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辽宁省沈阳市重点高中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检测地理试题
辽宁 高二 期中 2024-05-26 11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区域发展、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中国地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     
A.为明确的地理分界线B.与自然河道一致
C.地理上具有过渡性D.两侧地理环境差异显著
2.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说明(     
A.苏北属于北方地区B.长江加强了江苏南北的联系
C.区域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D.苏南、苏北人文环境差异明显
2024-05-25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重点高中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检测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江苏沿海土地面积占全省近1/3,人口占全省近1/4,但仅创造了不足全省1/5的地区生产总值。下图为2020年江苏省海洋支柱产业在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中的占比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据材料可知,江苏省海洋经济的发展特点是(     
A.相对超前于全省经济发展B.第一、三产业的占比相当
C.风能资源限制发电业发展D.海洋传统产业增加值较高
4.促进江苏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措施有(     
①陆海统筹发展,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②提高渔业比重,优化海洋产业结构
③配置优质要素,构建港产城融合格局④整合科创力量,发展海洋常规能源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下图为我国某农业文化遗产地景观结构图,该地的石堰梯田具有“叠石(石灰岩)相次,包土成田”的特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该石堰梯田可能位于(     
A.太行山区B.东南丘陵C.天山山脉D.云贵高原
6.关于该遗产景观所在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上的森林和灌丛,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
B.田埂上的经济树种,主要作用是防风固沙
C.民居多以石为建材,主要原因是坚固防风
D.景观所在地的河流,主要补给是冰雪融水
2023-06-14更新 | 341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济源英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容易(0.94)

西畴县地处云南省东南部,最南面距中越边境仅10千米,99.9%的面积属于山区,曾因75.4%的土地石漠化被评为“基本失去人类生存条件的地方”,累计近1/3人口外迁,连续多年是云南省劳务输出第一县。自1990年开始,西畴县逐步摸索出石漠化治理的独特模式,截至2020年底,无石漠化土地已占63%。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西畴县近1/3人口外迁产生的影响是(     
A.改变我国人口分布格局B.促进当地的石漠化治理
C.提高当地居民平均消费水平D.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
8.西畴县治理石漠化的有效措施可能是(     
A.开垦山顶种植经济作物B.异地生态移民
C.山脚营造生态防护林D.陡坡修筑梯田
9.西畴县石漠化治理带来的影响是(     
A.充实边境人口B.气温日较差增大C.经济效益减少D.土壤有机质减少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双鸭山市位于黑龙江省的东北部,三江平原腹地,人口约120.9万,市域耕地总面积约为106万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47.98%。该市曾是黑龙江省著名的煤城,2011年被国务院批准列为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下图示意2010—2020年双鸭山市GDP和三大产业GDP比重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下列不属于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共同特点的是(     
A.失业人口过多,经济发展缓慢B.资源储量不足,产业结构单一
C.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D.淡水资源短缺,能源消耗量大
11.2013—2014年,双鸭山市GDP下滑最严重,是由于(     
A.第一产业比重上升B.第二产业比重下降
C.第三产业迅速发展D.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2.双鸭山市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城市转型发展中可能采取的措施有(     
①增加科技投入,引进高新技术人才,推动城市转型发展
②依托中俄边境贸易优势,加快建设东北亚世界级港口
③依托中俄边境位置优势,发展边境进出口加工业,推动工业多元化发展
④依托耕地、湿地等资源,发展现代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业,培育新的主导产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5-20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重点高中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检测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名校

如图为粤港澳大湾区内部城市及都市圈间人口流动状况统计图(采样时间为1个月,图中的百分数表示流动人口占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港澳与其他都市圈之间联系强度不高的主要原因是(     
A.体制差异及通关边界的存在B.基础设施发展的差异
C.劳动力的素质水平存在差异D.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14.围绕核心都市圈之间的人口持续流动会导致(     
A.各城市间交流增多B.区域内发展不平衡
C.区域整体迅速发展D.中小城市迅速崛起
15.面对人口流动现状,大湾区为提升国际竞争力应当(     
A.加强对汕潮揭都市圈和湛茂都市圈中心城市培育
B.进一步改善深圳都市圈与广州都市圈的交通条件
C.着力推动香港、澳门与海外各大城市之间的联系
D.强化深圳、广州、东莞、佛山为核心的发展态势
2024-01-26更新 | 1260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连云港市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名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随着长江经济带工业经济发展,其资源、环境约束瓶颈日益突出。提高长江经济带工业生态效率(包括经济子系统、环境子系统和能源子系统),是促进工业向绿色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表为2009-2013年长江经济带三个子系统生态效率结果统计,图为长江经济带工业生态效率收敛情况统计图。效率值越高表明效益越好,收敛值越小说明该区域内不同省市的工业生态效率差距越小。读表和图,完成下面小题。

上游效率值中游效率值下游效率值
工业经济子系统0.8520.9100.951
环境子系统0.8800.8610.913
能源子系统0.7840.8130.852

16.下列关于长江经济带工业经济发展情况,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上、中游工业生态效率水平较低B.长江经济带工业经济发展仍以粗放式为主
C.长江经济带工业经济发展区域协调性强D.长江经济带工业生态系统改善空间较大
17.长江经济带上游能源子系统效率最低,下游能源子系统效率最高,推测原因是(     
A.下游能源行业资本投入力度大B.下游能源行业科技投入成本低
C.上游能源行业过于密集使得竞争压力大D.上游能源行业环境治理投入量大导致成本过高
18.针对长江经济带工业生态效率的现状,今后的发展方向为(     
A.上游地区重点实施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B.中游地区以发展生态环保产业为主
C.下游地区重在强化服务性产业贡献力D.上游地区需推进重工业化的速度
2022-12-23更新 | 1127次组卷 | 8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名校

