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甘肃省白银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
甘肃 高二 期中 2024-05-20 4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发展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崩壁(土壤性质呈现上黏下砂)是山坡土体在流水与重力共同作用下崩塌形成的近似垂直的陡壁,是崩岗系统中最活跃的部位。崩壁常见向内凹进的浅洞,被称为龛穴。下图示意崩壁及龛穴的形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崩壁上龛穴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①生物风化②风力侵蚀③流水掏蚀④重力崩塌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崩壁上某一龛穴一般从(     
A.上部向下部发育B.下部向上部发育C.两侧向中部发育D.中部向两侧发育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受稳定副热带高压和大陆高压对峙形势的影响,2021年7月20日08:00至22日20:00,位于太行山中段、河北省中南部的石家庄、邢台、邯郸三地均出现50mm以上的强降水天气,降雨覆盖面积达4.2×10km²,影响范围广。下图示意2021年7月21日20:00此次降水水汽总量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此次降水水汽主要来自低空的(     
A.东北气流B.东南气流C.西南气流D.西北气流
4.导致此次降水持续时间长的主要原因是(     
A.受地形阻挡,水汽爬升慢B.水汽充足,冷凝速度快
C.垂直温差大,大气对流强D.高压对峙,雨带移动慢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甘肃东西跨度较大,且内部自然地理环境差异较为显著。以乌鞘岭为界,将甘肃省划分为东部黄土高原地区和西部河西走廊地区。东部黄土高原地区东起甘陕省界,西至乌鞘岭。黄土高原地区年均气温6∼10℃,年降水量200~650mm。西部河西走廊地区东起乌鞘岭西北坡,西至敦煌市,南北介于祁连山脉与北山山脉之间,因形似廊道而得名。河西走廊地区年均气温5~10℃,年降水量30~200mm,年蒸发量1500~3000mm。西部河西走廊地区面积在0.5km²以上的大型村落遗址分布数量远多于东部黄土高原地区。下图示意甘肃区域内村落遗址密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形成甘肃省东西部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夏季风影响强度差异B.水分蒸发强度差异
C.地势起伏变化差异D.地表植被覆盖差异
6.甘肃省西部地区村落遗址集中分布于(     
①河流冲积扇②山地背风坡③交通要道④绿洲地区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4-05-1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随着资源的枯竭,大冶市社会经济发展受到了“一矿独大”产业格局带来的发展后劲乏力、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的严重制约。2008年,大冶市被列入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城市和经济转型试点城市名单,从此开启了后资源时代城市转型发展新历程。2012年,大冶市首次成为全国经济百强县,于2017年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市并蝉联至今。下图示意大冶市不同阶段主要工业产值占比及产业多样化与经济韧性演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图示三个阶段分别对应大冶市经济的(     
A.衰退转变期、高效提升期、发展恢复期B.发展恢复期、衰退转变期、高效提升期
C.高效提升期、衰退转变期、发展恢复期D.衰退转变期、发展恢复期、高效提升期
8.大冶市经济韧性的提高主要得益于(     
A.生态环境治理B.产业结构多元化C.资源型产业链延长D.矿产资源开采规模扩大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作为排头兵的珠三角地区,吸引了大量的“三来”(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企业集聚。如今中国已经进入数字化时代,机器替代人、上云上平台等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措施使珠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的数字化程度快速提升。下图示意珠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布局时空演变的影响因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20世纪70年代末,珠三角地区吸引“三来”企业集聚的主要优势是(     
A.广阔的市场B.优惠的政策C.便利的水运D.丰富的原料
10.促使珠三角地区制造业由“三来”加工向数字化制造转型的主要因素有(     
①生产成本②科学技术③产业分工④外部投资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1.珠三角地区制造业由“三来”加工向数字化制造转型对区域产生的影响是(     
A.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人口密度B.优化产业结构,减轻工业污染程度
C.增加城市面积,扩大工业用地规模D.减少资金投入,提高工业生产效益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草原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具有承载牧业人口、提供生产和生态服务、传承草原文化、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边疆稳定等多种功能。下表示意我国草原一级分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排序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一级分区生态功能生产功能社会功能主体功能
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保持防风固沙洪水调蓄提供草畜产品文化传承生态旅游
内蒙古高原草原区45218367防风固沙、土壤保持、提供草畜产品
东北、华北平原山地丘陵草原区15236487水源涵养、土壤保持、防风固沙
青藏高原草原区12347568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保持
西北山地盆地草原区31428567生物多样性保护、防风固沙、水源涵养
南方山地丘陵草原区13246587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
12.我国五个草原一级分区的主体功能是(     
A.以生态功能为主,以生产功能为辅B.以生产功能为主,以生态功能为辅
C.以社会功能为主,以生态功能为辅D.以社会功能为主,以生产功能为辅
13.我国五个草原一级分区主体功能的差异主要受当地(     
A.经济发展的影响B.自然环境的影响
C.资源禀赋的影响D.产业发展方向的影响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辽宁沿海经济带位于中国环渤海地区和东北地区的重要接合部,由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和葫芦岛6个沿海城市所辖行政区域组成。当前,辽宁沿海经济带内部城市发展突出表现为产业结构高度雷同、现代产业体系不完善、核心城市辐射能力不足。2021年9月1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规划》的批复。下图示意辽宁沿海经济带引力格局划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辽宁沿海经济带的组成城市中,对经济带发展起主要引领作用的是(     
A.丹东市B.大连市C.葫芦岛市D.锦州市
15.辽宁沿海经济带内部城市产业高度雷同的主要原因是(     
A.资源枯竭导致产业衰落B.受京津冀经济带的制约
C.城市之间产业合作密切D.长期主导发展重化工业
16.为增强辽宁沿海经济带的辐射作用,应(     
A.加快产业向内陆转移,加强与内陆城市合作
B.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地区经济发展质量
C.以渤海翼为发展重心,加快经济带向西扩展
D.以黄海翼为发展重心,融入东北亚大经济圈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较易(0.85)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降水是流域径流最主要的来源,降雨量的增多、更频繁的强降雨均会导致更频繁的洪水事件发生。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卡托巴河流域上游流域面积为326km²,宾夕法尼亚州的斯瓦塔河流域上游流域面积为330km²,两流域山洪频发。两流域处于不同水文气候区,但年均降水量均大于1000mm,植被覆盖好,卡托巴河流域地势比斯瓦塔河流域更高,地势起伏更大,斯瓦塔河流域地形相对较平坦。图示意卡托巴河流域上游和斯瓦塔河流域上游地理位置。

