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辽宁 高三 一模 2018-04-05 8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区域发展、人文地理、自然地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选修地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下图示意F国位置,家住成都的潘先生利用春节长假去F国观光旅游。潘先生于2017年1月28日5:00从成都乘飞机出发,12小时后到达F国首都,当地天气晴朗。潘先生游览了F国众多著名景点后于2月5日返回成都。


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F国(  )
A.位于欧洲东部B.南临地中海
C.西临太平洋D.与日本隔海相望
2.潘先生在F国旅行期间,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A.北部沿海盛行偏北风B.南部河流处于枯水期
C.北部森林落叶现象明显D.南部海滨浴场游客众多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2017年4月1日,中央决定在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三县设立雄安新区,规划初始人口规模在100万人左右。设立雄安新区,是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读雄安新区、浦东新区和深圳特区的对比表,完成下面小题

3.设立雄安新区的主要目的是
A.降低北京市人口密度B.增加北京市服务功能
C.吸引国家和外企投资D.减少北京市工业污染
4.与京津地区相比,在河北设立新区的主要原因是
农业历史悠久,基础好       开发程度低,用地充足
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利带动河北发展,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5.雄安新区在成立初期承接产业转移中可能面临的问题不同于深圳特区和浦东新区的是
A.工业基础薄弱B.环境污染严重C.缺乏政策支持D.矿产资源缺乏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2017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于6月27日至29日在大连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实现包容性增长”“工业4.0”被认为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2016年中德合作建设的首条“工业4.0”示范线已在沈阳落地,该示范线的建设充分体现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包容性增长。据此回答问题。
6.德国选择在沈阳建设首条工业4.0”示范线主要是因为沈阳
A.工业基础雄厚B.交通运输便利C.消费市场广阔D.劳动力充足
7.中德合作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是
A.增加就业人口B.扩大企业规模C.降低生产成本D.增强竞争力
8.包容性增长即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下列措施有利于实现包容性增长的是
反对投资和贸易自由化            加强中小企业生产能力的建设
加强各阶层人员的技能培训鼓励大型企业对中小企业的兼并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水进型三角洲是三角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类型,是指当水盆(湖和海)水面不断上升,河流所携沉积物在河湖(海)交汇地带沉积下来,并逐渐往陆地方向退积,在其有效沉积率小于水面上升速度的条件下,在原三角洲沿岸平原之上所形成的一套水下沉积的、粒度规律的沉积体。下图为“我国内陆某湖泊水进型三角洲变化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据提供的图文资料推断,水进型三角洲砂体粒度在垂直方向的排列特点为(       
A.中间粗两端细B.下端粗上端细C..上端粗下端细D.两端粗中间细
10.当图示水进型三角洲面积增大显著时,多发生在(       
A.春季B.秋季C.夏季D.冬季
11.当图示沉积界线由⑤~①变化时,对河流特征的影响表现为(       
A.流速减慢B.河道多分叉C.河床增高D.含沙量减小
2020-05-07更新 | 336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7年地理高考模拟试卷(4)(新课标Ⅰ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