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4届浙江省新阵地教育研究联盟高三返校联考文综地理试卷
浙江 高三 阶段练习 2014-03-04 88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发展、世界地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霾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有混浊现象。自2013年12月4日开始,浙江大部分地区连续多日被雾霾笼罩。下图为浙江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最有可能造成本次雾霾天气的天气系统是
A.B.C.D.
2.依据图中气温分布,该日最不利于雾霾消散的时段
A.5时左右B.8时左右C.8时至12时D.12时至15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随着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和人们对网购的逐渐认识,促使着中国鲜花速递行业以每年近20%的速度不断壮大。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3.随着网络鲜花速递的兴起,鲜花的流通量不断增加。这促使了
A.鲜花店密度的加大B.鲜花店的规模扩大
C.鲜花销售市场扩大D.鲜花销售成本增加
4.在鲜花速递配送过程中,物流公司为设计合理的配送路线,最宜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B.遥感C.全球定位系统D.数字地球
2014-03-04更新 | 40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浙江省新阵地教育研究联盟高三返校联考文综地理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据青海省最新环境减灾卫星资料监测结果显示,我国可可西里地区的湖泊水域面积持续增大,已达到有记录以来的历史最高值。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5.可可西里湖泊面积呈现持续扩大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增加B.气候变暖C.人类活动减少D.地表蒸发减弱
6.可可西里地区一年中最佳考察时间为
A.3-4月B.7-8月C.9-10月D.12-1月
2016-11-26更新 | 2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浙江省新阵地教育研究联盟高三返校联考文综地理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013年11月7日上午,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奔赴南极执行为期155天的科考任务,其中科考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在南极内陆伊丽莎白公主地建设我国第四座南极科考站——泰山站。12月19日“雪龙”号驶离中山站附近的陆缘冰地带,只能以3、4节(1节=1.852千米/小时)的船速沿着南纬65度左右纬线向东艰难航行,开始中国极地科考史上首次环南极大陆航行的征程(见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影响“雪龙”号环南极大陆航行速度的最主要因素是
A.洋流B.大气环流
C.浮冰D.珊瑚暗礁
8.由于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第30次南极科考队员在考察期间可能遇到的主要困难有
①低温严寒 ②地形起伏大 ③高原缺氧 ④冻土深厚 ⑤生态脆弱 ⑥可供施工时间短
A.①②③B.①③⑥C.②④⑤D.④⑤⑥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读甲地(海拔 13 米)、乙地(海拔 16 米)的区域图和对应气候资料图(见图),回答下面小题   

9.乙地的夏季均温明显低于甲地的夏季均温,其原因主要是乙地
A.夏季降水较多B.海拔较高C.纬度较高D.寒流影响
10.甲、乙两地冬季都吹西北风,其成因是
A.甲-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乙-气压带风带移动
B.甲-地形;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甲-气压带风带移动;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甲-气压带风带移动;乙-地形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1. 读某日北半球晨线上各点移动速度统计图,回答下题

关于图中各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日可能为9月23日
B.甲点的速度大约为1667km/h
C.乙点的纬度可能是60°
D.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为73.5°
2016-11-26更新 | 9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浙江省新阵地教育研究联盟高三返校联考文综地理试卷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12.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非洲某区域示意图(图甲)和乞力马扎罗山地的垂直自然带示意图(图乙)

材料二 坦桑尼亚的官方首都是多多马,1996年2月坦桑尼亚国民议会从达累斯萨拉姆迁至多多马,但由于地理位置和经济等条件的原因,大部分政府机关仍然留在达累斯萨拉姆。
材料三 维多利亚湖是非洲第一大湖,世界第二大淡水湖。维多利亚湖在7~8月为干季,是雷雨活动最盛、强度最大的时期。干季的雷雨,多发生在午夜至清晨这一时段,当地习称“夜雷雨”。
(1)乞力马扎罗山的森林带主要分布在海拔1700~3000米的范围,在森林带以下和以上分别为热带草原带和高山草甸带,分别分析这两地没有分布森林的原因。
(2)从热力环流的角度,分析维多利亚湖干季多为“夜雷雨”的主要成因。
(3)说明适合迁都至多多马的原因,并分析其大部分政府机关至今仍未完成迁都的原因。
综合题 | 适中(0.64)
名校
1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槟榔喜高温多雨,当气温低于5℃时植株开始出现寒害,要求降水充足且分布均匀,忌积水。微风有利于花粉的传播,但强风则对槟榔有害。海南岛是我国槟榔主产区(图甲),槟榔是海南省的第二大经济作物。

材料二     近几年,“海南槟榔湖南生产”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海南人要吃到加工的槟榔制品基本来自湖南。在我国,槟榔消费主要集中在海南、湖南、湖北、广东和上海等地。
材料三:海南岛2010年1—12月接待旅游人数统计(见图乙)
(1)从自然角度分析该地种植槟榔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2)比较湖南和海南发展槟榔加工业的条件。(请从原料、市场、交通三个方面比较)
(3)海南岛2010年接待旅游人数较多是哪两个季节?并分析成因。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发展、世界地理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6
综合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自然地理
2
人文地理
3
区域发展
4
世界地理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20.85冷锋  反气旋(高压)  气旋(低压)  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题组
3-40.64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单题
5-60.64陆地水体之间的水源补给关系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单题
7-80.65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  南极地区的自然资源  极地科考单题
9-100.65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气温题组
110.4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线速度  晨昏线(圈)的判断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单题
二、综合题
120.4热力环流的应用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  区域发展差异的表现
130.64区域产业活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