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8届高考地理(浙江选考)总复习专题检测(九)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浙江 高三 专题练习 2018-01-02 1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发展、中国地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下图为世界某两地区区域图。读图完成以下各题。

1.甲、乙两地冬季降水较多,共同的影响因子有( )
①太阳辐射 ②大气环流 ③山地地形 ④沿岸暖流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2.甲、乙两地所在区域的耕作制度差异较大,但主要粮食作物相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光照B.土壤
C.地形D.降水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气温距平是指某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之差。下图为欧洲部分地区山脉分布和某季节气温等距平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山脉P的形成原因是(  )
A.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
B.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C.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分离
D.欧亚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
4.关于图中气温等距平线的分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示季节为夏季 图示季节为冬季 图中数值由大到小的变化体现了气候的海洋性由强变弱 图中数值由大到小的变化体现了气候的大陆性由强变弱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名校

读美国本土主要农业带分布图(甲图)及某区农业活动流程图(乙图),完成下列小题。



5.如果在甲图中横线所示区域再增加一个农业带,该带最恰当的名称是
A.水稻种植带B.热带经济作物带C.园艺带D.大豆带
6.乙图所示农业活动最有可能出现在哪一个农业带
A.畜牧和灌溉农业带B.乳畜带C.棉花带D.混合农业带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名校
人们常用“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来形容青藏高原的气候特色,在青海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读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线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界线、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界线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界线
C.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界线、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
D.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界线、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
8.下列解释正确的有
①“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青藏高原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都较大 ②“一日须携四季装”——气候的大陆性强,气温日较差大 ③“山下百花山上雪”——该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地理环境的垂直地域分异明显 ④“日愁暴雨夜愁霜”——该地区白天气温高,空气对流旺盛,易形成暴雨;夜晚大气逆辐射增强,地面易结霜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