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4届湖北省黄冈市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地理试卷
湖北 高三 期末 2014-03-10 57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自然地理、中国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发展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 2012年12月27日,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定位、导航等服务。完成下列问题。北斗系统可用于
①交通指挥 ②搜索营救 ③灾害评估 ④导弹发射 ⑤作物估产
A.①②④B.①②⑤C.②③⑤D.③④⑤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读下表,完成下列问题。
地点
纬度
气温(℃)
降水量(mm)
1月
7月
1月
7月
全年

39°17´
4.0
19.0
194.3
45.0
1465.3

39°48´
-4.7
26.0
2.6
196.0
682.9

48°58´
3.5
18.4
54.3
53.6
647.4

2.甲地降水丰沛的主要原因是
A.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形成大量降水
B.位于中纬度地区,台风活跃
C.海陆热力性质形成的季风环流显著
D.受寒流影响,大气中水汽含量丰富
3.下列关于乙、丙两地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冬夏风向有明显转换
B.两地粮食作物都以小麦为主
C.两地均位于亚欧大陆东岸
D.两地的农产品商品率都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4)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4.该流域所属气候类型最可能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
5.导致水库泥沙沉积厚度出现季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量B.植被覆盖率
C.人口数量D.地貌形态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下图甲为1999~2007年我国耕地减少的重心转移示意图,下图乙为1999~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6.1999~2003年,我国耕地减少的重心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东南沿海地区城市化速度快
B.东南沿海地区种植业结构调整
C.西部大开发
D.西北地区合理开发耕地后备资源
7.2003~2007年,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资金、科技投入加大B.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C.农业劳动力增加D.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下图为世界某岛屿略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8.该岛分水岭东侧地区比西侧地区
A.自然带生产量小B.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C.河流水量变化大D.地形坡度大
9.图中甲城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仅为342mm,其主要原因是该城市
A.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B.沿岸寒流起降温减湿作用
C.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地带D.地形对气流的抬升作用弱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于北京时间4月28日开幕,此时晨昏线m和经线n垂直交于点O,且极点P位于昼半球。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0.P点与O点的距离约为
A.550 kmB.1100 kmC.1500 kmD.2200 km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幕后,O点向南移B.OP间距将变小
C.P点为南极点D.O点昼长为0小时
2016-12-12更新 | 8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湖北省黄冈市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地理试卷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2.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析叶尼塞河流域西侧沼泽广布的原因。
(2)简述A—B河段的水文特征。
该区域南部大量出口有色冶金产品。
(3)说明该区域南部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有利条件。
甲地农业生产以小麦种植为主。
(4)评价甲地小麦种植的自然区位条件。
综合题 | 适中(0.64)
1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中美洲部分区域图

(1)图示地区板块界线的类型是          ,试分析该地区多火山的原因。
(2)描述该区域的地形特点。
材料二:下表为图中A、B两地的降水资料

(3)比较A、B两地降水特点的异同,并分析造成A、B降水量差异的原因。
2014-03-10更新 | 7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湖北省黄冈市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地理试卷
综合题 | 较难(0.4)
14. 中央电视台美食栏目《舌尖上的中国》曾介绍,南岭美食自成一派,如“清炒蕨菜——蕨菜是最为普遍的野菜 ”;“石头猪肉——精干瘦小、脾气执拗的山猪”;“米味十足肠粉——本地的好水、靓米”; “紫苏爆炒螺蛳——奇香紫苏叶去螺蛳腥味”等。回答下列问题。

(1)请结合材料分析“南岭美食自成一派”的地理原因。
(2)在南岭区域境内旅游一般出行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是什么?说明判断理由。
(3)说出图中南岭北部的两个主要省份的主导工业部门及主要原因。
综合题 | 较易(0.85)
15. 【环境保护】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说出甲、乙两地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2)提出保护乙地区生态环境应采取的措施。
综合题 | 适中(0.64)
16. 狮泉河盆地风速≥17 m/s的大风日数多达113.4天/年。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该地最主要的气象灾害类型,并分析产生的原因。
(2)简述防御上述气象灾害的主要措施。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自然地理、中国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发展

试卷题型(共 11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6
综合题
5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自然地理
2
中国地理
3
人文地理
4
区域发展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单题
2-30.65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候的特征、分布规律题组
4-50.64大气环流题组
6-70.85中国的农业题组
8-90.65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题组
10-110.4经度的应用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题组
二、综合题
120.65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工业区位因素  湿地及其功能
130.64地表形态的塑造  地图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40.4
150.85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160.64中国的自然灾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