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8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习题 外力作用与地貌
全国 高三 专题练习 2018-09-06 5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自然地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等作用下,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岩石化学成分的作用叫物理风化作用。通常情况下,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若不考虑其他因素,我国下列地区物理风化作用最强的是(  )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西北地区
D.华南地区
2.直接以岩石风化物为物质基础而形成的岩石类型是(  )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2017-02-17更新 | 294次组卷 | 6卷引用:2017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3. 图乙为图甲中沿Q点所在大陆某一剖面线做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甲和图乙,回答下题。

使陨石集中分布于图乙所示地区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流水搬运作用B.冰川搬运作用
C.海浪侵蚀作用D.重熔再生作用
2018-09-01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习题 外力作用与地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下图为我国云贵高原某地地质、地貌和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4.与图示地区岩石、地貌及其形成的外力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
A.页岩、流水堆积地貌、流水作用
B.石灰岩、球状风化地貌、风力作用
C.页岩、喀斯特地貌、风力作用
D.石灰岩、喀斯特地貌、流水作用
5.图示地区(  )
A.岩层、地貌的形成顺序是③①②
B.岩层①是由变质作用形成的
C.河流④处左岸堆积,右岸侵蚀
D.暗河主要通过蒸发参与水循环
2018-09-06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习题 外力作用与地貌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容易(0.94)

6. 读图和相关资料,回答下面问题。


北德平原东西长约600千米,南北宽200~300千米,是广大的冰碛平原。以易北河为界,东部由于玉木冰川发育,冰碛地貌较明显,并形成连续长丘,最高点海拔178米;西部受后期流水侵蚀,冰川遗迹不显著,平均海拔50米。


说出北德平原地貌的主要特点及主要的外力作用。
2018-09-01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习题 外力作用与地貌

三、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在光照充足、水温约为20~30℃的温暖、洁净海域,珊瑚的造礁作用旺盛。下图示意达尔文提出的珊瑚礁由岸礁—堡礁—环礁的形成过程。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7.图中(  )
A.岛屿因外力侵蚀低至海面以下
B.珊瑚礁因堆积作用体积逐渐扩大
C.潟湖中储存了丰富的淡水资源
D.珊瑚礁会加速海浪对岛屿的侵蚀
8.最可能有珊瑚礁集中分布的是(  )
A.濒临欧洲西部的海域B.暖流经过的大陆坡海域
C.热带大陆架海域D.温带河流入海口海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