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甘肃省酒泉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
甘肃 高二 期中 2024-05-20 2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区域发展、自然地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人文地理、选修地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为了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2017年4月广东省惠州市按新的开发理念将国土划分为调整优化区(233平方公里、2.06%)、重点拓展区(3834平方公里、33.85%)、农业与乡村发展区(3727平方公里、32.91%)、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区(3531.24平方公里、31.18%)、禁止开发区(2400.43平方公里、12.43%)五个主题功能区域,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惠州市的五个主题功能区域划分的指标是(     
A.单一指标B.自然指标C.人文指标D.综合指标
2.这五大主题功能区域(     
A.气候的部分特性具有相对一致性B.开发方向相同
C.优势特色相同D.区位特征相同
2017-12-25更新 | 916次组卷 | 11卷引用:河南省八市联考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学业测评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下图示意世界两大葡萄酒主产区(阴影部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关于甲、乙两地区气温变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区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大B.甲地区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
C.乙地区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D.乙地区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大
4.与甲地区相比,乙地区发展葡萄酒产业的优势条件是(     
①热量充足②劳动力素质高③光照充足④技术先进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治理土壤次生盐碱化应因地制宜,采用水利、农业和生物等措施。植物生长旺盛季节会抑制土壤表层盐分上升。如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地春小麦覆盖下土壤盐分垂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有关该地土壤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20—30 厘米深度土壤盐分4 月>7月>10 月
B.4月,春小麦生长季节,土壤表层盐分较高
C.7月,春小麦成熟水分较多,土壤表层盐分较低
D.10月,春小麦完成收割,土壤表层盐分较低
6.为减轻该地土地次生盐碱化,下列措施较为合理的是(     
A.改良种植结构,延长农作物覆盖时间B.大规模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
C.夏季利用光热资源,发展多种经营D.冬季大量采取地下水进行结冰灌溉
2024-05-20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榆林市地处陕西省北部,年降水量不足400mm,煤炭资源丰富。2012年以来,逐步形成从煤炭到各种化工产品的“化黑为白”的完整产业链。下图示意现代煤化工与传统煤化工产业链比较图。完成下面小题。

7.与东南沿海城市相比,榆林市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的有利条件是(     
①煤炭资源丰富②土地价格低③环境承载力强④铁路运力大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8.与传统煤化工相比,现代煤化工产业链的特点是(     
①产业布局更集中②生产工艺更简单③产品附加值更大④资源转化率更高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21-11-10更新 | 2876次组卷 | 33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选考科目诊断性考试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产业梯度是指一个区域内不同地区产业之间存在一定梯度。产业梯度≥l表明该产业为本区域明显优势产业,竞争力强;产业梯度≤0.5表明该产业为本区域不具备竞争优势产业,需转移或淘汰。下图为某年北京和河北部分工业的产业梯度优势比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北京需要转移的产业是(     
A.医药制造业B.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C.纺织业D.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10.承接北京需要转移的产业对河北省的影响是(     
A.促进产业结构优化B.加速高新产业发展
C.利于环境质量改善D.吸引高端人才迁入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有关专家提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以把“调水”变“调电”,即把川、渝电网和西北电网相连,把川、渝电网丰富的电力引到西北,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从而变“水从地上流”为“水从空中走”。下图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调水”变“调电”的方案实施以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增加黄河上游蒸发量,减少冬春季径流量
B.大幅减少黄河的泥沙含量
C.调节黄河中下游的径流量,减少下游断流天数
D.大大增加黄河流域的总水量
12.计划中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与东线、中线工程相比,其主要优势在于(     
A.工程量小,建设周期短B.取水河段水量大,可自流输入华北地区
C.工程路线短,水质好D.工程地点经济基础好,沿线需水量大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生态脚印”是指各国消耗资源时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冲击程度,它是根据每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和各国自给自足能力的平衡关系得出的。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因国民的生活形态、消费水平和国内原油大量出口,已成为地球上“生态脚印”最大的国家,排名紧随其后的国家是新加坡、美国、科威特、丹麦等。人类若依照目前的速度继续消耗地球上的资源,那么很多种类的自然资源会很快被消耗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上述材料主要说明的地球上自然资源的特点是(     
A.容易被破坏B.利用潜力大C.再生能力差D.数量有限
14.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国“生态脚印”大,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     
A.经济发展速度快B.自然资源消费量小
C.生态系统承载力小D.自然资源消耗与环境保护不协调
2021-09-18更新 | 343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二节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名校

