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江苏 高二 阶段练习 2024-05-25 5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区域发展、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自然地理、人文地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2023年4月22日是第54个世界地球日,自然资源部在当日宣布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已经完成。图为《碳汇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建议方案》。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两类固碳重要区(     
A.内部特征完全一致
B.均有一定的形状和范围
C.自然景观基本相同
D.依据社会经济条件划分
2.图中P处森林生态系统所处地形区(     
A.以北年降水量小于800mmB.以南农作物一年三熟
C.以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广布D.以北河流的汛期较长
3.制定《碳汇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建议方案》的主要目的是(     
A.有效保护耕地,保障粮食安全B.增加湿地面积,维护生物多样性
C.保护森林草原,减缓气候变暖D.禁止滥砍滥伐,保护濒危动植物
2023-09-14更新 | 422次组卷 | 20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我国华北某滨海平原地区为解决春季土壤返盐问题,取地下水进行结冰灌溉,即在秋末气温低于0℃时,农田引入咸水结冰,咸淡水分离,春末气温回升时,①②③层依次融化,盐分下渗,达到洗盐灌溉的目的(如图1所示)。图2示意该地区某时段未灌溉土壤和结冰灌溉土壤的表层含盐量和含水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①~④曲线表示含义判断正确的是(     
A.①结冰灌溉上壤含盐量变化曲线B.②未灌溉土壤含水量变化曲线
C.③结冰灌溉土壤含水量变化曲线D.④未灌溉上壤含盐量变化曲线
5.该地区实施咸水结冰灌溉技术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A.地势较为低平B.地下水埋藏深C.地下水盐度高D.灌溉技术成熟
6.该灌溉技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有(     
A.减少春季水分蒸发B.解决土地盐碱化问题
C.提高春季土壤水分D.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2023-04-19更新 | 468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煤精,也叫煤玉、黑琥珀,产于辽宁抚顺西露天煤矿的煤层之中,是雕刻工艺品和首饰的上等材料。抚顺曾经是享誉中国乃至世界的“煤都”,但近些年来,由于煤炭资源枯竭和产业转型等问题,抚顺逐渐衰落。随着煤精资源的枯竭,抚顺煤精雕刻产业也急需转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抚顺煤精雕刻产业发展的首要条件是(     
A.原料丰富B.技艺精湛C.市场需求量大D.政策支持
8.抚顺煤精雕刻产业衰落的外部原因是(     
A.雕刻工匠越来越少B.煤精原料越来越少C.煤精产品替代品增多D.雕刻题材传统单一
9.抚顺煤精雕刻产业的发展方向是(     
A.从海外进口煤精原料B.加强抚顺煤精的开采
C.创新雕刻技艺和材料D.研发煤炭向煤精转化技术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下图为江苏省产业集群化转移的空间示意图。Ⅰ类表示皮革毛皮羽绒制品和制鞋业、木材加工和木藤棕草制品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Ⅱ类表示纺织业、纺织服装服饰业;Ⅲ类表示专用设备、电子设备、电器机械及器材、仪器仪表及办公机械制造业等。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影响图示产业转移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B.劳动力成本C.工业基础D.技术水平
11.第三阶梯腹地区没有接受Ⅲ类产业转移,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A.工资水平高B.产业协作条件差
C.产业层级高D.本地市场较狭小
12.Ⅱ类产业转移对第三阶梯腹地区产生的显著影响是(     
A.环境污染加剧B.劳动力素质迅速提高
C.提供就业机会D.提升居民的消费水平
2024-05-25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高铁开通提升了区域可达性,加速人才和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并通过辐射效应和廊道效应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产生影响。辐射效应是高铁开通明显推动沿线地区经济增长的现象;廊道效应是少部分区域虽然有高铁开通,但经济改善效果不明显的现象。下图是我国高铁开通后出现廊道效应的地级市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3.高铁开通能明显促进各种生产要素流动,产生集聚效益和辐射效应。下列地区因高铁开通出现辐射效应最明显的是(     
A.西部地区B.东北地区C.中部地区D.东部地区
14.存在廊道效应的地区的共同特点最可能是(     
A.地形崎岖,交通不便B.多是产业转移承接区
C.气候干旱,生态脆弱D.远离经济发达的地区
15.能有效改善廊道效应地区摆脱此困境的主要措施是(     
A.鼓励人力资源积极外出就业B.发展与中心城市同质化产业
C.因地制宜形成特色产业结构D.借助高铁发展资源型加工业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2023年12月5日,湖北武汉钢铁集团与河南平顶山煤炭集团联手,将满载2150吨丹江水(用高品质尼龙液袋灌装)的100个集装箱通过浩吉铁路,从河南平顶山站运往内蒙古鄂尔多斯。浩吉铁路(北起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终到江西省吉安市)是国家“北煤南运”的运煤专线铁路,此趟列车将丹江水“捎脚运输”至陕西、山西、内蒙古沿线缺水城市,为晋、陕、蒙地区1500万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瓶装饮用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使用铁路集装箱进行“丹水北运”的直接原因是(     
A.巨大的陆运闲置返空运力B.广大的西北水源需求市场
C.高品质的尼龙液袋灌装D.先进的铁路站点装卸技术
17.与传统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相比,铁路集装箱运水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A.水量较大B.水质较好C.水价较高D.连续性好
18.下列关于“丹水北运”铁路运输实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A.解决了西北水量不足的现状B.提高了西北居民用水的水价
C.减少了运输途中的水分蒸发D.增大了铁路交通的运输压力
2024-05-23更新 | 258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宜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独流入海河流径流量较大,流程较短。此类河流所在小流域的生态、农业、城镇等要素多形成上游-中游-下游-滨海的四段式空间分布序列。图为独流入海河流小流域生态、农业景观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9.该类型小流域内(     
A.上游人口稀疏,小城镇较少B.中游城镇均为河运集散地
C.下游多湿地,中心城镇分布少D.滨海城镇职能以商业为主
20.该类型小流域在国土开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上游泥沙淤积严重B.下游水体污染加剧
C.滨海滩涂湿地锐减D.中游地质灾害频发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没有耕地安全,就没有粮食安全。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健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制度体系,落实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明确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下图为我国耕地集中分布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21.影响我国耕地集中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条件B.经济水平C.人口数量D.政府政策
22.云南、广西等地耕地集中分布区相对较少,主要原因是(     
A.区域面积较小B.第三产业发达C.自然灾害多发D.岩溶地貌广布
23.为维护我国粮食安全,在确保耕地数量前提下更应注重耕地(     
A.数量与种类B.质量与生态C.面积与潜力D.投入与效益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斐济是南太平洋岛国,人口86.8万,首都和主要港口城市苏瓦位于其最大岛屿维提岛(下图)。斐济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国家之一。该国农业主产甘蔗、椰子等经济作物。森林覆盖率高,出产优质硬木和松木。渔业资源丰富,盛产金枪鱼。有两个金矿,还有少量铜、银资源。早期斐济金矿开采主要进口澳大利亚的半淘汰机械设备,进行大规模无序开采。之后,中国某企业与斐济合作,向斐济输出我国的现代化开采装备,并合理布局尾矿库,在尾矿库附近兴建资源再生厂。

