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四单元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
全国 高二 课后作业 2020-10-12 24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自然地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下图为某科学考察队某次考察的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若船只于A处出发时是夏季,经过6个月后到达C处,则此时C处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海洋向大气提供热能B.大气向海洋提供热能
C.大气和海洋未发生任何联系D.此时C处为春季,海洋无法向大气提供热能
2.海洋对大气温度具有调节作用,原因是(     
A.热容量大B.含有盐类物质C.有洋流D.面积大,体积大
2020-10-12更新 | 145次组卷 | 4卷引用: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四单元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读海气相互作用模式图,完成各题。

3.图中表示海气相互作用中水分交换的是(  )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4.海洋是陆地降水的主要水汽来源,但从长远看,海洋水体总量变化不大,主要得益于过程(  )
A.①B.②
C.③D.④
5.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来源,下列海域为大气提供的水汽最多的是(  )
A.低纬B.中纬
C.高纬D.北冰洋
6.在全球水循环和水平衡中,向大气输送水汽的基础是(  )
A.①B.②
C.③D.④
2016-12-13更新 | 439次组卷 | 8卷引用:2016年人教版高中测控2第四章 海气作用地理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厄尔尼诺指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的海面温度异常增暖的现象。正常年份,此区域东南信风盛行。可是每隔数年,东南信风减弱,导致赤道东太平洋海面水温升高,出现厄尔尼诺现象。下图为某地区海水运动和大气运动图,完成各题。

7.四幅图中能表示厄尔尼诺现象的是(  )
A.甲、丁B.乙、丁
C.甲、丙D.乙、丙
8.厄尔尼诺现象反映了海洋对大气的影响。反之,大气对海洋也有影响。下列关于大气对海洋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气运动引起风浪、潮汐、洋流等海水运动
B.大气降水与蒸发的强弱影响海水的盐度
C.大气温度的高低与海冰的分布范围无关
D.海洋上空的云层反射太阳辐射使海面增温
2016-12-13更新 | 236次组卷 | 4卷引用:2016年人教版高中测控2第四章 海气作用地理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9. 2016年8月太平洋赤道东、中部海区出现拉尼娜现象(海水温度异常偏低的情况),拉尼娜现象又称为反厄尔尼诺现象。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拉尼娜现象发生时太平洋赤道海区大气环流的是(     
A.B.C.D.
2020-10-12更新 | 199次组卷 | 5卷引用:2018年11月9日——《每日一题》人教必修1 “厄尔尼诺”现象与“拉尼娜”现象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波罗的海及其周围区域(如图)曾经经历了地质时期最后一次寒冷时期,该时期结束后气候转暖,留下的最低洼的谷地就形成了波罗的海。波罗的海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域,1千克海水中含盐类物质的克数很低(不足1%,比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3.5%还低)。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0.对该海区盐度低的原因解释不合理的是(     
A.纬度偏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B.气候湿润,降水较多
C.与外海连通,盐度得到稀释D.众多河流注入,年均入海径流量较大
11.图示的波罗的海区域春、秋季比同纬度其他地区长一些,其主要取决于(     
A.海面B.盛行风C.极光D.降水
2020-10-12更新 | 408次组卷 | 9卷引用: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四单元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读太平洋某月(最热月或最冷月)表层水温分布图(单位:℃)(图中点线是海冰边界,虚线为热赤道),完成各题。

12.图中表示的时间是(  )
A.1月B.2月
C.7月D.8月
13.图中形成A处水温特点的原因为(  )
A.所处纬度低
B.距离陆地近
C.受离岸的东北信风影响
D.有寒流流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读下面经纬网图,联系所学知识,完成各题。

14.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年盛行西北风B.盐度值甲>丁
C.表层水温乙=丙D.洋流流向丁→丙
15.甲、丁之间的正常大气环流形势应为(  )
A.B.C.D.
16.在某一时期,若丁处水温高于甲,则同时伴生的现象有(  )
A.东南信风势力增强B.乙地降水增多
C.丙地海水上升流减弱D.智利沿海更加干旱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2013年6月19日因森林大火导致一场罕见烟雾袭击新加坡。有人认为“厄尔尼诺”现象加剧了这场森林火灾的延续。回答问题。

17.这场袭击新加坡的烟雾可能来自
A.苏门答腊岛B.加里曼丹岛C.爪哇岛D.马来半岛
18.“厄尔尼诺”现象对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A.水温高于多年平均值B.热带气旋增加
C.扰乱了洋流常规运动D.降水量增加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自然地理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8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自然地理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20.65海—气相互作用题组
3-60.65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水循环的类型及其主要环节单题
7-80.65大气的受热过程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厄尔尼诺、拉尼娜及其影响题组
90.65厄尔尼诺、拉尼娜及其影响单题
10-110.65海水的盐度题组
12-130.65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单题
14-160.65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单题
17-180.65厄尔尼诺、拉尼娜及其影响题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