B.环境污染严重
C.工作岗位减少D.城镇化率下降
7.收缩型城市今后发展的关键是(     
A.寻找城市新经济增长点B.投资建设城市新城区
C.延长传统工业产业链条D.加快发展现代化农业
2024-05-21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光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渝鄂边界区位于重庆市和湖北省交界地带,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具有相似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历史环境,但区域之间经济联系水平普遍不高,是典型的经济发展“洼地”。下图示意渝鄂边界区旅游经济联系强度空间关系,线段粗细代表联系强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渝鄂边界区旅游经济联系强度空间关系表现为(     
A.北高南低B.南高北低C.西高东低D.东高西低
9.渝鄂边界区内旅游经济联系水平普遍不高的原因有(     
①文化认同差异大②交通发展薄弱③缺少大城市带动④行政区划隔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下表为2020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人口增长幅度(与2012年相比)及三大产业结构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全国
人口增长幅度(%)3.4-1.74.52.64.2
三大产业结构第一产业7.213.24.68.211.9
第二产业39.134.438.941.837.0
第三产业53.752.456.550.051.1
10.表中属于东北地区的是(     
A.甲B.乙C.丙D.丁
11.影响四大地区产业结构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增长幅度B.城市分布C.经济发展水平D.交通运输状况
2023-02-28更新 | 227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金沙江下游河段四个梯级水电站呈阶梯状分布(位置如下图所示),规划的总装机容量为4210万千瓦,年发电量为1843亿千瓦时,相当于两个三峡水电站。完成下面小题。

12.决定金沙江下游梯级水电站数量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干流流量B.地形地势C.流域面积D.支流数量
13.金沙江下游梯级水电站的建设有利于重庆市(     
A.改善气候环境B.提高发电效率C.降低防洪压力D.改善灌溉条件
14.金沙江下游梯级水电站建成使三峡水电站受益,主要体现在(     
A.库容量增大B.航运条件改善C.生态环境好转D.库区泥沙淤积减少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秘鲁太平洋沿岸地带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但干旱缺水。马赫斯调水工程位于秘鲁西南部,该工程是秘鲁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建设的,由上游水库、输水河道、调水隧洞和下游河流组成。下图示意马赫斯调水工程路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下列关于马赫斯调水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源地冰雪融水丰富,水量大B.全线多滑坡、泥石流灾害
C.沿线地形平坦,工程量较小D.沿线隧洞众多,提水耗能大
16.推测当时秘鲁政府实施马赫斯调水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A.改善调出区水质B.发展干旱区灌溉农业
C.缓解调入区洪灾D.防治土地荒漠化问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