疏勒河发源于祁连山,河流出山后河道呈放射状,形成宏大的冲积扇;上游河段径流量大、季节变化大。2003年后,当地通过昌马水库等三大水库联合调水,并利用防渗引水渠灌溉农田,同时将疏勒河干流改道流经玉门市。下图示意疏勒河局部流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为保证库容,昌马水库每年利用汛期排沙的时间可能是(     
A.1月B.4月C.7月D.10月
20.三大水库联合调水、利用防渗引水渠灌溉的影响有(     
①双塔水库入库水量减少②双塔水库泥沙淤积加剧
③冲积扇缘泉水溢出减少④沿线地区耕地面积萎缩(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1.昌马水库建成后,又将疏勒河中游干流改道的主要目的是(     
A.发挥河流航运价值B.保障玉门城市用水
C.满足下游农业用水D.减少洪水破坏农田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名校
       2022年8月,受副热带高压影响,长江流域连续出现高温晴朗天气,四川等地区出现“电荒”。图为“2021年各省份发电量及用电量(不合港澳台)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我国(     
A.中部地区各省为电力净调出地区B.东部地区电力消费总量最大
C.东北地区各省为电力净调出地区D.发电和用电具有空间一致性
23.四川与山西同为电力输出大省,但四川出现"电荒",该现象发生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能源结构B.人口密度C.产业结构D.居民用电
24.增强电力供应抗风险能力的合理措施是(     
A.高峰期间减少工业用电量B.完善跨省跨区域电力互剂
C.提高燃煤火力发电的比重D.负荷中心大力开发太阳能
2022-11-10更新 | 1349次组卷 | 25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名校

H集团是我国最大的女鞋生产集团,其总部位于广东省东莞市。随着经济发展,H集团开始将部分生产制造环节向海外转移。2004年H集团首选越南建立海外鞋业生产基地,原料由广东供应,但不久后便因经营亏损而宣告失败。2011年H集团到埃塞俄比亚投资建立了国际鞋城有限公司,并发展成为该国最大的出口企业,是“一带一路”中非合作的新平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H集团将部分生产制造环节向海外进行转移,主要是为了(     
A.学习国外生产经验B.拓宽海外市场
C.提高国际知名度D.降低生产成本
26.2004年H集团在越南建厂不久后,经营亏损的主要原因是(     
A.劳动力成本高B.运输成本高C.地租成本高D.研发成本高
27.H集团在埃塞俄比亚投资建厂,给当地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①加强国际经济合作②降低居民消费水平
③提供大量就业机会④改变人们生活方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作为世界范围内跨度最长、潜力最大的贸易区域,不仅提供了重要的出口市场,还为未来出口发展指明了方向。澳大利亚作为农产品重要出口国,是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的主要竞争对象。下图为2018年中国和澳大利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技术附加值结构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中国和澳大利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技术附加值的出口变化主要取决于(     
①出口国产品竞争力的提升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距离
③贸易伙伴国进口需求的扩大④出口国农业政策的扶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9.中国和澳大利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技术附加值的出口结构反映出(     
A.中国出口农产品以高等级技术附加值为主
B.中国出口农产品与进口国市场需求更匹配
C.澳大利亚出口农产品与进口国市场需求更匹配
D.澳大利亚出口农产品以低等级技术附加值为主
30.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中国制造业产品正逐步进入沿线国家日常生活,其影响有(     
①扩大了产品销售市场②加强企业间交流与合作
③我国获得更充足的能源供给④促进人员流动与文化交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名校
3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榆林,因秦代名将蒙恬率30万大军“树榆为塞”而得名。20世纪50年代初期,榆林沙区面积约占其土地面积的48%,林木覆盖率只有1.8%,年降水量在300mm以下,漫天黄沙,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土地退化现象严重。为了改善恶劣的生存环境,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榆林探索出“南治土,北治沙”的差异性防治体系,走上“向荒漠要绿色”的发展之路。2018年,榆林的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3%,年降水量提高至500~600mm,成为西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下图是榆林地理位置示意图。

(1)分析榆林地区易土地退化的自然原因。
(2)说明榆林采取“南治土,北治沙”差异性防治体系的原因。
(3)简述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给榆林带来的主要生态环境效益。
综合题 | 较难(0.4)
3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金沙江下游攀枝花至宜宾河段已建或在建的向家坝、溪洛渡、白鹤滩、乌东德等四座巨型水电站,均在世界20大超级水电站排行之列。下面分别为金沙江下游河段水能资源开发图和金沙江下游河段梯级水电站纵剖面图。

(1)分析金沙江下游水能资源梯级开发的有利自然条件。
(2)金沙江干支流水能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未得到充分开发,请分析原因。
(3)推测近年来金沙江下游水电基地建设发展迅速的原因。
(4)简析金沙江下游河段实行梯级开发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2024-05-20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重点高中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检测地理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区域发展、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中国地理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1
综合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2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3
自然地理
4
人文地理
5
中国地理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20.65区域及类型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题组
3-40.65区域发展阶段及特征  海洋资源及利用题组
5-60.4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  地域文化差异及形成的原因题组
7-90.94人口迁移的影响  荒漠化的原因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土壤题组
10-120.85资源枯竭型城市衰落的原因  资源枯竭型城市振兴的措施题组
13-150.4区域关联性与区域发展  城市的辐射功能题组
16-180.4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  珠江三角洲地区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题组
19-210.4流域的协作开发  水资源调配  调水淤沙题组
22-240.4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题组
25-270.4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题组
28-300.65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及其分类  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一带一路”倡议对国际合作、区域发展的意义题组
二、综合题
310.4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森林的功能  生态脆弱区的地理特征
320.4长江上游地区的开发与整治  河流水能开发的条件  河流水能开发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