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6-2017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地理(文)试题
广东 高一 阶段练习 2017-04-18 259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人文地理、自然地理、中国地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名校

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很多,主要有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方面,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影响城市的主要因素也会不断地发生变化。


据此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从城市的起源角度来看,耶路撒冷和拉萨两城市的共同之处都表现为(  )
A.以休闲、疗养为主的城市B.以军港和兵营为中心的城市
C.因矿产开发而形成的城市D.以宗教圣地发展起来的城市
2.从城市的选址角度看,上海、伦敦、开罗三城市共同之处表现为(  )
A.位于海岸、河口的沿岸B.邻近矿产资源的产地
C.位于冲积平原的中央D.地处军事要冲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读“我国西南地区地震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3.下列对该地区地质灾害多发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位于板块交界处,现代地壳活跃
B.地形复杂,山体坡度大
C.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
D.温差较大,岩石破碎
4.人类活动也可能诱发地质灾害,例如破坏植被最可能诱发
A.地震B.泥石流C.洪涝D.塌方
5.针对山崩、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下列防治措施中最有效的是
A.开垦梯田B.植树造林C.修建水库D.治理河流
2017-04-02更新 | 262次组卷 | 3卷引用:2016-2017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地理(文)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图中数字代号表示广州、圣地亚哥、乌鲁木齐、吉隆坡4个城市,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6.4个城市附近地形最不易形成滑坡等地质灾害的是
A.①B.②C.③D.④
7.关于易发生滑坡地区的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①地形崎岖   ②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   ③地表基岩广布   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8.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
①提高植被覆盖率   ②修建水利工程   ③修建护坡工程   ④清除河道淤泥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2016-11-26更新 | 715次组卷 | 2卷引用:2011-2012学年河南省淇县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下图反映了亚洲某国人口增长与构成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据此回答问题。

9.该国人口变化趋势的一个突出特征是
A.年轻劳动力过剩B.老龄化趋势显著
C.自然增长率上升D.人口出生率较高
10.示意图显示,该国人口平均寿命状况是
A.平均寿命延长,女性长于男性B.平均寿命延长,男性长于女性
C.平均寿命缩短,女性长于男性D.平均寿命缩短,男性长于女性
2019-01-30更新 | 855次组卷 | 29卷引用: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卷(上海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下表为“区域人口抽样统计表”。根据表格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年龄0~14岁15~60岁60岁及以上总计
人口数(万人)2 0006 5001 50010 000
死亡率(%)0.60.62.53.7
人口数(万人)3 5006 00050010 000
死亡率(%)0.750.72.23.65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是出生率与死亡率 ②人口出生率由人口基数决定,基数大,出生率就高 ③死亡率由人口数量决定,人口越多,死亡率越高 ④人口增长数量与人口基数有重要关系,一般人口基数越大,增长数量越大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12.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  )
①乙表示发展中国家,甲表示发达国家 ②各年龄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口数也是甲小于乙 ③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 ④甲国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国老年人口比例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名校
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13.据考证,该城市早期商业活动主要集中在沿河地区,据此可推知该城的地域形态是(       )
A.集中式B.组团式C.分散式或块状D.条带式或放射状
14.图中等值线a、b、c的付租能力关系是(       )
A.a>b>cB.a<b<cC.a=b>cD.a>b=c
15.造成图中局部地区地租分布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条件B.交通条件C.人口分布状况D.早期商业活动
2016-12-09更新 | 369次组卷 | 5卷引用:2010-2011学年黑龙江省大庆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读“某城市规划略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16.N地为该城市规划预留地,最适宜
A.客货物流区B.高新技术区C.旅游度假区D.金融商业区
17.如果④⑤同为住宅区,对两住宅分化主要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收入的差异会促进社会阶层的产生,因而高收入社会阶层不愿意与低收入阶层的住宅区相邻   ②知名度的差异是导致两住宅区分化的主要原因   ③居住环境的差异是导致两住宅区分化的主要原因   ④受教育程度的差异是导致两住宅区分化的主要原因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苏轼诗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8.诗中的“岭”是指
A.秦岭B.南岭C.大兴安岭D.乌鞘岭
19.江苏省不能种植荔枝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是
A.热量不足B.土壤贫瘠C.劳动力缺乏D.降水稀少
20.岭南地区与江苏省均可以发展的农业是
A.迁移农业B.大牧场放牧业C.水稻种植业D.种植园农业
2011-05-30更新 | 979次组卷 | 2卷引用:2011年江西省南昌二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1. 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提到,从2005开始到2030年的25年,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准备期。25年准备期这个概念,是相对2030年到2050年人口老龄化最严峻时期而言的。到那个时候,人口老龄化程度将超过30%,解决老龄化问题的难度将更大。

材料二   2005年,中国出生婴儿平均男女比例118∶100。目前我国男女性别比已经达到了116.9,这也意味着未来的20年内,平均每年处于结婚年龄的男性要比女性多出120万人左右。


(1)以上材料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
(2)我国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速度较任何国家都快,这是我国实行_____________政策的必然结果,如何应对老龄化问题,试据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建议。
(3)目前我国性别比严重失调,性别比失调有什么影响?为平衡性别比,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
(4)读下面三角形坐标图,其中X、Y、Z分别表示某国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个年龄段人数所占总人口的比重,那么图中A点代表的国家所存在的人口问题是否与我国相同?该国所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什么?
2017-04-02更新 | 227次组卷 | 2卷引用:2016-2017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地理(文)试题
22. 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三角地区某城市将建印染厂、水厂、污水处理厂、科技园区和生态公园,下图中的A、B、C、D、E五处可供选址。据此并读下图,回答问题。

在A、B、C、D、E五处中:
印染厂宜选址于        ,理由是           
水厂宜选址于           ,理由是           
污水处理厂宜选址于     ,理由是           
科技园区宜选址于      ,理由是                 
生态公园宜选址于      ,理由是                 
(2)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某城市功能空间结构示意图”。

图中CBD表示哪一种功能区?请说出其空间分布特点。
图中还缺少一种功能区,请写出其名称并简要说明其地理意义。
2017-04-02更新 | 1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地理(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人文地理、自然地理、中国地理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8
综合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人文地理
2
自然地理
3
中国地理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20.85城市和乡村区位因素题组
3-50.65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及成因  防灾减灾手段题组
6-80.65泥石流、滑坡题组
9-100.85人口的数量变化题组
11-120.65人口的数量变化  人口的自然增长  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人口问题及其应对措施题组
13-150.85城市和乡村外部形态  经济因素(地租)题组
16-170.65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  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与城市功能区的形成  城市规划的一般原则  城市中各功能区的分布和特征题组
18-200.85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单题
二、综合题
210.65人口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人口增长模式  判读三角形统计图
220.4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  城市中各功能区的分布和特征  环境条件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