昆虫是自然界种群最丰富的动物。据研究,近几年昆虫灭绝的速度是爬行动物、哺乳动物和鸟类的八倍,已有近三分之一濒临灭绝,40%的种类正在减少。目前昆虫数量正以每年2.5%的速度急剧下降,这意味着所有的昆虫可能在本世纪末消失。这将造成自然生态系统崩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导致昆虫数量锐减的最主要原因是(     
A.矿产开发规模扩大B.农业生产方式转变C.全球气候变化显著D.自然植被退化严重
16.昆虫锐减或灭绝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     
A.社会系统崩溃B.食物链条中断C.人类文明倒退D.农业产量下降
2021-12-15更新 | 1661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市作为区域的核心,对区域发展起着辐射带动作用。城市之间主要通过人流、物流、资本流和信息流等,将区域内各种活动和联系围绕城市组织起来形成分工明确、联系紧密的关联网络。上海市是长三角城市体系中唯一的超大城市,是长三角区域发展的龙头和区域协作的纽带。下图为长三角主要城市分布图和2014年上海市对长三角部分城市辐射强度示意图。


(1)从地理位置的角度,说明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
(2)分析2014年上海市对长三角不同城市辐射强度的分布特征。
(3)历史上由于长江的阻隔把江苏划分为苏南和苏北两大地区,指出其中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并说明其原因。
综合题 | 较难(0.4)
名校
1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外工业园区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我国与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海外工业园区的建设已成为我国推动企业抱团“走出去”、避免企业“单打独斗”,扩展海外发展空间,规避国际贸易摩擦与壁垒的重要方式。

位于泰国罗勇地区的泰中罗勇工业园,是我国某企业在租用安美德城工业园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建设,并面向中国投资者使用的工业园。园区按现代化工业园的高标准进行基础设施配套,入园企业除享受中泰双方的政策优惠外,还可享受园区提供的厂房建造、企业注册服务等一站式全程免费服务,这种海外园区建设的模式被称为“园中园”模式。截至2018年底,入园企业已达113家,带动中国对泰国投资超35亿美元,累计工业总值超120亿美元,泰籍员工32000余人,中国员工3000余人。下图示意罗勇工业园位置。

(1)说明罗勇工业园的交通位置优势。
(2)除中泰双方政策优惠外,分析我国投资者入驻罗勇工业园的主要原因。
(3)本土化又称经营当地化,是海外工业园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之一,亦是建设“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标志。试推测罗勇工业园内入驻企业本土化的方式。
2020-12-31更新 | 634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9月,全国多个省份陆续出台限电措施,引发了人们对电力和能源的关注。我国发电能源的地理分布也大致与“胡焕庸线”吻合,称为“电能胡焕庸线”。近几年,为破解“电能胡焕庸线”,我国风力发电机组已经由陆入海。图为海上风电景观。

(1)解释“电能胡焕庸线”的含义,并指出我国沿海地区风电可利用的风系种类。
(2)简述海上风电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3)简述沿海地区发展海上风电的社会经济意义。
2021-12-08更新 | 855次组卷 | 10卷引用:湖北省华大新高考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地理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区域发展、自然地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人文地理、选修地理

试卷题型(共 11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8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区域发展
2
自然地理
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4
人文地理
5
选修地理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20.65区域及类型题组
3-40.65区域发展差异的表现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  气候的特征、分布规律题组
5-60.65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题组
7-80.65资源开发的区位条件  资源的综合利用题组
9-100.65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题组
11-120.65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西电东送工程  我国南水北调工程  河流和湖泊的水系、水文特征题组
13-140.85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自然资源的特征和分布题组
15-160.4土地退化  生物多样性减少  环境问题的危害题组
二、综合题
170.65城市和乡村的形成和发展  中心地理论(正六边形服务范围理论)  城市和乡村区位因素
180.4工业地域的形成
190.65自然资源  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旧选修)  发展多元化结构的能源系统(旧选修)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自然资源及其属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