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演练测试卷: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全国 高三 专题练习 2018-07-11 223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中国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发展、选修地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产业结构偏离度是指各产业的增加值比重与就业比重之比同1的差。下表是“2001年和2012年长沙市产业结构偏离度表”,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信息,可以判定(     
A.产业结构偏离度与产业增加值比重呈正相关
B.产业结构偏离度与产业就业比重呈负相关
C.产业结构偏离度为正值,表明该产业还具有一定的劳动力吸纳优势
D.产业结构偏离度为负值,表明该产业的产值高,吸引了大量劳动力
2.据表中信息推测长沙市2012年以后一段时间内(     
A.第三产业发展快速,吸引大量劳动力
B.工业化继续推动城市化发展
C.农业生产受到限制,产值将下降
D.劳动力过剩,人口向外流动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下图为珠江三角洲产业的升级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轻纺工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接近棉花产地B.接近能源基地
C.先进的技术水平D.丰富的廉价劳动力
4.以下不属于促使珠江三角洲地区进行产业升级的原因是(  )
A.全国对外改革开放范围的扩大B.劳动力成本优势的逐步丧失
C.新能源矿产基地的开发D.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2016年3月3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成渝城市群以成都和重庆主城为核心城市,下图为成都、重庆城市地域形态图。李克强表示,和其他城市群发展不一样,成渝城市群地理位置特殊,如果把长江看成一条龙,重庆至成都是龙尾,龙尾处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守不住,将影响大半个中国。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5.据材料推断,成渝城市群发展的首要任务是(  )
A.壮大优势产业集群B.生态建设环境治理
C.基础设施互联互通D.成本共担利益共享
6.成渝城市群在产业分工协作方面,核心城市应重点发展的产业是(  )
①信息商务 
②机械制造 
③金融信贷业 
④石油化工
⑤文化创意 
⑥进出口贸易
A.①③⑤⑥B.②③④⑥
C.②③⑤⑥D.①②④⑥
2017-12-22更新 | 175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阶段性检测地理(文)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读我国部分区域图,回答下面小题。

7.图中阴影所示地区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是(  )
A.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
B.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
C.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工业化→城市化
D.森林、矿产资源→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
8.黄河三角洲与图中阴影所示地区相比,经济社会发展突出的区位优势是(  )
A.资源B.交通
C.政策D.技术
9.与其他地区一样,图中阴影所示地区在城市化过程中都会出现的问题是(  )
A.资源短缺B.劳动力短缺
C.环境质量下降D.农产品供应不足
2018-07-07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演练测试卷: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目前中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这使得中国的城市化整体处在亚健康状态。下表示意过去25年和未来25年中国城市面临的压力(以过去25年的压力为1)。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0.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中国城市化整体处在亚健康状态的表现是城市化进程(  )
A.快于经济发展速度与工业化进程
B.与居民科学文化素质不相适应
C.滞后于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D.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不相适应
11.解决中国城市化亚健康状态的有效措施是(  )
A.推进低碳、生态、环保、节约型的城市化
B.协调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C.立足资源环境优势,促进小城市快速发展
D.控制大城市规模,避免城市群的形成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2.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两个重要城市群,阅读下列两个三角洲简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我国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有对外开放、小商品经营、大城市扩散、资源开发等因素,请指出两个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2)两个三角洲地区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导致酸雨危害严重,减少这些酸性气体排放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3)与“长三角”城市群相比,“珠三角”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城市等级体系不合理、城市产业结构趋同等问题,请你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合理措施。
(4)伴随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该地区农业应如何发展?
2018-07-07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演练测试卷: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综合题 | 较易(0.85)
13. 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城市群发育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以及正在形成一批规模不同、发育程度不同的城市群。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我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两横”是指沿陇海—兰新经济带和沿长江经济带,“三纵”是东部沿海经济带、哈京广沿线经济带和包头—银川—西安—重庆—贵阳—昆明沿线经济带。下图为我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示意图。

材料二 城市群的综合竞争力包括先天竞争力、现实竞争力和成长竞争力。先天竞争力主要指城市群的地理位置、城市群的发展空间、劳动力人口数量和城市移民人口规模方面;现实竞争力包括城市群GDP总量、对外贸易、城市群分工程度、中心城市的主体地位等方面;成长竞争力是指城市群GDP增长速度、教育质量、科技水平、医疗质量、文化设施、工业污水排放处理达标率等。
(1)每一个城市群都有核心,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城市分别是哪里?
(2)我国城市群发育程度呈现的空间分布特征是什么?发育程度较高的城市群位于哪里?
(3)珠三角城市群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与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相比,目前制约环渤海城市群发展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4)与其他城市群相比,长三角城市群的先天竞争力排第一,简要分析原因。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发展、选修地理

试卷题型(共 7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5
综合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地理
2
人文地理
3
区域发展
4
选修地理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20.65珠江三角洲地区  工业(区)发展对区域的影响 题组
3-40.85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工业(区)发展对区域的影响 题组
5-60.65工业(区)发展对区域的影响 题组
7-90.65城镇化  珠江三角洲地区  工业(区)发展对区域的影响 题组
10-110.65城镇化  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镇化问题的形成、表现、措施单题
二、综合题
120.65城镇化问题的形成、表现、措施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旧选修)  农业发展方向与措施  工业(区)发展对区域的影响
130.85城市和乡村区位因素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