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届湖北省武昌区高三二模联考地理试题
湖北 高三 二模 2024-05-20 25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区域发展、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耕地非粮化是指土地经营者在耕地上种植稻谷、小麦、玉米三大谷物之外的其他农作物的种植行为。成都平原粮食生产基础较好,自古以来被誉为“天府粮仓”。近年来,成都平原耕地非粮化问题凸显,影响了粮食安全。下图示意2019年成都平原耕地非粮化率的空间分布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成都平原耕地非粮化的关键性因素是(     
A.科技B.市场C.资金D.技术
2.成都部分郊区的耕地非粮化率低于其他地级市下辖郊区,最有可能是由于该地区(     
A.自然条件优越B.土地价值较高C.耕地管理较严D.交通条件更好
3.为降低成都平原耕地非粮化率,建议(     
①推动农业结构调整②补充耕地面积③攻关粮食丰产技术④有序引导土地流转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1-26更新 | 277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方言是区别于标准语的某一地区性语言,是地域文化的载体。由于地理、历史等方面的原因,湖北省方言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性。发掘方言的文化内活,已越来越被重视。下图示意湖北省方言区域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属于非物质的地域文化是(     
①服饰②语言③餐饮④习俗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
5.从地理视角看,湖北省方言复杂多样的原因主要是(     
①地形复杂,河湖众多②水陆交通便利,外来人口迁入多③距离标准语地区较远④少数民族大杂居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6.能体现挖掘方言文化内涵的重要价值的是(     
A.发展现代旅游B.保护多元文化C.丰富生活内容D.普通话的推广
2024-05-20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武昌区高三二模联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右图为四川某市民手机收到的地震预警信息(图中90秒为倒计时时间)。图左为地球内部图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此次地震的震源的位置是(     
A.甲层B.乙层C.丙层D.丁层
8.预警信息中倒计时时间越短,表明(     
A.震级越大B.距震中越近C.震源越深D.烈度越小
9.地理信息技术在此次积石山抗震救灾过程中的应用有(     
①遥感技术一一获取灾区道路受损情况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统计受灾人员的数量
③地理信息系统一一确定掩埋人员的位置④地理信息系统一一提供救灾物资调配的最佳路线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5-20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武昌区高三二模联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林线是森林分布的上限,林线以上无森林分布。在某些山区,受地形、土壤、水源等因素影响,从山坡到谷底依次呈现由乔木到灌木再到草甸的现象,即林线倒置,此现象多见于横断山区。下图是我国西南地区高山林线海拔分布图(单位: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影响藏东南地区林线海拔等值线向高纬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①纬度位置     ②海陆位置     ③地形     ④季风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1.与东南丘陵相比,横断山区林线倒置明显的主要原因是(     
A.山地高差大B.局部环流C.土壤肥力高D.山坡降水多
12.林线倒置现象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水平分异B.垂直分异C.地方性分异D.整体一致性
2024-03-14更新 | 648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鲁尔区曾一直是德国的煤和钢铁生产基地,经过一系列的综合治理,经济由表退走向繁荣,成为世界传统工业区成功转型的典范。下图示意鲁尔区目前较大钢铁企业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3.鲁尔区发展之初的优势区位是(     
①煤铁资源丰富②地处欧洲西部的十字路口③海运便利④市场广阔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14.鲁尔区将钢铁企业沿河甚至向荷兰沿海集中,主要是为了(     
A.降低运费B.节约土地资源C.改善大气质量D.加强科技协作
15.与鲁尔区相比,我国西部传统工业区推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新兴产业困难较大,其最主要原因是(     
A.交通闭塞B.政府支持力度不够C.自然资源短缺D.人才匮乏
2024-05-20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武昌区高三二模联考地理试题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纳板河流域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是我国第一个按小流域生物圈保护理念规划建设的多功能、综合型自然保护区,区内植物种类丰富,天然林覆盖率达67.74%。当地旱雨季明显,10月下旬到次年5月下旬为旱季,旱季时降雨较少,但多浓雾。近几十年来,随着国际市场天然橡胶价格的不断增长,刺激了纳板河流域自然保护区橡胶种植面积的扩大。

材料二:下图为纳板河流域位置与水系图。

(1)结合材料,分析纳板河流域自然保护区植物种类丰富的原因。
(2)根据所学知识,说明纳板河流域在旱季多浓雾的自然原因。
(3)运用所学知识,说明纳板河流域森林凋落物对林下土壤的作用。
2024-02-23更新 | 298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2月期末地理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我国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加大温室气体控制力度。常规能源短缺的福建省,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大力发展风电产业。福清市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以生产大型海上风电设备为主,满足沿海地区风能开发对风电设备的需求。兴化湾年内风向多变、风力强劲,目前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海上风电设备试验场,下图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位置及海上风电场景观。

(1)分析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临海布局的原因。
(2)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相比,分析东南沿海开发风电的优势。
(3)简述福建省开发海上风电对控制碳排放的作用。
2024-04-15更新 | 115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处粤北山区的韶关,因作为中国有色金属之乡、中国“锌都”而闻名。新中国成立后,韶关抢抓“小三线建设”机遇,建成华南重工业基地,培育了200多个门类的工业体系,创下了广东第一辆汽车、第一台电视机、第一台冰箱、第一台空调等诸多“第一”。然而,历经多年的粗放式挖掘与半个多世纪的规模化开采,韶关的煤矿、铁矿、铅锌矿资源已经濒临枯竭。2011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韶关成为中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2013年韶关被确定为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城市之一。下图示意韶关位置。

(1)指出韶关市初期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
(2)说明资源枯竭给韶关市区域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3)简述为保障韶关市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合理措施。
2023-12-15更新 | 395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五岳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区域发展、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5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人文地理
2
自然地理
3
区域发展
4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30.65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及其分类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农业发展方向与措施题组
4-60.65地域文化差异及形成的原因题组
7-90.65地震波分类及其传播特征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各层主要特征  遥感(RS)  地理信息系统(GIS)题组
10-120.6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方性分异规律  影响植被的因素题组
13-150.85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传统工业区的分布、特点、问题  鲁尔工业区  鲁尔区主要整治的措施题组
二、综合题
160.6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  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  降水
170.65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工业(区)发展对区域的影响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180.65资源枯竭型地区兴起的条件  资源枯竭型地区振兴的措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