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9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点同步练习卷: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全国 高三 课后作业 2018-08-06 30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人文地理、区域发展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就业区位商(LQ)用来衡量产业集群状况,其公式为:LQ=(Eij/Ej)/(Ein/En)。其中,Eij指区域j里面产业i的就业人数,Ej指j区域的总就业人数,Ein指整个国家i产业的就业人数,而En是指国家的总就业人数。读2012年电子信息产业省际就业区位商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电子信息产业集聚最明显的省(区、市)是(  )
A.广东省B.上海市
C.北京市D.江苏省
2.与其他省(区、市)相比,该省(区、市)吸引电子信息产业集聚的独特优势是     (  )
A.毗邻港澳B.市场广阔
C.环境优美D.人才充足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3. 下图为湖南省1997~2009年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变化趋势图。结合图中信息,关于该省1997~2009年城市化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失调B.速度变慢
C.拉力减弱D.水平降低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名校

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地区工业化进程。下图表示某国1960—2010年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数及其占总就业人口比重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4.下图所示的四幅图中,符合该国就业人口总数变化特征的是

A.B.C.D.
5.该国最可能是
A.美国B.中国
C.巴西D.日本
6.该国20世纪80年代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数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发展
A.原料导向型工业B.技术导向型工业
C.劳动力导向型工业D.动力导向型工业
2018-11-08更新 | 154次组卷 | 11卷引用:2018年高考人教地理一轮复习: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步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我们这样定义城市化协调度β:设某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为M,工业化水平为N,则β=N/M。当β=0.5时,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是基本协调的。读世界某区域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相关指标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7.依据表格资料可以推断出,该区域
A.工业化与城市化基本协调发展、同步推进
B.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不协调性在逐步缩小
C.工业化一直超前于城市化,城市经济良性发展
D.工业化一直滞后于城市化,城市化水平很低
8.上述资料表明,该区域城市与经济发展特点导致
A.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过多B.乡镇企业发展受到限制
C.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不足D.城市第三产业发展不足
9.依据资料信息推断,该区域可能位于
A.墨西哥B.英国C.中国D.坦桑尼亚
2018-08-06更新 | 144次组卷 | 5卷引用:2019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点同步练习卷: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国际慢城”是一种具有独特地方感的宜居城镇模式,要求人口在5万人以下、环境质量好、提倡传统手工业、无快餐区和大型超市等。下图为“国际慢城”桠溪镇的大山村土地利用今昔对比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0.与“国际慢城”要求相符合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
①骑单车出行   ②经营手工业作坊   ③去速食店就餐   ④建大型游乐场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
11.大山村在成为“国际慢城”前后,产业结构的变化是(  )
①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 ②从种植业到种植业与服务业相结合③从季风水田农业到商品谷物农业 ④从较单一的农作物到多种经济作物
A.①②B.②④
C.②③D.①④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城市化的发展除传统的城市化影响因素,如工业化外,我国出现了许多推动城市化发展的新动力,如区位优势、第三产业、户籍制度、建设资金投资主体多元化等。我国大陆沿海各省(区、市)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因子差异很大(见下表)。


(1)简述2000~2005年,我国沿海省(区、市)的城市化发展特点。
(2)从工业结构差异入手,分析说明广东省和辽宁省的城市化第一因子的差异。
(3)京津冀和福建的城市化有明显的非工业化拉动特征。据此推测这些省(区、市)三大产业共同的变化状况。
2018-08-06更新 | 49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点同步练习卷: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综合题 | 适中(0.65)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为珠江三角洲某地30年来土地利用和行政中心变化图。近年来,该地区在发展中相继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城镇和工业过度集中、产业结构趋同、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等。

(1)指出该地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

(2)根据图示信息,推测30年来该地区社会经济的主要变化。

(3)针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该地区在产业发展方面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2016-12-12更新 | 281次组卷 | 8卷引用:2015届山东临沂市高三5月模拟考试(二)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综合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嘉兴一直为富庶繁华之地,被誉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近些年来,嘉兴在一无能源、二无资源的情况下,形成了“皮革之都”——海宁、羊毛衫市场——桐乡、木业大县——嘉善、服装中心——平湖等特色产业区域。

(1)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嘉兴市经济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2)改革开放初期,环太湖地区很多集镇人口没有进入城市,集镇慢慢发展成为小城市。简述这种城市化发展方式对当地的影响。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人文地理、区域发展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5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人文地理
2
区域发展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20.65工业区位因素  产业转移题组
30.85城镇化  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单题
4-60.85人口的数量变化  区域发展阶段及特征题组
7-90.65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单题
10-110.65城镇化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题组
二、综合题
120.65珠三角地区的区位优势
130.65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140.65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