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全国百强校】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19届高三第九次月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重庆 高三 阶段练习 2019-04-24 19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区域发展、自然地理、人文地理、选修地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位于土耳其东南部的哈兰和叙利亚北部部分地区有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民居,大约建于公元前2000年,每间屋一般由3至4个土塔相连通而成,从高处俯视,土塔并排组合起来像蜂巢一样,所以被称为“蜂巢屋”(如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文推测“蜂巢屋”分布区的气候特征
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B.冬寒夏热,日较差大,降水稀少
C.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D.全年炎热干燥
2.“蜂巢屋”的土塔每半年需维修一次,最可能的原因是
A.为了保持土塔的新貌B.维修以增加当地收入
C.因雨水冲蚀部分墙体D.当地的传统习俗
3.每间“蜂巢屋”一般由3至4个土塔相连通组成,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A.抵御冬季风B.增大室内空间C.军事防御D.减弱太阳辐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惠安女指是福建泉州惠安县惠东半岛海边的一群衣着特殊的劳动妇女,她们以奇特的服饰,勤劳的精神闻名海内外。解放初流传至今的一首打油诗形象地勾画出了惠安女传统服装的特征:“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惠安女的头部被斗笠和头巾包裹得仅露出一张脸,而腰、腹部却暴露无遗,衣服以短袖为主,而大筒裤的裤脚宽达0.4米。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地方服饰是地理环境特征的体现,有关惠安女衣着特点解释最合理的是(     )
A.封建头——防风沙
B.开放肚——沿海地区,文化开放
C.浪费裤——当地纺织业发达,布料便宜
D.节约衣——方便捕捉鱼蟹
5.当今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惠安女服饰在福建越来越少见,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传统服饰土气十足
B.西方流行服饰冲击
C.新一代年轻女性传承意识不足
D.惠安女性就业渠道不断拓宽
2019-04-24更新 | 219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19届高三第九次月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西西伯利亚平原南部和哈萨克丘陵北部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变率大,地势较平坦,土质沙性,没有任何天然屏障阻挡来自极地和西伯利亚的寒风侵袭,冬春两季常有6—8级强风,春末夏初常形成大规模沙尘暴。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该地区春末夏初多发沙尘暴的原因是
A.冬季农田积雪量少
B.沼泽湿地大面积排干
C.里海沿岸沙源丰富
D.河网密度过低
7.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在图示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垦荒(上图垦荒区),在垦荒初期,苏联人深翻土地,将土层翻转,将作物残茬深埋土中,结果导致当地生态严重失衡,最可能的原因是
A.作物残茬深埋土中,病虫害肆虐
B.深翻土地致使土壤肥力降低
C.土层翻转致沙性土壤侵蚀加剧
D.垦荒致土壤团粒结构被破坏
8.20世纪60年代中期,前苏联推出一系列综合防护措施:如田间留残茬,推广作物带状种植等,主要目的是
①积雪保墒             ②减少农作物病虫害
③提高地带性植被覆盖率       ④增大地表摩擦力降低风速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19-04-18更新 | 138次组卷 | 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19届高三第九次月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某科技工作者在重庆市奉节县进行野外考察时偶然发现一栋特别的民房(见下左图)。该民房一层修建于1960年,主要使用石料和石灰为主材,二层修建于2010年,主要使用水泥及水泥空心砖为主材,石料、石灰、水泥的最终原料都是石灰岩(生产流程见下右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推测上世纪60年代修建该民房时不直接使用水泥的原因,最不可能的是(     )
A.该家庭劳动力不足B.资金条件有限
C.水泥生产技术水平有限D.石料取材便捷
10.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泥生产对石灰岩品位(有用成分的含量)的要求不断降低,奉节县2015—2017年的水泥产量却大幅度下降,最可能的原因是(     )
A.石灰岩原料不足B.水泥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
C.开采石灰岩引发生态破坏D.当地水泥生产产业升级
11.虽然由石灰岩生产石头纸经济效益高且优点突出,但是奉节县并没有选择大力发展石头纸产业,而是利用石灰岩形成的喀斯特地貌发展旅游业,最终目的是(     )
A.经济效益更高B.社会效益更高C.减少生态破坏D.减少环境污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