(1)说明维提岛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分析该国第二产业经济主要发展方向。
(3)说明中国企业与斐济合作开采金矿对提高当地环境、经济效益的作用。
2024-05-2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2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非洲赞比西河流域880%人口依赖农业,仍需要大量进口粮食。近年来,中国与赞比西河流域各国积极合作,投资建设大量的水利设施,使粮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下图为赞比西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   莫桑比克51%的国土被森林覆盖,北部盛产黑檀等硬木;拥有丰富的铝、铀等有色金属矿产和丰富的煤矿;渔业资源丰富,盛产珍稀鱼类、对虾等水产品。

材料三   赞比亚西部为平坦的高原地区,南部和东部多峡谷、瀑布,少量内河运输。水能蕴藏量大,但开发力度小,农村地区用电紧缺。

(1)分析中莫双边经贸合作各自的优势有哪些。
(2)随着大量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粮食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将会对赞比西河口三角洲及海岸带来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变化原因。
(3)请对赞比西河流域的开发和治理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4-05-25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2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311月,印尼首个、东南亚最大的漂浮式光伏项目——奇拉塔漂浮式光伏电站正式并网发电。该项目由我国企业承建,位于万隆盆地的奇拉塔水库(下图)。

材料二   德国宣布逐步放弃核电而重点发展光伏发电,2019年其光伏发电量已经占到世界光伏发电量的31%,其中近90%是用户端的“屋顶电站”(左图)。而中国75%的光伏发电是西部荒漠电站(右图)。

(1)简述奇拉塔水库建设漂浮式光伏电站的有利自然条件。
(2)与德国“屋顶电站”比较,指出中国西部荒漠电站的优缺点。
(3)从国家安全角度,分析我国大力发展光伏产业的原因。
2024-06-06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区域发展、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自然地理、人文地理

试卷题型(共 11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8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区域发展
2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3
自然地理
4
人文地理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30.65区域及类型  区域发展差异的表现  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题组
4-60.4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  农业发展对区域的影响  土壤盐渍化治理措施题组
7-90.65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资源枯竭型地区衰落的原因  资源枯竭型地区振兴的措施题组
10-120.65产业转移及其类型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题组
13-150.65区域及类型  产业转移及其类型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题组
16-180.65水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我国南水北调工程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题组
19-200.65流域的协作开发  长江的概况题组
21-230.65我国耕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未来粮食安全的耕地保障题组
二、综合题
240.6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工业发展方向及措施
250.6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  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
260.65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我国未来能源需求与能源安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