(1)指出影响两流域地表径流量大小的主要因素。
(2)分析两流域前期土壤饱和度对流域山洪的影响。
(3)在降水量相同的情况下,指出图示中更容易发生山洪的流域,并说明理由。
综合题 | 适中(0.65)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几字弯”地区是能源富集区、传统特色农牧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生态脆弱区、自然灾害频发区等特殊区域。由于大部分为干旱、半干旱区,加之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已至极限,该地区水资源十分匮乏,长期制约区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2020年以来,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整原调水方案(降低水源河流调水比例和调水线路高程),经洮河入黄河刘家峡水库。下图示意黄河“几字弯”地区水网总体格局。

(1)分析黄河“几字弯”地区需调水的紧迫性。
(2)简述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整调水方案的益处。
(3)说明黄河“几字弯”地区水网总体格局规划的合理性。
综合题 | 适中(0.65)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岩溶地貌区是陆地上重要的脆弱生态系统区之一。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质构造复杂,以碳酸盐岩、碎屑岩和花岗岩为主。该区域碳酸盐岩分布面积占全域面积的41.57%,是中国岩溶地貌的典型地区。广西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为16.5~23.1℃,年均降水量超过1070mm,大部分区域降水量为1500~2000mm,4-9月降水量占该区域年降水量的70%~85%。湿热的气候有利于岩溶作用,形成独特的岩溶地貌。下图示意广西岩溶地貌区的分布。

(1)说明广西岩溶地貌区生态系统脆弱的具体表现。
(2)分析广西岩溶地貌区生态环境治理难度大的原因。
(3)若要对广西岩溶地貌区实施有效的生态环境治理,你有哪些可行性建议?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发展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7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自然地理
2
人文地理
3
区域发展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20.65河流侵蚀地貌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题组
3-40.65大气环流  降水及影响因素题组
5-60.65城市和乡村区位因素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降水题组
7-80.65工业发展方向及措施  资源枯竭型城市振兴的措施题组
9-110.65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题组
12-130.65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  湿地及其功能题组
14-160.65区域关联性与区域发展  资源枯竭型地区衰落的原因  城市的辐射功能题组
二、综合题
170.85陆地水体之间的水源补给关系  河流和湖泊的水系、水文特征
180.65水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我国南水北调工程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90.65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影响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喀斯特地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